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学兼优获褒奖——聂耳上小学

品学兼优获褒奖——聂耳上小学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3394

学生时代的聂耳

求实小学校址

求实小学校长颁发给聂耳的褒奖状

聂耳入学前用过的识字卡昆明师范附属小学的校址位于老昆明象眼街,聂耳就是在这里上完初小的。学校里有块大操场,除了用来上体育课外,平时也是全校学生集合排队开会的地方。学校规定所有的学生一律要穿蓝色制服,戴蓝色的大檐帽,在帽子上还缝着一小块铜制的鸡心形帽徽。那时的学校男女生要分校读书,这所学校也不例外。全班第一聂耳的班主任名叫杨实之,他穿着一件灰色的缎面圆花长袍,头戴一顶瓜皮小帽,从来不留胡子,鼻子上戴着一副度数很深的近视眼镜。他教学十分认真,对于学生的管教也非常严格。在教室的黑板旁边,还挂着一把三指宽、两尺多长的戒尺。对于那些不做作业、不守纪律的学生,都要打手心;凡是不请假逃学的人还要打屁股。因此学生们都怕他,不敢任意偷懒和逃学,但也很尊重他。聂耳读书一贯刻苦用功,没有辜负老师对他的教育,也没有辜负母亲对他的期望。他从来不迟到早退,回到家里后,就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地做作业。加之在入学前,他已经在家学过近千个汉字,所以进校后,每次期末考试,他的成绩都是全班第一名。小学的课程,设有国文、算术、图画、手工、唱歌、体育、修身等。任图画和手工课的是一位周老师,他私人在街上开了一个炭精画的铺子,人像画得很出色。周老师个子细细高高的,人很瘦,眼睛深凹,身着长袍马褂,戴一顶黑毡帽。上课时,提着一个黑皮包,在学校里,他是个兼课教师,教学认真负责,只是脾气很怪,从来没有见过他的笑脸。只要他走进教室,不是打人就是骂人,没有一个学生不害怕他。为此,有时会引起学生不满。聂耳在班上的绘画和手工都比较好,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在80分以上。因此,周老师对他还比较温和一点儿,最多用教鞭指着他骂上几句就算了事。茶壶风波有一天,周老师教大家用窑泥做茶壶和桃子两样工艺品。他的动作很熟练,技术也高,三两下就把样品捏出来,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照着做。但他没有讲制作的方法和要领,多数人看了,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如何做,又不敢多问。于是有的学生就大致做成个实心茶壶,放在桌子上,还有的人捏不成桃子,就把泥巴捏成个鸡蛋。周老师逐个检查了学生们的“作品”后,一点儿也不满意,结果有的被罚站,有的被抽鞭子,课堂上的空气十分紧张。他走到聂耳课桌旁边停了下来,用教鞭指着聂耳做的茶壶说:“聂守信,你以往的手工还是做得不错的,为什么今天会做成这个样子?实心的茶壶,能装水吗?”聂耳说:“老师,你先前做的时候没有给我们讲清楚,也没有让我们看过,我还以为只是大概做个样子,就把茶壶肚子做成实心的了,现在看清楚了,我另外做一个空心的好了。”这时,周老师明知聂耳讲的完全是事实,只怪自己没有给学生讲清楚。但要他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承认是自己的责任,又放不下这个架子。他不习惯学生这样顶撞自己,于是有点恼羞成怒,就拿教鞭指着聂耳的鼻子说:“我没有给你看,你的眼睛呢,你不会自己走过来看看吗?我没有给你讲,你的嘴巴要来干什么?你不会问问我,让我教教你吗?”说着,他举起了教鞭,就要往聂耳身上打下去。聂耳有些不服气,还没有等周老师的教鞭抽打下来,就猛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睁大眼睛,抬头望着周老师。周老师以为他要起来反抗,吓得放下教鞭,往后退了一步。谁知聂耳很有礼貌地向老师行了一个鞠躬礼后说:“原先我不懂,没有问您家,是我错了,您家说不懂可以问,我现在还是做不来,请您家教教我。为什么老师做的茶壶,只能装水,不能倒水,茶壶嘴是实心的,我们是不是也照着做?”聂耳讲到这里,课堂上的学生们哄堂大笑起来,周老师马上制止说:“这有什么好笑的!”他已经被学生问得狼狈不堪,教鞭再也抽不下去了。只好抓起一团泥巴另捏了一个空心茶壶嘴换上,这时他才向大家耐心讲了空心茶壶的制作要领。学生又按他指导的方法另做,重做后的作品,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周老师检查后很高兴,笑呵呵地说:“这才像个真的茶壶嘛!”抄写课本有一年冬天,昆明的天空突然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这是往年很少见的。下雪之后,气温也随之下降。由于家里经济困难,聂耳是没有棉衣和毛衣穿的,彭寂宽(聂耳母亲)怕他的衣服单薄冻坏身体,就说:“今天就不要去学校上课了,下大雪后估计别的学生也不会去,老师也不一定讲课。”聂耳听后回答说:“妈妈,你不是说小娃娃屁股里有三把火吗?不冷的,我一边走路一边跑跑跳跳,身上就热起来了。”果然,到学校一看全班的学生,有三分之二都没有来读书。但是,杨实之照常给他们上了课,并且表扬了他们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为了节省开支,聂耳读小学用的课本,有一部分是他借别人的书照抄下来的,他对母亲说:“抄课本不仅节省了书钱,还可以练字,又能加强记忆,真是一举多得。”彭寂宽听后,对儿子的做法表示赞同。聂耳升入初小二年级时,由于原来的房东要回了住房,他家只好第三次迁居,从昆明藩台衙门搬到了很偏僻的菜市场居住。迁到这里后,由于铺面不临街,看病的人少了,收入也随着减少。加上当时军阀混战,物价不断上涨,更是给全家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彭寂宽是一位坚强的女性,从聂鸿仪去世后,她毅然挑起了养活全家五口人的重担。彭寂宽继承丈夫的职业,通过了官方考试,取得了中医师的资格证书,成了当时昆明第一位开业的女中医,自己看病,自己配药。她不怕劳苦,晚上还要替人家做一些针线活来贴补开支。但累死累活,总是入不敷出。被迫转学1920年冬天,聂耳在师范附属小学初小毕业。但校长宣布,本届毕业生只有参加“童子军”的,才可以直接升入本校的高小读书。这是聂耳事前没有料到的,听完校长讲话,如同一瓢冷水浇到他头上,让他从头冷到了脚后跟。“童子军”是国民党时代在小学校推行军训化的组织。要求每个学生缝制一套“童子军服”,配上一副皮腰带,一根麻绳,一把六开刀,一根一米长的棒棒和一条领巾。他们全身“披挂”后,常常要轮流在校门口值守。对这种要求,聂耳的家庭哪里承受得起呢?经过再三力争,校长仍旧坚持上述规定,不论他的学习成绩如何优秀,一个也不许例外。这样,聂耳只有转学到昆明私立求实小学去读高小。对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的老师同学,聂耳是很有感情的,本不愿转学。他把这些想法告诉了母亲。彭寂宽安慰他说:“其实读书要靠自己,不一定在乎进哪所学校。学校条件再好,自己不努力成绩也不会好的。我家没有钱让你当'童子军’,去求实小学也好,不见得他们教得比师范附小差。”学生会长私立求实小学,是由昆明市热衷教育事业的苏鸿纲先生筹资创办的。由于没有校舍,只好借用位于市中心的孔庙(现在的文庙)来上课。学校没有操场,还缺乏各种教学设备,但是这里的校长和教师事业心都很强,教学非常认真负责,对于学生要求也很严,校风也很好。开学典礼那天,聂耳听了校长的讲话后,才知道这所学校是经过了许多艰苦努力才办起来的,也很敬佩这位校长为社会尽力办学的崇高精神。就在这一年,学校成立了学生自治会,聂耳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被选为会长,同时在班上,也被推选为班长。从此,他成了一个热心为大家做事的学生干部,也是一名小小的“社会活动家”。学校开学不久,孔庙管理部门以修缮房子为名,要求求实小学暂时迁出,等修好房子再搬进来上课。房屋修好后,孔庙管理部门自食其言,不许学校迁回。经学校多次与之交涉,毫无结果。苏校长把情况向全校师生讲明,如果校址解决不了,最后可能致使学校停办。聂耳立即发表意见说:“他们这样无理,我们决不能让步,一定要把学校要回来!”于是大家推选聂耳为学生代表,随同苏校长找管理部门评理。他们又发动师生向教育主管部门请愿,组织了学生宣传队走向昆明街头演讲、宣传。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给予同情声援。聂耳负责的一个宣传队,更是搞得有声有色。经过几天的斗争,得到了各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声援,孔庙管理部门害怕把事情闹大将来不好收拾,被迫同意把房子交回求实小学使用。求实小学的师生们,在苏校长的领导下,经过共同努力斗争,终于取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通过这件事,聂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明白了一个道理:凡是正义的事业,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奋斗,就会取得成功。学校为了表彰他在这场斗争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特地给他颁发了“第一号褒状”,以资鼓励。在颁奖大会上,苏鸿纲校长发表讲话,号召全校学生都要学习聂耳,长大以后,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聂耳上台接奖状时,全场上下掌声雷动。这个场面让苏校长终生难忘,1955年7月16日,他在《云南日报》上写了回忆文章,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当年的情景。(本文配图由崎松提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