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历史缝隙的医家(4):文挚

芃澜 腔调中医 今天

四、文挚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的最重要的贡献,他召集门客,希望为刚刚统一的大秦留下最重要的思想遗产。一个好大的天下,可以以武力来征服,却需要精神的力量来维系。经历了战国时代的思想争锋,各种观念迫切需要统一,吕不韦当仁不让地完成了这件事。一般观点把其看作是杂家,事实上这个看法将其轻视了,如同历史上刻意去轻视大秦的遗产一样,一个努力构筑起来的大一统思想的工程,其价值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当然我们这里重点不在于此,但要重视的是,如同先秦战国思想家一样,他们在发展论说体时,借以阐发观点的故事,有时是不能当作历史事实来看的,更类似于文学作品,但其中能够遗留一两位医家的故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文挚,就是出现在《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医家人物。
这段故事出现在《吕氏春秋》当中用来阐述“忠”的价值观的。
文挚是宋国人。
他的出现是以一种悲壮的献身而完成的。
《吕氏春秋》中说,当时齐王病了,虽然文中没有说是哪个齐王,但一般的解释都目为是齐湣王田地。这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君主,曾经大败楚国和秦国,并吞宋国,入侵三晋,自称东帝,几乎早于嬴政完成霸业。可是这人异常残暴,最终败于秦楚燕及三晋的联盟,亡国出逃,最终死于楚国大将淖齿的手中。据说当时,淖齿本不想杀他。因为齐国的存在可以制衡强秦,而楚国出兵最初的打算也是帮助齐湣王复国的。可是田地过于傲娇,激怒了淖齿,被淖齿吊在梁上,剥皮,一夜在哀嚎中惨死。
幸好他的太子还是比较有本事,最终能够复国。但齐的力量已经大幅度削弱了。
《吕氏春秋》里说“齐王疾痏”,痏这个字,有三个读音,一是wei,当针眼讲,《黄帝内经》里讲到针刺的次数,往往用它作量词。也作瘀斑解。比如外伤皮肉留下的瘀斑。另一个是you,当颤抖讲。还有一个是yu,就是郁闷的郁。从上下文来看,齐王这里的病应该是郁。郁闷,气机不舒畅。于是找了宋国的文挚来看,文挚的意见是,这个病可以治疗,但是我治好了齐王,齐王也会杀掉我的,他这话是对太子说的,太子就问,为什么?
文挚就说,要让齐王好,就必须激怒他,而激怒了他,他就一定会杀掉我。
太子就求文挚说,如果真的能够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我母亲一定出面保护你,以死争于王。请您相信我,不要担心。
文挚似乎很了解齐王的个性,他并不相信太子能够保护得了自己,但是出于对太子的认可,他回答说,那我就为你去死吧。
于是就与齐王约定了看病的时间,但是三次,无故地放了齐王鸽子。齐王已经很生气了,等到见到了文挚,文挚居然不脱鞋,就登上齐王的卧榻,而且还故意踩在了齐王的衣服上,然后询问齐王的病情,齐王根本就不回答他。于是,文挚甩手就走了,这下,齐王暴怒而起,病也就没了。
齐王怒了,要活活煮了文挚。太子和他的母亲立即劝说,但是齐王根本就不信。真的用鼎把文挚给煮了。
文挚在锅里煮了三天三夜,不仅没有烂,连颜色都没有变。
齐王更加愤怒。
文挚在锅里对齐王说,你要是真想杀我,干嘛不把锅盖盖上,这样才能绝了阴阳之气。
于是齐王就让人盖上了盖子,文挚乃死。
《吕氏春秋》最后评价说,“夫忠於治世易,忠於浊世难。文挚非不知活王之疾而身获死也,为太子行难,以成其义也。”文挚是为成全太子的义而死的。
这里绝阴阳之气,可以看到,阴阳二气的学说,在当时已是解释一切生活现象的基本观点。《三国志》华佗也有一类似案例,只是华佗侥幸得脱。
题图:芃澜《敦煌二十品相》中《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