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货币历史-银锭的发展历程

中国用银作为货币的历史,由来已久,1980年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省扶沟县博物馆公布了一批在该地出土的战国时期楚国的金银币,其中以楚国铸造的银布币最为珍贵,这是把美银布币是我国最早的银铸造币

楚国银布币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铸造了银锡盒金的白金三品,上品圆形龙币,值钱三钱:中品方形马币,值钱伍佰,下品椭圆龟币,值钱三百,王莽建国二年(10),进行了第三次货币改革,新的货币体系复杂,计有“六名二十八品”,其中,银每八两为一流,分二品,朱提银每流价值一千五百八十钱,其他银每流价值一千钱

唐代,中央政府开始在税收时改纳白银,财政支出时也大量使用白银,现在考古发现,唐代已经有庸调银、税商银、矿山银、税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安出土了矿山税银,1970年,西安发现了四枚唐代庸调银,这是一种银饼,圆形, 上面刻有大量文字,同年,洛阳出土的唐代银饼,上,阴刻有“二十三两”字样

宋代白银已成为政府税收的重要内容之一,银锭的成色在交易中十分重要,当时白银有十几种名目,如金漆化银(一百分足)浓调花银(九十九分九厘)茶色银(九十九分八厘)等,宋朝的银锭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官铸,第二种是民铸,银锭的形制一般为银铤,民铸银铤要刻上店铺号和工匠名号并标明银锭的成色,官铸银锭有以下几种,一种为各地政府所铸,如新疆出土的宋代银锭,上有“南剑州”三字,一种为税银,如上面刻有“盐务税”、“经总制银”、“出门税”等字样,第三种是民间用银,有的上面没文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统计,已发现将近三百五十锭南宋的银锭

(0)

相关推荐

  • 银两为何如此珍贵:看完就懂了

    明代是白银货币化的重要阶段,银锭的器型有传承也有变化.较为复杂.值得注意的是,明代中后期,完成了中国古代银锭从宋元时期平板束腰(不起翅或稍起翅)的主流铤形向明清时期立体起翅的"元宝" ...

  • “银锭”价格日渐长,天价即将在眼前!

    电视剧中有一个很常见的场景,百姓们得了银子都要用牙齿咬一咬,因为他们真的没有见过几次银子,显示出了银子的宝贵性. 到了晚清时期,人们已经很少用银子进行交易了.后来,民国时又出现了银元和铜元,银子基本就 ...

  • 银两收藏好方法

    银锭在中国历史上曾是长期用于流通的货币,亦是最坚挺和最重要的储存手段.因此,老银锭十分值得收藏,而且未来还会继续升值,真可谓古钱币收藏中的一匹"黑马". 白银跟黄金作为等价交换物, ...

  • 古代银锭子理智看待

    錾刻铭文是当时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法,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正因为这样,却成了我们今天鉴别真假银锭的重要依据.历代铭文有其特点,各个历史时代银锭上的铭文都与当时的货币经济紧密相联,与当时 ...

  • 古代银锭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升值潜力不可估量!

    我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的严格规定,允许自 由铸造.只要适应当时的流通环境和民间习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银锭造形无规定,特别是从清代 开始,银锭的器形更加多样,各省各地各有千秋,异曲同工. ...

  • 银两现在这么火

    民间对白银鉴别有很多口诀,这里鉴宝为宝友介绍含黄铜和红铜的两个口诀:①含有黄铜的银色为"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②含有红铜的银色为"七黑八红九带白,九五成时还原色 ...

  • 银锭珍品首亮相

    重量,银锭重量一般分五十两,二十五两,十两,五两和一两等数种,多见的是五十两的银锭.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标准,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衡制,古代银锭的重量,与当时的度量衡制是吻合的,但银两代表的重量 ...

  • 古代银锭子明年变化趋势怎么样

    明代的银锭铭文较少发现戳记的.除"金花银"之外,一般都是錾刻.文字排列间隔不规范,尽管有序,但依然给人的感觉是杂乱. 古代银锭的重量,与当时的度量衡制是相吻合的.古代银锭一般分五十 ...

  • 银锭鉴定最终鉴定的是人品

    白银跟黄金作为等价交换物,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当中使用是很悠久的,从汉朝开始就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流通使用,到了明清时代,银锭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货币,至民国后期,银锭才逐渐退出了货币领域. 我国古代王朝历史悠久 ...

  • 银锭鉴定知识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