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才能发展
自主才能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医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精神就是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首先要自主,然后才能创新。中医首先要自主,要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恢复中医自身理论体系的独立性,中医才能真正创新。历史上,李东垣创《脾胃论》,提出“内伤百病,脾胃由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病机理论;叶天士创《温热论》,提出“卫之后方言气,气之后方言血,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的卫气营血理论,都是在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实践具有自我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的。
可是,这十多年来,中医自主意识日渐淡薄,西化之风盛行,辨证论治实践阵地几近消失,存亡危机日渐加重,甚至有人提出“告别中医药”!党和国家在新的医改方针中,再次强调了中医与西医并重的方针,对中医的发展寄予了厚望。科学发展观为中医发展确立了方向,奠定了政治基础,保证了中华民族文化精华持续发展。
从文化角度看,中医是最具自主意识的医疗体系,完全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创造形成的一门自然时空生命医学,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中医是自主的,我们必须保证中医理论的本体地位,保证辨证论治实践的自主地位,中医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医西化,已经导致中医理论丧失本体地位,自主性极大削弱,科学发展观在中医学界和业界的落实,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
首先,要从学科层面,明确中医理论的本体地位,在文化和思维等方面,弄清楚中医逻辑方法的特殊性,理解辨证论治的三因制宜、因势利导的生命真实性,恢复经典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基础地位,保持中医学的学科逻辑一致性和理论的条理性,重树中医“阴阳神气”观念。理论在具有自主地位的前提下,学科才能保证可靠的实践,有了学科的实践,理论才能发展。
其次,走出现象层面的标准规范所造成的僵化思维,摆脱形态解剖的桎梏,还中医生命时空医学的本质。中医从一开始,就把生命的人放在自然时空大背景下、放在社会人文大环境中,通过万千现象的联系、运动,思考生命的生老病死,思考个体行为的健康长寿意义,没有将生命简单地物质化、形态化。中医的自主,需要对中医理论形成的客观基础有正确认识,将生命时空的客观性与解剖实验的客观性区别开来,保持中医学理论的自主独立。
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专门论述“古今元气不同”,说:“古人有言,‘用古方疗今病,譬之拆旧料改新房,不再经匠氏之手,其可用乎?’是有察于古今元气之不同也。……天地初开,气化密浓,则受气常强;及其久也,气化渐薄,则受气常弱。故东汉之世,仲景处方,辙以两计;宋元而后,东垣、丹溪不过钱计而已。岂非深明造化,与时皆行者欤?今去朱李之世,又五百年,元气转薄,乃必然之理,所以抵挡承气,日就减削,补中归脾,日就增多。临证施治,多事调养,专防攻伐;多事温补,痛戒寒凉,此今时治法之变通也。”“与时皆行”4个字,道出了辨证论治的先进性和现实性特征,道出了中医现代化的时间特征。
中医学是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充分认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殊性,走中医学自主创新的道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中医界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中医自主发展的道路上,继续保持“与时皆行”的历史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