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让距离充满光亮
【教育随笔】让距离充满光亮
李冬丽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
在学校,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光中,会有很多温暖动人的故事发生。
要去听公开课。上课前,一个孩子看见我拿着听课本上楼,高兴地对我说:“启慧四班!”他在告诉我,要去启慧四班听课。
当我提前几分钟坐到教室后面时,前面一个女孩扭过来看着我,一直说着两个字,可是我听不清。旁边的一个女孩替她解释:“漂亮。她说的是漂亮。”哦,她在表达喜欢。“你也很漂亮。”她听了我的话,微笑着把写的字拿给我看。刘老师进来了,那个叫会玲的女孩开心地说“老师,我爱你。”
听完课,我去启慧三班还凳子。一个男孩看见了,站起来接过凳子,放在原来的地方。
在餐厅值班,启慧四班和启慧六班的孩子分坐在长长的餐桌两侧。坐在最外面一端的两个孩子,快速地查看本班的人数,清清楚楚地告诉我。
早餐,一个女孩以为我还没有吃饭,拿着鸡蛋要让我吃。晚餐的时候,另一个女孩觉得馒头很好吃,想让我尝一尝。她吃完饭,把碗放好,站起来。我以为她要走,谁知道她走到我跟前,略顿了顿,伸出手想要抱我。看着她脸上的忐忑,我赶紧拥抱了她,用右手轻轻拍了几下她的背。她在表达自己喜欢的同时又多么渴望得到更多的回应。
就是这样,如果我们足够留心,足够敏感,足够柔软,就能发现这些孩子也一直在注意地观察着老师,慷慨地表达自己的善意和欢喜。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对于这些孩子,绝大多数的人模模糊糊的认识中有着诸多的偏差,甚至偏见,或许还有冷漠麻木。
曾有人问我:特教学校的孩子都会说话吗?也有人问我:在那里天天看着这一群孩子,心情抑郁了怎么办?甚至一位特殊儿童的家长对我说,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到特殊教育学校去上学,因为“那里都是那种小孩,和他们相处,对自己的孩子不好。”在人们的意识中,这些孩子,应该是愚笨蒙昧的,“弘文励志、启智求真”是和他们无关的,甚至,他们连日常的行为规范都没有的。
所以,我想告诉每一个人,不是这样的。在这些孩子身上,有着生命向着光明美好而生的力量。我见过他们在音乐课上很快地学会了歌唱,学会了舞蹈动作;我见过他们在餐厅吃饭时井然有序的场景;我见过他们把垃圾小心地倒进垃圾桶的样子;我听到他们认真地唱“课前一支歌”,庄重地说“老师好”……他们也在竭尽全力地成长、进步,让自己越来越好。在他们的礼貌与秩序中,有爱的光芒在闪耀,有教育的力量在涌动。
有一段文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世纪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被学生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什么是人类文明的起点?”
她说,人类文明的起点,不是使用器物,不是发现火种,而是第一根愈合的人类股骨。
“因为在动物世界,如果有成员断了股骨,就无法捕食,还会被其他野兽猎杀。
“而一段愈合的人类股骨,则表明有人将受伤的人带到了安全的地方,并且花长时间照顾他,直到慢慢康复。
“在困难中帮助别人,才是文明的起点。”
这是一个被广泛引用的观点,由此引发出关于文明尺度的问题。关于文明,有一条被广泛认同的看法:检验一个国家文明的尺度,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同理,检验一个人文明的尺度,也是看他对弱势群体的态度。
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毫无疑问,是“弱势群体”。我想,当所有人看到这些孩子,眼睛里没有异样,没有轻视,只有关切关爱的时候,当这些孩子可以出入各种公共场所被视作正常而不会引来别有意味的注视不会被指指点点的时候,文明之光会照亮彼此之间的距离。
2016年,钱志亮在《中国特殊儿童的现状报告》中指出,我国“特殊教育需要”的学龄儿童约有2000万。如此众多的特殊儿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每一个孩子,当他来到这个世间的时候,都带着生命的喜悦、期盼和祝福。
生而为人,在无尽的时间长河里,在浩瀚的宇宙空间,是如此珍贵,又如此孤独脆弱,幸福和痛苦如影相随,正如同光明和阴影难以分割。各种际遇,各种蹉跎,各种故事,交织成人类整体命运的交响乐,雄浑厚重、深沉博大、磅礴而又悲壮。生而为人,“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守望相助,彼此扶持,才让原本苍凉冷寂的世界充满美好和温暖,蕴藏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星球之间的距离遥远而黑暗,可是,总会有光抵达。特殊儿童和健全的人之间,也有遥远的距离。给予关爱和帮助,一直前行,总会有连通的时候。在我们行走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距离在缩短的同时,也会越来越充满光亮,越来越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