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如何发挥作用?又该如何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开始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文件要求下,很多学校都已经建设起了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定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团体活动等,方面及时有效的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进行心理疏导。近段时间以来,不是有青少年儿童自杀的社会事件爆出,着实令人惋惜。作业下不完一跳了之,考试不理想一跳了之,被没收手机一跳了之……这类事件的发生,不由不让我们反思心理干预机制的有效性,也开始重新思考应当如何做好保护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工作。
一、教学资源短缺,求助比例低
武汉一名初三学生在学校当众被母亲扇耳光后,趁人不注意,毫不犹豫地从教学楼跳楼自杀。广州一名高中学生,因老师没收手机,直接从班级窗户纵身跳下,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孩子早已经没了心跳和呼吸……
类似惨痛的案例时有发生,这也是家长和老师都始料未及的,这也充满说明了,主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并预防心理危机的监护责任人,却毫无察觉。
很多出事的孩子都没有主动求助过父母,现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危机爆发和心理问题,都普遍因为亲子矛盾的激化,主要集中在家庭。广东省此前对大中小学生进行过一次长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和教育方式的错误,导致的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更差。
另外,学校方面在仅有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情况下,也很难做到及时有效的了解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无法做好心理危机的预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数量有限,很难达到合理的师生数量配比,对于处于心理困扰的学生而言,本就不会轻易的寻求帮助,而那些主动找人倾诉的,却有无法得到有效的疏导和开导。
二、强制差异对待,加剧病耻感
本来,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就旨在将各大高校的抑郁症筛查和评估纳入正常的学生健康体检项目中,也的确在很多学校都陆续开展了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测和筛查工作。但是,本就属于心理的疾病被直接放在了台面上。虽然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都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对于发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言,很多学校都是采用直接休学的方式,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丢给了家长,以此为学校减责和免责。
去年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其中明确,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据了解,从去年复学以来,很多学校都对学生心理健康程度进行了主动的筛查,或委托第三方展开摸底调研。
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的确可以精准的识别出有问题的同学,但是因为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差异,导致了其主动求助的比例本就不高,如果都采用任务一样的应对方式,极大概率会提高青少年的病耻感,会更加不愿意主动的寻求帮助和治疗,严重的可能会隐瞒病情,避免被差异对待。现阶段很多学校都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和人才短缺的现象,所以很多心理健康的教育都停留在了评估和筛查的环节,发现问题学生就选择转移责任,而不是及时的辅导和治疗,更不会深入到青少年群体中去,给予其真正的心理上的关怀和帮助。
三、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是变守株待兔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本就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部门在职责和职能上做好划分,才不会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变成 “谁都管又谁都不管”。
很多地方和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自杀等问题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甚至在处理相关学生自杀事件上,都采用了隐瞒的处理方式。
应该把原来守株待兔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转变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青少年的大量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相对更加容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出及时有效的干预和帮助。建立以学校为主要责任的青少年心理危机预防机制,构建以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主导,班级和家庭为辅的心理危机预警队伍。
教育主管部门也需要对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在待遇和保障上也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纳入绩效评估考核,才可以极大的带动学校在处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上的主动性,也提高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积极性。而不是在发现学生有一些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时,就立马把学生推出去,丢给家长、医院和社会。
学校还可以彼此建立起经验总结和帮扶活动,定期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讲座等活动,充分利用家长会等平台向家长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定期的分享活动和团体心理活动等,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等,消除对于心理问题的病耻感和心理问题的污名化,传达正确的、积极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