母语的“阅读理解”为啥孩子都认为这么难
语文,大多数时候其实就是母语的语言与文化。孩子们从生下来开始,或者有些家长焦虑到认为胎儿期的孩子,都需要进行母语的教育的。那么应该讲,当开始面临开始做试卷上的一种题叫“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啥就认为这么难呢,有时候难到比作文还要难?
因为作文一篇试卷也就一个,而且大多数,也就那么几类型的作文,差的可能就是立意与表述了,但是,阅读理解可不是这样子的,一张试卷子可能会有好几个阅读理解题。而这些阅读理解题涉猎得都远远超过了平时学的那本教材。这就是孩子们觉得困难的最根本原因。
今儿早上,弯弯说有一个阅读理解好难哦,我去看了题,读起来其实是很亲切的,讲的是作者在进入一个老手工艺人店里,看见了一双做工很细心的千层底布鞋,就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给他纳鞋的事情,一时思绪成千的事情。
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弯弯读起来困难了,这也让我想起半年前,楠楠在读一本书的时候,问我,为啥半夜要敲梆子,不影响人休息吗?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不同,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包括中学生的阅读理解,如果不强调结合现实的生活,不去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可能读起来是很费劲儿的。要想不费力的完成这样的作业,那就只能够博览群多,多出去走走,增加阅历,不然,靠读课本,靠看全题解,靠上什么阅读理解课……,这就能够把阅读理解做好吗,开什么玩笑。
就从千层底来讲好了,这里有几个问题,为啥,人们不去花钱买鞋?费那些工夫做一双鞋,穿着还没有买来的便宜鞋舒服,就更不要讲什么防水了,要知道,要是鞋底不防水,这样的孩子现在的孩子都无法想像。那为啥要做呢,不是因为妈妈有爱心,而是,在做那样鞋的时代,买一双鞋固然相对现在来讲比较贵,还有一个原因是,不能够出门,或者网上下单就送上门的,那个时候,只能够跑很远,花一个肉痛的钱去买鞋。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大人穿的衣服,破了补一补再穿,哥哥姐姐穿小了的衣服,给弟弟妹妹穿,实在破得不行了,补都没法补的时候,也不会直接丢垃圾堆里,当然更没有什么衣服回收箱一样的装置放在小区方便的地方。奶奶、妈妈、或者女孩子们就会把这些不再穿的破的、旧的衣物洗洗,放起来。在有空闲的时候,给家人量量脚长短,在一张纸上画一个脚底样儿,然后,把家里的这些破旧衣物拿出来,用面粉熬一盆糨糊。把这些布分开,一层一层的糊起来,当然了,也不会糊一千层啦,看着有一厘米厚的样子,就差不多了,要一边糊的时候,就用剪刀修剪成鞋底儿的样子。
把这些糊好的鞋底儿,晒干之后,还要找时间,用一个锥子扎上眼儿,这可是一个技术活儿,为了让锥子容易扎进这厚厚一层糊起来,晒干的布层,人们一般会让锥子的尖儿在头发上蹭两下,这是因为,以前的人们一般不会像现在这样洗头比较勤,所以,头发上一般都会有头油了,针尖上有一层油的话,扎进去就会被油润滑,容易得多,当把锥子拔出来之后,就会留下一个孔,这时,把穿上线的针穿过这个孔,这就算是一针,一双鞋底,一两千针是需要的。把鞋底做好后,还要缝上鞋面儿,才算是一双鞋。
在我们小时候,穿上这样的鞋子,也是不容易的,大人们干活大多数是穿的草鞋,小孩子们上学可能都光脚。穿一双妈妈做的布鞋,是要过年过节的时候了。(上面这样的文字,给现在的学生读起来,同样是理解起来费劲儿的,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经验。)
写了这些,就是要讲,咱管不着出题者,因为,题就是为了把孩子分层的,咱只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得到这些分就好了。而得到阅读理解部分的题的分,技巧不是讲没有啥用,技巧可能就相当于你写一手非常漂亮的字,却也写不出一本不错的小说一样吧。
我一直强调,语文,它不是一门学科,而是用来承载内容的工具,我们去大量的体验,它要承载的事情,我们去大量阅读别人用语言已经写好的内容,这样持之以恒,花同样的时间,它一定比只读课本,刷题,听线上线下的什么技巧课,对阅读理解来说,要有益得多。
最后,阅读理解和作文其实是一体的,一个积累了丰富生活阅历,博览群书的孩子,不光能够轻易解决这两者,而且会成为自己人生意义的构建者,而不是一个为了分数而学语文这门课的小镇做题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