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王羲之真迹尚在人世,共有101个字,曾被日本人秘密收藏!

作者:洪亮

京东

在书法界有一部千古流传并且世人皆知的“旷世名帖”,这件作品就是王羲之在公元353年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暮春时节饮酒微醺时候所写的。

这件作品在书法史上的流传颇有戏剧色彩,此作在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手上传给了他的弟子辩才,后来唐太宗通过“萧翼赚兰亭”的手段得到了这部《兰亭序》,此作经过了数位高手的“响榻法”与“对临法”复制出了数件《兰亭序》的版本,而真迹据说已经随着唐太宗的死去而殉葬了。

然后,盗墓贼温韬将昭陵翻了个底朝天,始终没有发现《兰亭序》,于是就有人猜测,此《兰亭序》藏到了乾陵武则天与高宗李治的墓中,但无论如此,这件《兰亭序》如今已经没有了踪迹。

但《兰亭序》失传了,并不意味着王羲之真迹就失传了。现在我们熟知的一些王羲之尺牍手札基本都是唐人的摹本或者宋代的摹本。

但有这样一件王羲之真迹尚在人世,此作共有101个字,曾经被日本人秘密收藏!

这件作品在书法史上的流传也颇为曲折。

此作在古代的时候,一直藏于皇家内府,到了明代被大收藏家郑济收藏,此作在清代的时候被乾隆皇帝收藏,后来被赠送给了恭亲王,此作在恭亲王的儿子手中流落到了日本,但在日本广岛的一次战争当中被损毁!

值得庆幸的是,这件作品后来在中日双方的努力下,利用现代科技进行了复原,同时将上海博物馆、广州博物馆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合起来,利用馆藏的北宋黄庭坚书法和元朝吴镇的画以及王羲之的《远宦帖》和《奉橘帖》等作品,并且参以当中的装裱技术,利用古代的材料和现代科技完美复原出来这件作品。

这件作品就是著名的《游目帖》。

这件《游目帖》在用纸、用墨、印章以及装裱的工艺等等方面,都达到了与真迹毫无差别的地步,此作历经一年有余复原成功之后,许多专家都看不出真假!

《游目帖》在中国草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花大力气复原此作的原因。此作现在藏于日本,被秘密收藏

《游目帖》乃是刻本《十七帖》当中的一部重要的草书法帖,此帖的价值就体现在无丝毫狂怪的习气,一脉中正平和的气象,这种气象乃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明代的大才子方孝孺这样评价此帖:

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

真正高明的书法,你第一眼看到了不是技巧的多么娴熟和精妙,而是一种平和中正的气象,在这种俨然的气象之下,你会发现中华文化的含蓄之美,而这种含蓄之美就是体现在将森严的法度隐藏与纵逸的气象中,将内劲隐藏在的挺拔的姿态当中。

所以方大才子说,此作就像是“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

此言可谓是至论。

对于一个书法学习者来讲,一本帖就足以奠定一个人的气质,而气质乃是最能够决定其书法高度的因素,而这件《游目帖》则是能够培养你书法气质的最佳法帖。

历代名家尺牍精粹 王羲之尺牍

作者:于中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