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进通, 潘朝铎两位老师作品欣赏
感谢您关注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投稿微信:CZJ690430
投稿必须是首发稿件
第二十三期思归客诗刊已经截稿,正在紧张有序的排版中。还有那些特约作家没有投稿的,三天时间,过期不候!抓紧,抓紧……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工作室
师进通 1938年元月生。196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原偃师师范教务主任,高级讲师。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偃师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洛阳市洛神诗词学会副会长,洛阳市诗词研究会会员等。发表教研、楹联等论文80多篇,发表歌曲、散文、诗词、楹联、曲艺等作品500多篇(首、副),参编《偃师市志》(副主编)、《偃师市大事记》、《偃师市教育志》等志书多本,参加点校乾隆54年《偃师县志》,主编《普通话新韵》、《普通话达标训练辅导》、《偃师民间故事》、《偃师民俗志》等书。出版《师进通文集》三部,第一部是剧本集,有电影剧本、电视剧本和戏曲剧本;第二部是论文集,有楹联论文、诗词论文、影视评论等;第三部是作品集,有楹联、诗词、故事、曲艺、歌曲、随笔等14种作品。作品增多次获得1、2、3等奖。创作并拍摄成电视短剧、三集古装电视剧《曹植与洛神》、微电影《乡妹情迷》等15个。其荣誉事迹收入到20多种辞书中。
说书名人张天倍
师进通
说起张天倍,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儿时的我,在我的老家大口乡韩村,一连几个晚上席地而坐聆听了他说的《武松杀嫂》《林冲》以及《刘墉下南京》等长篇书段。他那潇洒倜傥的形象,我终生难忘。现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收藏,使我有勇气把它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张天倍(1894-1970),号玉林,原偃师县李村镇人。自幼读书,不恋仕途,一
心学唱琴书,即是遭到家人打骂也不改其志。18岁开始行艺,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说唱艺术长进很快。加之风流倜傥,20岁便名震豫西。31岁时,以鼓书名流荣膺“三皇社”社头。
他在艺术上大胆创新,去粗存精,对传统书段重视定腔定调,在原有基础上做了很多的改编、整理工作,以说、唱、表的演唱形式取代了洛阳琴书目不斜视的传统坐唱方法,他唱腔洪亮圆润,动作潇洒优美,音域变化丰富,书词新颖生动。善以唱腔感人,以语气传神,以动作喻势,并揉合吸收了河南坠子、越调、二夹弦等地方戏曲的唱腔和武打表演动作,注意塑造人物形象,当俊则俊,当憨则憨,表演时,手、眼、身、法、步有机配合,恰到好处。巧妙运用戏曲舞台表演技巧,同时将不同人物的动作、语言及环境气氛等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使观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在打钢板上,他一改单调的齐胸打法,说到热闹或高兴处,钢板举过头顶,打得又快又响,还夹有花点;说到低沉或悲哀之处,又把钢板压到桌下,响声低微,不绝如缕。另外还有垂手打、背后打等,使钢板的急徐轻的声音,总是随着书中情节的变化而变化,深深地吸引了观众。
张天倍说唱的洛阳琴书在豫西城乡及开封、郑州、西安、兰州等地享有很高声誉。但在当时,艺人属于“下九流”,不仅政治地位低下,而且生活也毫无保障。他一年四季,流浪卖艺,然所得无几,且吸食鸦片,饮酒无度,常入不敷出,忍饥挨饿。但他轻财重义,豪爽豁达,有人向他讨借,总是有多给多,有少给少,即使暂无现,,跑当铺当衣物也要满足要求。卖艺时他从不讨价还价,给多少算多少。
新中国成立后,张天倍过上了幸福生活。他感谢共产党的恩情,常说:“旧社会我说书是养家糊口,新社会说书是为人民服务。党
和人民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和荣誉。他先后被吸收为洛阳文学艺术联合会和河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他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形势需要,推陈出新,自编自演了《寡妇改嫁》、《双陈战洛阳》、《小女婿》、《平均土地》、《大战九龙角》等许多新书段。
1953年春,他将两个月演出所得2000斤小麦,折价献给国家,支援抗美援朝。翌年,随河南省第一个赴朝慰问团出访朝鲜,因中途患病未达。是年春,他参加了偃师县文化馆曲艺队,为全县群众演出,走哪唱哪,深受欢迎。
张天倍一生对艺术严肃认真,从不马虎应付。73岁时,虽已鬓发花白,银须飘飘,但说唱《武松打虎》,仍上桌子,翻跟头,功夫不减当年。平时,严格要求徒弟,言传身教。在几十年的说唱生涯中,先后随他学艺的不下百人,均具有一定的说唱水平,有的还曾参加过全国曲艺汇演。
1952年,张天倍参加了中南区戏剧曲艺汇演,在这次大会上洛阳琴书被正式定名为“河洛大鼓”(河代表河南,洛代表洛阳)。自此,河洛大鼓之名在豫西地区流传开来。同年,他参加了河南省曲艺调演,由于表演精彩,受到省委书记吴芝圃等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为了保存珍贵的艺术资料,他说唱的精彩节目被制成录音带,向社会发行,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全部散失。
1961年,曲艺队解散,他被下放到农村,生活潦倒,精神受到摧残,于1970
年病逝。
2019-8-14.整理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会长曹志杰先生继《心之语》后的第二本诗集《醉语》已出版,欢迎订购
(另注:《心之语》还有少量存货,欢迎选购)
作者简介:
潘朝铎、笔名:孟研、正义、天马、潘峰,山野小草。1965年生,祖籍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太仓村。法律工作者,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基层法律服务业协会会员,洛阳市司仪协会会员,孟津县易学研究会会员。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诗书画家网高级诗词家、高级书画家,中国乡村作家。1980年初中毕业后平乐公社机砖厂工人,洛阳工合建筑公司工人。从干普工搬砖开始学砌墙,抹灰,钢筋,架子等。干厨师、扳金修理自行车,裁缝,卖服装,鞋帽,水果。道教始祖地洛阳上清宫庙院玉皇殿值殿道长。1994年开始新闻及文学创作1995年在平乐镇党委通讯组从事宣传报道工作、1996年县委政法委主管全县政法宣传及孟津电视台《政法天地》编审工作。1997年到县法院研究室从事政法宣传及《法院简报》编辑。2000年洛阳电视台新闻部《今日报道》记者、洛阳市委政研室《领导参阅》编辑部做记者编辑。后在河南城乡经济报财经周刊做记者。作品先后在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法院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大河报,河南法制报,河南农村报,老人春秋,洛阳日报,晚报,经济报,交通报,公安报,法制报,卫生报,今日头条,都市头条,中国诗书画家网、中国散文网、等国家、省市报刊网络媒体发表。创作的《静思》在《中国乡村》杂志刊出、《咏洛阳》、《咏牡丹》等作品在第六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中被评为二等奖、被中国诗文书画家网评为一等奖。作品被收入《2019年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中国诗文书画家名作金榜集》(2020卷)。创作的《洛阳来吧》、《赏梅》、《抗瘟疫》在第七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中被评为一等奖并授予全国文艺创作名家,作品载入《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作品《咏春》等收入《新中国成立71周年文艺作品大典》。书法作品在第三届‘琅琊杯’全国诗书画家精英赛中被评为一等奖。
画师常娟
……潘朝铎
一、
初识常娟很意外,记得三年前和朋友一起去爬万安山,半山腰上碰到一位三十来岁体态有点发福的少妇,少妇带二个儿子及三岁左右女儿一起爬山锻炼。大儿子看去也不过十岁左右,老二也不过七岁左右。大儿子体态也胖乎乎少妇也有点发福爬山累的一头大汗,三个孩子特别是小女儿也不过三岁左右也爬不动。一家四口正坐在半山腰盘古殿前休息。我和朋友也爬到了盘古殿前。见面相互打个招呼稍稍休息后就一起结伴向万安山山顶公园攀登。经攀谈才知道她姓常叫小娟,家住万安山下伊滨区,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偃师支公司任售后经理。我和朋友也向她做了自我介绍。我潘朝铎,一个法律工作者。我们相互留了电话加了微信就算认识了。上山途中还相给对方拍照留影,爬到山顶巨石上刻有888、8米山顶海拨高度标志石前留影休息后我和朋友转向东山顶祖师庙方向,小娟及三个孩子体力不支就分手,她领孩子顺原路下山而去。我则和朋友继续向另一景点出发……
二、
我 和小娟加为好友后在闲暇之余不免对她有了粗浅的了解。小娟说父亲原在部队服役,是个汽车司机,转业后回到家乡自己率先在全县买了中巴客车跑起了客运。平时爸爸开车妈妈卖票,节假日,放学后小娟就成了售票员。小娟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都正在读高中上大学。小娟初中毕业就顶替了妈妈干上了专职售票员。几年下来,姐姐哥哥都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老爸年纪也大了,卖掉了汽车。
小娟第一次下岗了,失去工作后小娟只身踏上南下的火车来到广东一家食品厂打工,期间吃尽了苦头,小娟不甘心,哥哥姐姐都考上了大学有了好工作,在洛阳市内定居了。自己为此也误了学业。自己将来路咋办?最后小娟白天打工十几小时,晚上报计算机班学习计算机。转眼小娟二十好几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人给小娟物包了一个好对象。男孩个子也高,相貌也帅,人也实在。家人摧小娟回家相亲。相识,相爱,二人走进了婚姻殿堂……。
小娟会计算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偃师支公司有近万客户,客户管理,建档,售后理赔服务需要计算机操作。小娟被聘到公司售后服务部工作,成绩突出,几年后升为经理。
保险公司也是企业,也不是民政局管扶贫也不是慈善机构,是一个以赢利为目的单位。每人每月都分有任务。公司天天招人,新人培训后上岗,完不成任务等不到工资。自己买份,给家人买份,找自己亲朋买份。几个月后身边资源用尽了,为公司拉不来单子,自己没了收入提咸了,这个业务员自己就不干了。如此这样,导致公司天天招新人,淘汰了旧人。更有一些年轻貌美小媳妇们为了拉老扳一个保单不位要送礼品还要天天热脸贴着求着人家,还有的干脆就连人都奉上……
小娟看在眼里,任凭这单子不签,也不去适合这潜规则。
哥,这保险工作真干不成........
三、
我的出路在哪里?
我给她讲起了中国农民牡丹画第一村的故事。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全村有1200人,上至八旬翁老太,下至少年男女从使牡丹画工作。2017年全村共对外消售牡丹画47万张,创收一亿元,被淘宝设为淘宝村。平乐牡丹画也成了洛阳一张靓丽的名片。平乐村的媳妇多数从外村嫁过来,农忙时扛起锄头种田,闲暇时拿起画笔闯市场。他们参加过牡丹花会,广交会,世博会等国内大型节会。他们靠自己双手画牡丹走上了致富路。被人们尊为农民画家。
哥,我没基础,我笨,我能学成吗?我带她参观了平乐牡丹产业园。她被展厅内一幅幅精美牡丹画所吸引,下定决心一定要学的牡丹画。她先在老城文博城拜师学习几个月后又到平乐拜名师深造。
为了学好牡丹画,小娟将孩子们学转到了洛阳,为画好牡丹小娟辞去了公司经理的职务。国庆节前,洛阳西大街文博城常娟牡阁盛大开业了。由于小娟拜多位名师学画后又集百家之长画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小娟的牡丹画还没画好到画室闲逛的客人都被她的画所征服,不等小娟装裱好都被人抢购一空。所以走进常娟画室常看见墙上空空无有画挂在上面。
小娟成功了,小娟的画日前还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被评为二等奖,小娟的名气更大了,来找她买画的定单己让她忙不过来了。小娟说干紧招几个徒弟,带他们几个月子好了也可以成我的助理,也给他们找到一条致富之路。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版权归 华夏思归客所有
主编:思归
关注微信公众号!
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