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认知“以人为本”的教育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教育,不是为了当官,也不是为了挣钱,更不是单单是学门手艺,教育是为了寻找到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是一种“为己”的学问,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更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全面的、立体的人!
教育是一种修行,教育不是为了教育别人,首先得教育自己。就像郑立平老师所说的“育人先育己,育人靠育己”“教育者的一生,归根结底,是自我教育的一生,也是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一生”“任何时候,教师自身成长都是其首要的工作,永远不可推卸的工作”。这个道理我懂,但是,并没有把它落到实处,从根本上讲,是没有真正理解教育的意义,没有真信,也就没有真做。教师,一定要把自身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里的发展不单单指专业的发展,还指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自己有,才能给予他人。当然,作为教师,其专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载体和主要部分。只有我们有了学习心,有了学习力,就会主动学习,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反思、专业实践就会从案头的理论层面落实到自己的自觉行动上。
作为教育工作者,得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去年,结合学校教育实际,我曾提出“三个中心”:学校发展,以校长为中心;教育管理,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但是,把这个理念落到实处,感觉还有很大的难度,感觉中间夹杂了许多生硬的环节。仔细想来,是因为校长、教师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为什么需要教育?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基于人为了人服务人发展人”。教育管理,不是管住校长,而是帮助校长经营好学校,把学校发展好;学校管理,不是管住教师,而是和教师进行心与心的链接,学生发展好;课堂教学,不是管住学生,而是蹲下身来,和学生站在一起,面对和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就像当前的防疫一样,我们防的不是武汉人,防的不是被感染的人群,他们本身就是不幸者,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同情,我们预防的是病毒,把病治好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局长不用管校长,校长不用管教师,教师不用管学生,而是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链接,和他们站在一起,共同做积极人生的建构者和增值者。
不要把教师当作一个职业,而作为成就自己的一个法门。助人者助己,福来者福往。教育可以成就他人,更能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发觉教师可以、完全可以做很多更有意义的事情。教师可通过一节课、一个教室与众多孩子连结起来,校长可以通过一个学校、一群教师把千百个孩子的未来联结起来,只要你愿意,教育工作者都可以通过自己平凡的岗位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增长和颠覆性增长。如果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神圣的、有意义的,那么他就会在自己面前推开很多羁绊,就会走出”舒适区”,就会克服职业倦怠,就会勇敢地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就会主动读书,主动写作,主动实践,就会开放自己,规划人生,从混乱到有序,给生命一个方向和高度。
工作,只是我们与世界链接的一个载体,我们教书的目的是以书来育人,我们办学的目的是以文化人,我们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工作更好地成就自己。只有我们眼里有人,我们才会把自己做人做事的落脚点放到人上,我们才会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当我们懂得了以人为本,我们就会珍惜我们的工作,珍惜我们遇到的人,心平气和地面对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今天,一点工作中的小事,我曾耿耿于怀。我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但是没有想到自己正确,别人不一定是错误的。习惯于用二元定理看世事,认为自己正确,那么别人就是错的。总想让世间的事按照自己的方案运行,岂不知,真理的背后可能仍是真理。即使别人错的,我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惩罚他,管理他,而是帮助他,成就他,联结他。
在平生活中,为什么有时会出现失望、抱怨?其实也是总想着按照自己的理想出牌,想按着自己的想法去规划别人,而从来没想过与他人共处,与世界和解。这实际上是一种“小我”的表现,有着太多的分别心,是以自己为本,而没有以人为本,还没有学会接纳,开放,只是一味地与世界对抗。读过郑立平老师的文章,我更明白,人来自于自然,终究要回归于自然。只有走出自我,与他人,与自然链接,才会由“小我”走向“大我”,共商共建,才会共创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