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太极拳理论的发展脉络

按:本文摘选自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太极法说》的导读部分。作者二水居士,原名江澜,奉化棠溪人,寓居嘉兴。1987年从王清发老师学习杨式李雅轩老师一脉太极拳,1992年从蔡光圻老师学习推手。2003年初,因缘结识金仁霖老师,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学体系至今。
本文介绍了清末时期河北永年的杨氏、武氏昆仲对太极拳传播所作的贡献,系统阐释了近代太极拳理论由初创到繁荣、再至巅峰的发展过程。
一百八十年前,永年人杨露禅,奔走于冀豫间,寒暑数易,间或一返,只为从陈家沟学得一套叫绵拳或叫炮捶的陈家拳。1840 年间,杨露禅返回老家,开始在永年城关传授此拳,当地的士绅子弟纷纷向他拜师学艺。
其中永年望族武氏昆仲三人,特别喜好这门拳艺,于是三人都师从杨露禅学拳。武家老二,叫武汝清,文才最好,1840 年就考上了进士,去刑部做了京官,因为参与审理了当时朝廷的一件打大老虎案,协助清军将帅萨迎阿,鞫讯时任陕西总督琦善“剿青海番匪”案,以刚正清廉名满京城,《清史稿》记此事,武汝清晚年被赏了二品的官衔。他在京城期间,念念不忘此拳,后来干脆将师父杨露禅带到了京城,留在身边教拳。武家老大叫武澄清,他比老二大了4 岁,却晚了整整12 年,才于1852 年考上进士,初入仕途已经52 周岁了,最后去舞阳做了县令。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舞阳的盐店里发现了山右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山右,盖指太行山以西,今山西境内。除此,王宗岳是谁,什么年代人,生活境况如何,跟谁学了太极拳,他是不是有传人等,所有资讯都不详。所以至今,“王宗岳”依然是个谜。武澄清得到王宗岳太极拳论后,兴奋异常,他跟两位弟弟讲,王宗岳的拳论,与杨露禅教的拳是一个道理,只要好好研读拳论,宝贝全在里面了。老三武河清,沉溺于此拳,或许是无暇他顾吧,在功名上,他也一直考,最后依然只是一个秀才,于是乎,益发壹志于太极拳的研究。他便是日后被武式、郝式、孙式等太极拳界尊为开派立宗一代宗师的武禹襄。
历史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武氏昆仲三人,与杨家的杨露禅之间一旦有了关联性,便开始生发出奇妙的事情。陈家拳就像是从陈家沟贩运来的一颗“土豆”,在王宗岳《太极拳论》这本奇妙的“菜谱”指导下,经过杨露禅与武氏昆仲合作烹制,被烘烤成了高大上的jacket potato (杰克土豆) 了。从此,原本只是局限于乡野村落逞一拳一脚之能的陈家拳,开始登临大雅之堂;从此,这套拳,被冠名为“太极拳”,以太极拳名义“借壳上市”了。
其实,陈家沟的这颗“土豆”,在我们现在看来,还不算是陈家沟土生土长的,而是由一个叫“蒋把式”的人,将种子贩运到了陈家沟。我们继续研究,发现生长在陈家沟的这颗“土豆”,其实还经过了品种改良,而改良之人,名叫戚继光。当年戚继光在浙东沿海抗倭时,为训练士兵,在“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如常山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而首尾相应”等原则指导下,综合了当时所见的数十种武术形式,“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编选了这套拳经。就是这样一套经过戚继光选编的“军体操”,成了太极拳真正的前身。
后来,这颗土豆被杨露禅以“太极拳”之名,贩运到了京城,备受满清皇宫贵族、达官贵人青睐;民国年间,又被尊为“国术”,在“强种强国”的召唤下,风靡大江南北。据不完全统计,而今全球有一亿五千万的太极拳爱好者。太极拳,俨然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张文化名片。
作为非物质文化,太极拳的传承,像是一档叫作“拷贝不走样”的游戏:十几人排好队,一一被隔离开来,主持人拿一张“提示牌”给第一人看,让他用形体动作来模仿提示牌的文字内容,譬如“吃面”,第一人只能用肢体语言模仿吃面的动作,传达给下一人,然后第二人就只能靠眼睛观察所看到的动作,心领神会后,再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将意思传达给下一人(虽然一传二传之后,拷贝往往会走样,甚至面目全非)。在太极拳这场传承游戏里的“提示牌”,无疑便是“太极拳论”。这张“提示牌”,历来被视作武林秘籍,“有者甚属寥寥”“自宜重而珍之,切勿轻以予人”“后世万不可轻泄传人”“匪人更不待言矣”“如其可以传,再口授之秘诀”。
这些稀而弥珍的拳谱,几经显微阐幽,彰往察来,传承者参会自己的体悟,在修炼拳艺的同时,也发展着太极拳理论。自从1854 年武澄清在舞阳盐店发现王宗岳《太极拳论》以来,在短短的四五十年间,太极拳理论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太极拳理论的初创期。这一时期的文论内容,主要围绕着舞阳某盐店获得的王宗岳《太极拳论》相关文字,会参了武禹襄等诸家讲论,以两条脉络流传于世:其一是武禹襄将所得王宗岳拳论,加以释解后,赠贻杨家,杨家几代拳学者在此基础上加以窜益,附录于杨、吴两家公开出版的诸家太极拳论著中;其二是李亦得诸武禹襄赠贻的拳谱后,附以“小序及五字诀”等拳学心得,手抄三本,其一赠予其弟李启轩,其二赠予弟子郝和,其三自存,俗称“老三本”。其中李启轩藏本,曾被重编次序后,夹杂他家讲论付梓刊行。此次校释,则以郝和珍藏本为底本,参校启轩藏本,并附录杨健侯赠贻田兆麟的《太极拳谱》为底本,参校徐哲东校核的龚润田抄本《太极拳谱》,同时参校陈微明、许禹生、武汇川等诸位杨氏拳学者转辗传抄的拳谱,以展现这一时期两脉太极拳谱的风貌。
第二阶段为太极拳理论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是以《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为代表,俗称“宋氏家传本”。此阶段拳谱,将李亦“老三本”中“不知始自何人”的太极拳,一下子与许宣平、李道子、韩拱月、程灵洗、张三丰、仲殊等众多佛道仙尊发生了关联。这一时期的拳谱,于拳史源流而论,纷繁芜杂,或荒诞不经,但却别具魅力,就像是黄山的云海,变化万千,神秘莫测。看过武侠小说《神雕侠侣》的人一定知道,潇湘子和尹克西从少林寺藏经阁中盗得一部《九阳真经》,被觉远大师直追到华山之巅,眼看无法脱身,刚好身边有只苍猿,两人便割开苍猿肚腹,将经书藏在其中。《倚天屠龙记》里觉远大师临死前诵念这本经书,张三丰、郭襄和无色禅师听了后,各自默记了一部分,从此奠定了少林、峨眉、武当三派的内功基础。《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正如小说中的《九阳真经》,对后世太极拳研究的影响很大。这一时期的拳谱,多选编在许禹生、李先五、王新午等几家论著中,较为完整的拳谱,始见于吴图南的“清初本”、梅墨生抄本以及范愚园抄本。诸本之中,以范愚园本内容最为完善。
此次校释,选取范愚园抄本为底本,同时参校吴图南的“清初本”、梅墨生抄本及李先五本、王新午等本,并附录马振华家藏《拳谱》、金庸笔下《九阳真经》相关内容,以及所涉佛道仙尊、名号得能稽考者之古籍文献,探揭其神秘面纱,以期呈现此拳谱独特之魅力。
第三阶段是太极拳理论的巅峰阶段。这一时期是以杨家传抄的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目)为代表,俗称“三十二目”,此谱部分内容陆续见诸杨澄甫、董英杰、陈炎林、田兆麟、顾留馨、沈寿等相关太极拳图集中。而以影印本形式全本面世的只有吴公藻藏《太极法说》及杨振基藏“杨澄甫家传的古典手抄太极拳老拳谱”(简称“家藏本”)。此拳谱,具备自身独特的拳学理念,且具系统的理论层次,文论内在逻辑严密,将太极拳理论从原本的逞一拳一脚之能,升华为“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尽性立命,穷神达化”的性命之学。
此次校释的《太极法说》,选取杨班侯赠贻全佑的《太极法说》为底本,参校“家藏本”,着重梳理从“老三本”“宋氏家传本”到“三十二目”拳学术语的演进,梳理拳谱所涉理学思潮的演变,梳理传统文化对于生命体“人”的认识等,试图解构内蕴于此谱中系统完备的拳学体系。
《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太极法说》三本书采用历史学、文献学研究方法,结合易学、黄帝内经、诸子经典、宋明理学详细注解,系统阐释了太极拳理论由初创到繁荣、再至巅峰的发展过程。
太极拳是什么?太极拳从何处来?太极图怎么来的?古拳谱和太极拳的功法怎么结合?练太极拳的境界是什么?种种我们关切的问题,二水居士都在字里行间做了解答、界定与分野,揭示了隐匿于武学深处的理论依据。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侪辈共担此责,诚邀您加入“武谈”,从今天开始,让改变成为可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