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化年轻化并不意味年轻人是智障
Vincent van Gogh · 1886
今天看我一个朋友发了这么条微博:
虽说移动互联网用户在低龄化、年轻化,“极装科技”、“叽里呱啦科技”、“俺来也网络科技”...这种名字也真是...用户是年轻人,但他们也是普通人,不是智障啊。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了,看看上面这些弱智名字吧。忍不住,我今天就随便说两句吧。
在互联网还没这么普及之前,多数人也没什么机会接触到企业或者大众媒体自媒体等等个人或机构处心积虑为年轻人准备的一种产品气质,一套“他们觉得年轻人会喜欢的说话方式”。年轻人心想,这么傻逼的东西到底是给哪些傻逼准备的?不再年轻的人一看,我靠,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时代变了啊。互相误解了。
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恶性循环,大环境的影响导致的营销界的自以为是,再为此造出更多垃圾,然后更丰富了这样一个环境。
举个例子吧,“女神”“男神”这种弱智词汇可能原本是形容娱乐圈的一些大美女的,最早发明这个词的大傻逼可能觉得挺得意的,因为想不到流行了,然后事情就尴尬了,很多国产品牌纷纷在自己的产品里开辟了什么“女神版”。我就问你,哪个女生好意思买一个女神版?她会跟朋友说,我买了个女神版诶,你看神不神?
你们应该都见过那种表情包图文混排的傻逼文章,现在可能不那么流行,但依然有不少文章乐此不疲在用。这个如果追溯源头可能是网易新闻客户端的“每日轻松一刻”这个栏目给壮大起来的。形式大概是,说一段话来一个巨夸张的表情包,暴走漫画的又或者是各种影视剧的截图,妈的,可以说自我感觉非常幽默了。说实话,网易是我的老东家,我至今也非常喜爱网易,但“每日轻松一刻”这个low逼至极的垃圾栏目是我上网十几年来最讨厌的内容了,没有之一。去你妈逼的表情包。表情就表情,聊天工具里很多非常棒的表情,比如肥柴系列就是我的至爱,或者某些影视剧截图单独在聊天的环境里怎么使用都没什么大问题。但你写一篇文章,用他妈逼的表情包是什么鸡吧玩意儿?
“你懂个屁,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这种夹杂着表情包的文章!要不你看看数据?”
行吧,你们用各种大流量的位置和push给一帮傻逼喂屎,然后说年轻人就喜欢吃屎。数据真好看,赶紧日夜赶工,生产更多的屎。
现在做新媒体的基本上都是一群年轻人,这些人在他们上网的过程中误以为多用一些网络流行语或者扮演假得要命的活泼,就能赢得年轻用户的好感。还有哪些因为傻逼们的分享而刷爆了朋友圈的标题的启发。“这些话,你看一眼就能爱上
”“感人至深的名著开头,耐人寻味”“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你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收获”……诸如此类的吧。完全不说人话。你要说年轻人喜欢这种,另一拨年轻人得跳起来跟你急了,你们特么什么意思,你们文盲才喜欢吧。
所有这些不说人话的营销,骨子里就一个字“假”,完全不真诚,做这些东西说这些话的人从来不设身处地想想,深呼吸,问自己喜欢吗?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欢,你怎么会觉得年轻人喜欢?当然,如果你自己喜欢,说明你就是个傻逼,你得小心了。年轻人不管怎么说首先也是个成年人。
不年轻的各位,你们也都年轻过吧?年轻人无非阅历不够,一无所有,想到未来有点迷茫,气质上可能爱装逼,喜欢无病呻吟,但都是小毛病。但他们朝气蓬勃,满满的时间和未来,也因为年轻没什么负担更勇于尝试和冒险,但并不是勇于当个弱智。
年轻人被妖魔化得太厉害了。年轻人到底喜欢什么?做市场的人冥思苦想,焦虑找不着北,好像年轻人是一群怪物,非常难以捉摸。中年人们只好放弃了,说听听公司里年轻人的看法吧,只有年轻人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东西。
反正我年轻的时候从来就没觉得我喜欢的任何东西是特么针对年轻人的,通常这些东西反而非常傻逼。这些针对年轻人的产品如果说成功了也一定是便宜!那么针对的也是年轻人没什么钱这样的属性,而不是年轻人傻逼。傻逼从来跟年龄没什么关系
iPhone,iPod年轻人喜欢吧?可iPhone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美国人做出来的。乔布斯在做iPhone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年轻人喜欢什么?iPhone可以针对每个国家的文化特质做一些本地化的微小的变化,但一定是克制的。
你们去观察一下,通常好的东西,不仅仅是年轻人喜欢。比如说好电影,有什么牛逼的电影仅仅是年轻人喜欢的?如果有什么影视作品仅仅是年轻人狂热喜爱,那么毫无疑问,垃圾作品。注意,这里没有例外,虽然从市场的角度我充分理解创作者们针对年轻人市场获得成功并不管它是否垃圾,而一般来说,是可以做到年轻人非常喜欢,同时不那么年轻的观众也很喜欢(至少不讨厌)的优秀作品。
克制是一种酷,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是一种酷,眼前一亮的创新是一种酷,就算是绚烂,到了极致也是一种酷。年轻人喜欢酷,我们中年人以及他们老年人也可以很酷。酷酷的老头虽然罕见,但有。
当然了,谈论的这些都属于审美范畴了,每个人心目中理解的酷或者美好肯定不太一样,所以,我也就随便说说,不争论。
这里是理性乐观派
感谢你的阅读,更感谢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