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的三句话
文/龙吟师傅
人生之路,有坦途,就必有低洼之路。曾经有人问:“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顺利?”其实早在战国时期,鬼谷子就告诉我们三句格言:“遇横逆之来而不怒、遭变故之起而不惊、当非常之谤而不辩。”每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想想这三句话,会让你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的!
遇横逆之来而不怒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要生气,不要抱怨,这也是一种修为。
你知道,人们在人生中总会遇到不顺的事情,或者遇到不顺眼的人。但有些人,一旦遇到不顺的事情,很容易变得易怒,烦躁到对任何人都要发脾气。太幼稚了!发脾气不能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两千多年前,孔子曾告诫世人:“不迁怒,不贰过。”一个真正聪明的人遇到不顺时的第一反应不是抱怨或愤怒,而是冷静下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思考解决办法。
前段时间龙吟师傅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一对夫妇开车回家,妻子不小心撞到消防栓,翻车了,两人都受了点伤。她丈夫惊魂后,看着妻子,直到看到是皮肉外伤,没大事后。他和妻子提议合影。如果他想是一个爱发脾气的丈夫,他可能一开始就会责怪妻子不会开车,甚至吵架。从“你会开车吗”的指责,发展到了为什么买这辆车以及如何借钱买的车等等问题的延伸。
在成人生活中,有一种修养,叫当人们遇到麻烦时,不生气,看透了,想得开,放得下,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人生格局。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顺,学会控制脾气,不生气,摆正心态,乐观面对一切,才能快乐地生活!
遭变故之起而不惊
遭遇突如其来的变故时,不惊慌失措,这是一种气度。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一旦发生变化,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成就。宋代有一个人叫吕文靖,他有四个儿子。为了检验哪个儿子兼备做官之相,他命令丫鬟在四个孩子玩耍的院子里故意摔碎一块珍贵的玉石。
看到玉石破碎的全过程,四个孩子中的三个“啊”的一声,赶紧向夫人汇报。只有二公子公著,凝然不动声色,仍然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吕文靖见此,便问他:“玉碎了,你为什么一点也不担心、着急?”“父亲,碎了,急什么用?”公著平静地回答,果不其然,后来公著做官做到了宰相。
成大事者,遇事处变不惊,这是一种难得的气度。就像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所言:“自古以来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
如古训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黄河决于顶而面不惊。当你的人生正在经历变故时,你应该学会平静地面对它,处变不惊,培养一颗坚强的心。
当非常之谤而不辩
当被他人无理指责或诽谤时,不与对方争辩或反驳是一种胸怀。
生活在红尘里,无论是谁,都会被别人评论,说长道短,偶尔也会遭遇别人的讽刺、谣言和诽谤。如果我们面对这些中伤和诽谤,如果我们不采取解释或争议,就不会扰乱我们的心。(当然在不对生活照成重大影响的情况下,如果情节严重请用法律保护自己)
在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后,对王阳明的诽谤和议论越来越多,有人嫉妒他的权力,有人对他的学说不满。但王阳明对此并不在意,而是全心全意地培养自己的心性,努力传承“致良知”的思想,他深深的知道“浊者自浊、清者自清”的道理。
“人贵在自我修养,假若自己确确实实是个圣贤之人,纵然别人都来诽谤他,也不会对他有任何损害,就好像浮云遮蔽太阳,浮云怎么可能对太阳的光明有所损害呢?”当谣言和诽谤来临的时候,不需要汲汲务求去澄清,只需要自己心境坦荡,谣言定会不攻自破。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即便面对别人的诽谤,也是极有君子风度的,他们会以坦然的心境面对诽谤。
故此,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请谨记这三句话,时时自省,让自己走出逆境,相信福报会不请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