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经常长途自驾游,买车该买硬派越野车还是SUV?
「越野车&硬派SUV」均不适合普通用户-自驾游不等于越野
- 内容概述:ORV&SUV结构差异与油耗的关系,以及操控感受的巨大区别。
名词解释:
- ORV·off road vehicle,释义为是越野车型
- SUV·sport utility vehicle,释义为运动型多用途汽车
这两种车型最容易被混淆,原因车辆外观特征非常相近,然而也只是看起来相似而已,车身结构的特点与性能是完全不同的。越野车型不论是普通乘用车,还是完美的越野货车-皮卡,这些车总是会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这里所谓的“非”是区别与承载式车身的定义,那么到底是什么来承载呢?
轻量车身·SUV
普通代步汽车共计有五大总成,分别为: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悬架系统,车身框架。起到承载作用的正是「车架」(也称底盘),剩余的四大总成均直接固定于车架上。
所以这套结构首先要辅助承载重量(涵盖车内配置与驾乘人员),同时要面对路面起伏与车身重量的相互作用力,说白了就是起伏造成的车身冲击。这就是承载的概念,这种结构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优点1:整备质量可以有效控制。框架结构使用的钢材并不会很多,而且钢板冲压的底盘与车架真的不是“实心”的,核心位置都是以空心钢材结构进行加强,这点从A/B柱和底盘很多位置的打孔即可得到印证。
所以承载式结构的车辆质量(重量概念)总是会比较低的,普通紧凑级轿车仅为1.3吨左右,同级SUV也不过是1.5/1.7吨内的标准;即使是中大车型也不过2吨左右,足够轻的车身的加速不需要很大的马力,以低转速输出的马力可以正常加速,油耗自然是会比较低的。
优点2:合理宽高比可以提升操控极限。承载式车身的悬架系统直接与车架固定,这就等于把车身“座在”最低位置,车辆的重心质心都比较低,汽车转向时的横向作用力就不会造成非常明显的侧倾。
因为重心到底盘悬架作用点的距离,等于杠杆原理中的“力臂”;下部分垂直高度很小的距离等于“阻力臂”,重心高则为大杠杆轻松撬动车身,侧倾的程度显然会很大。反之承载式SUV的重心偏低,车身高度多为1.7米左右,这一标准就能理想的控制侧倾程度(车辆操控)了。
硬派车身·ORV
「非·承载式车身」应当可以理解了:车架不用于固定其他总成,同时也不负责接受路面起伏的冲击;五大总成都直接固定在一套独立底盘上,也就会要求该底盘具备非常高的刚性,材料与结构的标准都不能低喽。
所以用于打造底盘的钢材,往往会是屈服强度比较理想的高强度与超高强度钢;纵穿车头车尾的底盘尺寸又很大,结果造成了普通的越野车底盘也会有数百公斤,结果造成了结构的优势与缺点都非常突出。
缺点1:油耗过于高。汽车整备质量每增加100公斤,百公里耗油量就会增加0.5L(升)左右;非承载车身的底盘按照平均400公斤为标准,是不是油耗就会比同级SUV高2.0L/100km左右呢?
然而这还不算完,由于越野车的车身普遍更高,而且车身方方正正完全不考虑风阻系数;所以车辆在中高速行驶中的阻力很大,功率被阻力过量消耗也会增加耗油量,所有综合油耗基本为“+3L”的标准。
缺点2:公路操控差。越野车之所以会高高大大,原因不是单纯的审美考量,而是在悬架和车架中“塞进去”一套底盘,这不就是在给汽车增高吗?所以这种车型才总是会有1.85米左右的高度,那么参考重心与侧倾的关系分析,此类车辆的驾驶感受会如何呢?
而且非承载式车身的底盘与车架不是刚性结合,而是通过有一定减振能力的柔性方式连接;所以这种车只要不用钢板弹簧的弹性元件,开起来的感受都会颤颤悠悠且路感很模糊,加减速过弯都要严格控制车身姿态。
唯一优点:底盘抗扭刚度很高,在崎岖路面重载驾驶,车身受到高强度的冲击也不用担心断裂与变形。这就是越野的基础保障,如一趟山路跑下来就要换车壳,这种车辆自然是不适合普通用户的——承载式车身就是这种水平,虽然不至于说跑一跑烂路就会伤车架,但总也是没有什么正面作用的。
于是很多喜欢自驾旅行的用户就会考虑越野车,因为偶尔还是要走一走非铺装路面的;但是不要搞错了概念,真正的越野是什么样子的呢?那的是环塔或达喀尔赛事的水平,或者像是下图中的极限攀爬式越野。
「非铺装路面」在正常天气环境中,有些不太夸张的起伏和山路是不算越野的,很多ORV能走的路,其实前驱轿车都可以轻松的通过。只是在驾驶越野车时会有种心理暗示,那就是只要是烂路就算“越野”吧。
正常的铺装路面似乎延伸到了各个角落,即使到山区和农村也很难找到特别差的“水泥路”了;所以ORV早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现阶段仍选择此类车型的只是越野爱好者而已。所以家用汽车用户不建议选择越野车,喜欢这种设计风格选择SUV即可,毕竟用车阶段更多考虑的还是成本问题,对吗?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欢迎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