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沟通的父母一开口就输了...
编辑:岚岚
据《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亲子沟通方面,超过两成学生认为家长表现有待提升。
25.1%的四年级学生和21.8%的八年级学生表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花时间与我谈心”,22.5%的四年级学生和21.2%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问我学校或班级发生的事情”。
家长通过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情感联结,孩子才愿意信任家长,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其实很多孩子一开始是很愿意和家长进行“沟通”的,但是很多家长缺乏科学的沟通方法技巧,形成沟通障碍,导致孩子关闭沟通的大门,不愿再与父母交流。
下列亲子沟通误区,看看你中了几条?
戴尔·卡耐基:“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会出现交际的障碍,就是因为他们忘记一个重要的原则: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
误区一:没时间与孩子沟通
想要和孩子沟通,首先要有时间沟通。
很多家长因为忙于工作,就放弃了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家长的行为无疑是在告诉孩子,“你没有我的工作重要。”孩子接收到这个讯息怎么还可能愿意和家长好好沟通?
误区二:家长态度过于强硬
很多家长习惯高高在上,权威不容侵犯。
习惯性地认为孩子不成熟、没能力,更习惯了对孩子干涉、说服、逼迫,但唯独没有耐心地沟通。这导致很多家长的“沟通”是“权威式”:家长负责说,孩子负责听,最后孩子负责照着做。这样只会导致孩子关上沟通的大门,拒绝与家长沟通。
误区三:家长缺乏“倾听”
叶庇克梯塔斯:“上天赋予人类一根舌头与两只耳朵,以便让我们从别人那儿听到的话可以两倍于我们说出的话。”
沟通是相互的,是相互探讨相互商量。家长缺乏“倾听”能力,那么在沟通过程中,孩子只能感受到家长的烦躁,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沟通”了。
马克吐温:“对人的了解是通过心,而不是眼睛或者智力。”“沟通”,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消除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误会。有效的“沟通”帮助家长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而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
误区四:漠视孩子的自尊
家长在某些问题和决定上有自己的原则,并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但这并非意味着要忽视孩子的意见。
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让他发表出来起码有两大好处:一是孩子至少被征求过意见,他会更易于接受最后的决定;二是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许多家长在“关键”问题上总喜欢“封杀”孩子的意见,这就抑制了孩子与父母进行交流的欲望。
误区五:盲目比较
很多孩子的童年都有一个阴影——“别人家的孩子”,几乎都听过父母抱怨“你要是像某某就好了”“你看看你们班的谁谁”“你有人家一半就好了”。这样盲目的比较,只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或更加“我行我素”。
误区六: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很多家长不明白“孩子的观点往往与大人是不同的”这个道理,或者把孩子对某事的态度或者看法说成是小题大做。这样,得不到理解的孩子就会很难对父母的苦心加以理解。
孩子内心世界丰富,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家长们认真倾听孩子的心里话,无疑能调动孩子的情绪,拉近家长与孩子的心灵距离,有助于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从而引导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
但是“亲子间的沟通”无疑是父母教育孩子时会遇到的问题。亲子间的沟通状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习惯。很多孩子的心理处于不健康的状态,主要原因就是家长没能与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如果家长不能给孩子一个听和说的自由天地,不能及时地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亲子间的沟通如此重要,那么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育儿不仅要坚持学习,还需要识别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习完整的育儿体系,不然实际出发点是想关心孩子,但说出的话却句句伤人。
1. 你怎么这么笨!
2. 哭什么哭,你还有脸哭?
3. 我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了。
4.你太不争气了,我对你很失望。
5.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6. 你看看人家XXX。
7.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8.你可真行啊,学好不行学坏快。
9.一看你就没多大的出息,将来就捡破烂吧!
10. 为了妈妈,你努点力好么。
这称得上是最伤孩子的十句话!!!如果您曾经和孩子说过类似的话,请停止这样的亲子沟通方式,这将一步步毁了你和孩子的亲密关系。
沟通时缺乏亲子沟通技巧,忽略孩子的感受,好心办坏事,最终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