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器大全

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时期,两千多年的时空,一段被铭铸的历史。一件件巧夺天工的青铜器,承载着中华文明轰轰烈烈崛起的行进步伐和精神信仰,把人类的青铜文化推进到巅峰。不仅震撼了中国,也震惊了整个世界,创造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青铜礼乐文明。

△ 广汉三星堆青铜人首  |  商代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随着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文明兴起,人类经过刀耕火耨的石器时代,大约在五六千年前,进入了冶铜的第二次文明大发展时期。铜是人类最早认知的金属,青铜是红铜与锡或铅的合金。青铜冶铸出时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其氧化物色青灰故名青铜。青铜的熔点低、硬度高,更易熔铸成型。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世界性文明的象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青铜铸造技术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尧舜禹时代,华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青铜器的出现对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青铜文明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经历约1600年,大体上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时间相当。春秋晚期,铁器的出现标志着青铜时代的结束。铜铁共存时代又绵延了千年,青铜把握了最后的时机,为自己浇铸了一段华丽的谢幕。

△单刃青铜刀  |  距今约5000年马家窑文化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是中国已知最古老青铜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刀。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


 鼎立九州  |  王朝复兴

▲ 四千多年前,洪水噬掠中华大地。有位黄帝的后裔大禹,率领先民开导阻滞、疏通河川, 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十三年心血最终完成治水大业。大禹因治水广受尊重,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并最终建立了有史记载的最早的中国——夏朝。黄河中游地区古称华夏,居天下之中又称中原。随着夏朝建立,九州稳定,四海升平,赋税既定,万邦遵从。此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就以华夏中原为核心舞台展开。中原成为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汇聚的大熔炉,铸就了华夏民族包容万象的开阔胸襟,铸就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 方格纹铜鼎  |  夏代  |  洛阳博物馆藏

迄今为止已知的我国最早的青铜鼎,被誉为华夏第一鼎。1975年出土于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通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10厘米。

▲相传,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镌刻魑魅魍魉图形,让人们警防被其所伤。鼎从一般的炊器发展为传国重器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国灭则鼎迁,夏灭商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灭周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青铜器铸造必须经过采矿、炼矿、制范、熔铸等几个过程,厚重的范铸工艺、先进的焊接技术、精湛的失蜡工艺,将中国青铜冶铸技术推进到巅峰时代。失蜡法的出现,使一些高难度的镂空装饰成为了现实,无范痕,表面光洁精密。失蜡法可以说将青铜器铸造技艺发挥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 上:编钟范铸法局部示意图

△ 中 · 下:虎头戈陶范与戈示意


青铜器以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为主,秦汉的铜器只能算是余韵,历史上“三代彝器”之说。全国各地迄今出土的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数量品种繁多,内涵丰富,应用广泛。通常是按器形用途进行分类,一般分为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杂器等。

青铜饪食器:其中又分炊器和蛊食两类器。炊器有鼎、鬲、甗,古人用来煮肉、煮粥、蒸食。辅助工具有匕。盛食器有簋、盨、敦、互、聋、敦、豆、铺、盂。

青铜酒器:其中又分蛊酒器和饮酒器两类。盛酒器有尊、方彝、壶、樽、卣、罍、瓿、觥、盉、尊缶。饮酒器有爵、角、觚、斝、觯(又名“五爵’)。

青铜水器:盥洗用的水器,大型水器有鉴、盘,一般水器有匣、盂等,缶、瓿是春秋时期才出现的,数量不多。

青铜乐器:有钟、钲、铙、鼓、镦于、铃、铎、句铎等。

青铜兵器:有戈、矛、铍、戟、铖、戚、剑、镞、刀、胄等。

青铜杂器:多为实用品,其中青铜家具有禁、俎、案,车马饰軎、辖、毂饰、轴饰、辕首饰、衡饰、銮饰、踵饰、舆饰、衔、镳、轭饰、当卢、马冠、铜泡。日用具有带钩、灯具、炉等。青铜度量衡有尺、量、衡、权。青铜货币有布币、刀币、贝币等春秋战国铜币。凭证信物有符和玺印。

另外,也有从青铜器的社会功能进行分类,把青铜器分为礼器、重器、葬器、日用器的.

礼器:商周奴隶主崇神鬼、重祭祀、行巫术,将几件大型青铜器按一定的方式组合为“礼乐之制”,作为王权、名位以及国威的标志和象征。青铜礼器由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组成,在使用排列上有浓重的巫术色彩。

重器:单件铸造的大型青铜器,其上铸有铭文,专门用来记载某件大事,或颂扬先王、先祖的功德,都叫“重器”。铭文长的青铜器都是重器。

明器:即“神明”之器。古人认为人死亡而灵魂不灭,要在另一个世界中重新生活,所以商周奴隶主贵族盛行厚葬,将生前喜爱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均随葬入墓。青铜殉葬

礼嚣一般由鼎,簋、豆、壶、弇(或盉)组成,等级不同的贵族用器数量都有规定。但这种明器不同于后世专门制作的殉葬用器,仍为礼器。

 国之重器  |  文明史诗

▲中国青铜器造型丰富,纹饰神秘精美,铭文典雅。按器形及用途主要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杂器(生活用具、生产用具、货币、玺印、度量衡器)等。▲以鼎为代表的青铜器,作为贵族阶层宴享和祭祀祖先的礼器,作为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文化的载体,将恢弘壮阔的华夏文明历程熔铸其中,千古传耀。

△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商代王室墓出土青铜器

◎ 食器

也是礼器,用什么样的青铜器皿盛煮食物代表着不同等级。食器主要分为蒸饪器、盛食器两种。蒸饪器包括鼎、鬲、甗等;盛食器包括簋、簠、敦、豆等。

◇ 蒸饪器

▲鼎。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有一种形制由大到小成组的列鼎,数目在周朝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天子之制为十二鼎。鼎为传国重器,是文明的见证,被赋予显赫、尊贵等义。鼎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载盛况,影响至今。

△ 毛公鼎  |  西周晚期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三宝之一。重器,由作器人毛公而得名,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三蹄足。鼎内壁铸铭文32行近500字,为目前所见西周青铜器中铭文之最。铭文记: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被誉为一篇《尚书》,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高53.8公分,腹深27.2公分,口径47公分,重34.700公斤。清道光年陕西宝鸡岐山县出土。

铭文:  王若曰:“父歆,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亡不觐于文武耿光。唯天将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属谨大命,肆皇天亡,临保我有周,丕巩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将曷吉?迹迹四方,大从丕静。呜呼!惧作小子溷湛于艰,永巩先王”。

王曰:父歆,余唯?,至先王命,命汝?我邦,我家内外,?于小大政,?朕立,?许上下若否。宁四方死母童,祭一人才立,引唯乃智,余非庸又昏,汝母敢妄宁,虔夙夕,惠我一人,?我邦小大猷,毋折缄,告余先王若德,用印邵皇天,??大命,康能四国,俗我弗乍,先王?。

王曰:父歆,余之庶出,入事于外,专命专政,?小大楚赋,无唯正闻,引其唯王智,?唯是丧我国,历自今,出入专命于外,厥非先告歆,父歆舍命,母又敢?专命于外。

王曰:父歆,今余唯?先王命,命汝亟一方,弘我邦我家,母?于政,勿??庶口。母敢?事囊囊,??鳏寡,善效乃友正,母敢湛于酒,汝母敢?,才乃服,?夙夕,敬念王畏不赐。女母弗帅用先王乍明井,俗女弗以乃辟?于?。

王曰:父歆,已曰及兹卿事寮,大史寮,于父即君,命女??公族?叁有司,小子,师氏,虎臣?朕亵事,以乃族干吾王身,取贵??,易女??一卣,?圭,?宝,朱市,?黄,玉?,金车,??载,朱?弘斩,虎?熏裹,右厄,画?,画?,金?,?卫,金?,金?,??,金??,鱼?,马四匹,攸?,金?,金?,朱?二?,易汝兹关,用?于政,毛公?对?天子皇休,用乍?鼎,子子孙孙永宝用。

后母戊鼎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文物年代:商武丁时期

出土信息: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后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首先要分别铸出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铸造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后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后母戊鼎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喜欢吃各种食物的神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大盂鼎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

文物年代:西周

出土信息: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器厚立耳,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下垂,近足外底处曲率较小,下承三蹄足。器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雄伟凝重。

大盂鼎造型雄浑,工艺精湛。其内壁铸有铭文19行,291字。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铭文:唯九月,王在宗周命盂。王若曰:盂,丕显玟王,受天有大命,在珷王,嗣玟作邦开纪,匿匍有四方,畯政纪民,在雩御事,虘酒无敢。甛有葵□,祀无敢酻,故天异临子,法保先王,王少有四方。我闻殷述命,唯殷边侯甸,雩依征内,避率肄于酒,故丧追祀。汝妹辰有大服,余唯即朕小学,每勿克,余乃避寡。今我隹即井阑于玟王,政德若玟王,令上三政。
今余隹命盂绍荣敬,雍德巠敏,朝夕入谏,享奔走。畏天威王曰示命:汝盂进乃嗣祖南公。
王曰:盂乃绍夹死射戎,敏誎罰讼;夙夕绍我,寡烝四方,雩我其过;相先王,受民受疆土;赐汝鬯一卣,冂衣、舄、辇、马;赐汝祖南公伐用遹,赐汝帮伺四百人鬲,使驭至巧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赐尾伺王臣十又三百人鬲,千又五十夫,徼国遣捕纪土。
王曰:盂,若敬乃政,勿辞朕命。
盂用取王仦用,作祖南公宝鼎隹王廿又三祀。

△ 大克鼎  |  西周晚期孝王时期  |  上海博物馆藏

大克鼎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

文物年代:西周晚期

出土信息: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

馆藏地点: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与此鼎同出的还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钟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因此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

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由于窃曲纹如同浪峰波谷环绕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纹。

鼎腹内壁上铭文共28行290字,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内容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克对祖父师华父的颂扬与怀念,赞美他有谦虚的品格、美好的德行,能辅协王室,仁爱万民,管理国家。英明的周天子铭记着师华父的伟绩,提拔他的孙子克担任王室的重要职务膳夫,负责传达周天子的命令;第二段是册命辞,周天子重申对克官职的任命,还赏赐给克许多礼服、田地、男女奴隶、下层官吏和乐队,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了任命和赏赐,乃铸造大鼎歌颂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灵。

大克鼎铭文的格式、体例,以及铸刻方法,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青铜器的铭文是按照墨书原本先刻出模型再翻范铸造出来的。由于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精湛,铭文一般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墨书的笔意。此铭文字体规范,字迹优美,笔画圆润,结构和谐,是西周晚期具有代表性的金文字体之一。

铭文   克曰:穆穆朕文且师华父,悤襄(譲)氒心,宁静于猷,淑哲氒德。肆克龏(恭)保氒辟龏(恭)王,谏(敕)辪(乂)王家,叀(惠)于万民。(柔)远能(迩),肆克口于皇天,琐于上下,得屯亡敃(泯),

易(釐)无疆,永念于氒孙辟天子,天子明(哲),显孝于申(神),巠(经)念氒圣保且师华父,(龠力)克王服,出内(纳)王令,多易宝休。不显天子,天子其万年无强,保辥(乂)周邦,□(田允)尹四方。

王才宗周,旦,王各(格)穆庙,即立(位),緟季右(佑)善夫克,入门,立中廷,北向,王乎尹氏册令善夫克。王若曰:“克,昔余既令女出内朕令,今余唯(緟就)乃令,易女叔巿、参冋(絅)中悤。易女田于野,易女田于渒,易女井家(勹累)田于(?山),以氒臣妾,易女田于康,易女田于匽,易女田于(阝尃)原,易女田于寒山,易女史小臣、霝籥、鼓钟。易女井徵(勹累)人。易女丼人奔于粮,敬夙夜用事,勿法朕令。”克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不显鲁休,用乍文且师华父宝彝,克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 淳化大鼎  |  西周  |  陕西历史博物馆

淳化大鼎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千克。平沿方唇,上有两立耳,腹壁较直,与三足相对应。鼎腹中部加饰三环状耳,环耳作立兽状,三足呈柱足状,上粗中细,下转蹄形。鼎耳外侧饰有相向的龙,均以细雷纹填地。口沿下铸有两两相对之夔龙六条,中间隔有一道短扉楞。夔龙卷尾、一足、圆目突起,张口卷唇。短扉则似两条相对夔龙之鼻,形成饕餮纹。其下增设圆雕牛首,牛的曲角翘起。鼎耳外侧各铸两条相对夔龙。腿上部浮雕兽面,怪兽曲角突出器外,巨耳利爪,列嘴似噬。主体纹饰外用雷纹填地,鼎足上部空陷,底内形成3个直径约17厘米的圆窝。

此鼎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是腹壁上铸有三个半圆形大耳,这种形制的铜鼎为特例,至今仅见此一器。它是迄今所见西周青铜器中最大、也是圆鼎中最大者。是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造诣。

太保鼎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50.7厘米,口宽23厘米,长36厘米,重26公斤

文物年代:西周

出土信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山东省寿张县梁山出土

馆藏地点:天津博物馆

鼎为方腹四足,鼎口上有一对直耳,耳上浮雕双兽,鼎的腹部四面用圆雕、浮雕技法,装饰有蕉叶纹和兽面纹。腹部四角有扉棱突起。鼎的四个柱足也装饰有扉棱,而且鼎足的中部装饰有圆盘,这在商周青铜器中显得非常独特。鼎腹内壁上清晰地铸有“大保铸”三字铭文,线条清晰流畅。中国古金文中“大”和“太”字形相同,“大保”也就是“太保”,因此这件鼎就被称作“太保鼎”。

太保鼎是西周晚期的著名青铜器礼器,太保也就是辅助周王的要臣召公奭。太保是周朝一种职官的称谓,其主要职责是辅助周王,根据史书的记载,召公是太保,周公是太师,共同辅助周成王。太保召公名为奭,周武王死后,他和周公以长老的身份监护周成王。周公负责现在河南陕县以东的地方,召公负责陕县以西的地方,是现在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这也是陕西省得名的原因。

铸客大鼎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通高113厘米 口径87厘米

文物年代:战国

出土信息:1933年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今属淮南市谢家集区)出土

馆藏地点:安徽省博物馆

铸客大铜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围290厘米,深52厘米,足高67厘米,重达400千克左右。

铸客大鼎圆口,方唇,鼓腹,圜底,附耳,耳的上部外侈,三蹄足。腹部饰一周突起的圆箍,箍上饰模印羽翅纹,双耳和颈部外壁模印变体鸟首几何纹,足的根部高浮雕兽首纹。鼎口平沿处阴刻铭文十二字“铸客为……”,所以根据惯例这件铜鼎就以铸客命名。前足膝部和左腹下外壁各刻“安邦”二字。“铸客”,是从其他诸侯国请来的工匠,说明战国时期的工匠已不再是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的附属物,身份比较自由。该鼎在众多楚器当中最为雄伟,为楚王重器。

铸客大鼎体量巨大,造型设计上处处追求力量与气势的完美结合,无不呈现出其主人拔山盖世的雄心壮志。

中山王铁足铜鼎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51.5厘米、腹径65.8厘米、口径42厘米

文物年代:战国

出土信息:1977年河北平山县三汲村中山王墓出土

馆藏地点:河北博物院

鼎为子口内敛,上有云形钮圜顶盖,两侧有一对附耳,腹部稍鼓,中部有凸弦纹一道,平底,下为蹄形铁足。鼎壁与盖部云钮以下、足部以上,刻铭文77行,每行6字(盖上二字,腹部凸弦纹以上三字,以下一字),唯末行1字,共469字,是已发现刻铭战国铜器中字数最多的。内容记述了该鼎为王十四年所制,斥责燕王哙让位相邦子之,遭致国破身亡,颂扬自己的相邦司马 ,辅佐少君谦恭忠信,以及率师征燕,夺城数十座,扩大疆土数百里的功绩。告诫嗣子汲取吴国吞并越国、越国覆灭吴国的教训,要警惕周围敌国等。

此鼎铭文在战国金文中最长,在所有金文中仅次于毛公鼎;内容记述了中山乘燕国内乱,伐燕夺取疆土之事,可补史籍之不足;铭文构字秀丽,刀法娴熟;是研究战国及中山国历史和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此器铜体铁足的铸造技法在国内十分罕见。

△ 子龙鼎  |  商代末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商代体积最大的圆鼎,与著名的国宝司母戊方鼎一方一圆,合称商代重器双璧。造型雄伟,铸造精细,铭文“子龙”也是最早带有“龙”字的青铜器。通高103厘米, 耳高22厘米, 腹高43厘米, 足高36.5厘米,口径80厘米,重达230公斤, 传河南辉县出土。

△ 大禾人面纹方鼎  |  商代晚期  |   湖南省博物馆藏

全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商代晚期。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口部略大于底部,两耳直立,四柱状足,足上部有兽面纹,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因此鼎亦被称为大禾方鼎。

商、周青铜器以兽面纹作主题纹饰较为常见,人面纹饰较为稀有珍贵,此鼎以四个相同的人面纹装饰器体的主要部位,更加奇特。有的专家认为这组人面纹有爪而无身,属于传说中“有首无身”、贪吃人的凶兽饕餮一类怪神。究竟为何采用如此写实的人面纹作主题装饰,仍是个谜。

从艺术形式上看,此器运用反复、对称的装饰手法,布局严密,写实与抽象纹饰结合。四组相同的纹饰集于一身,不仅强化了装饰主题,而且给人视觉上以强烈的冲击,达到特定的装饰效果,反映出商代晚期青铜制作者已具备了较强的写实能力和形象概括能力。

△ 夔龙形扁足青铜鼎  |  商后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造型装饰均别致的商代炊具这是一件造型和装饰都很别致的商代炊具,于江西省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鼎口方唇斜沿,沿上有直立的双耳,耳外侧左右各有一龙纹,耳上各卧一只凸目吊睛的猛虎,作张口露齿、卷尾拱背、卧伏欲起之状。虎身饰云纹,虎尾饰鳞片纹,鼎腹圆而浅,腹壁铸出三组兽面纹,高高突起的扉棱作兽鼻,两侧是圆睁的怒目,三组间以云雷纹相隔,上下以连珠纹为饰。腹下是三条夔龙状扁足,在已发现的扁足青铜鼎中,此为形制最巨者。鼎腹由三组兽面纹相连而成。兽面纹兽面纹高扉棱鼻,乳丁突出,体展,尾上卷。耳外侧二条展体龙纹首向上;立耳伏虎,呈静卧状,四肢曲伏,尾垂端卷。虎头硕大,口嘴大张,三角利齿,双目浮凸,大耳耸出;扁足虎形,口嘴张开,咬合腹下,前部首身和内侧四肢较为形象,背上和尾部变形,头出角,背生戟,尾卷曲,身饰雷纹,尾布鳞片。

△ 禹鼎  |  西周晚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禹鼎通高52厘米,口径47厘米。窄沿立耳、三蹄足、圜底。口沿下有六道短扉棱,其间饰窃曲纹,腹饰环带纹,足上部饰兽面。

器内壁铸铭文20行207字,记述噩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侵犯周王朝的东部、南部疆土,周厉王命西六师、殷八师前往征讨。作器者禹受武公之命,率军参战,俘获噩侯驭方。铭文所载是研究西周王朝与南淮夷、东夷之间的关系以及西周军制的重要史料。

△ 正鼎  |  西周  |  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藏

△ 王子午鼎  |  春秋时期楚国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王子午鼎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当时,出土的王子午鼎共有七件,它们造型与纹饰完全相同,由大到小依次排列,这样的排列形式被称为“列鼎”。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只王子午鼎是七件列鼎中最大的。此鼎高67厘米,口径66厘米,腹径68厘米。

王子午鼎宽体、束腰、平底、斜立式耳,口部有一周厚边,腹部满浮雕的攀龙和窃曲、弦纹。器身周围攀附着六条浮雕夔龙,兽口咬着鼎的口沿,兽足抓着鼎的腰箍,浑身动感十足,仿佛即将腾空而飞。鼎盖作平顶微弧,有圜形钮。盖、颈、腹内壁均铸铭文。王子午鼎是分铸后焊接而成的,采用了榫卯、中介物等新型工艺,技艺之高超,堪称一流。

△ 错金银云纹青铜鼎  |  战国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鬲。古代煮饭用的炊食器。其形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三个中空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西周时还有长方形方鬲,下部有门可开合放入木炭。

西周伯矩鬲/西周/首都博物馆

西周伯矩鬲,全称“牛头纹带盖伯矩鬲”,是西周初期青铜器。1974年出土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251号墓。现藏于北京市首都博物馆。

西周伯矩鬲顶部为平盖,盖顶中央置一由两个相背的立体小牛首组成的盖钮,盖面饰以浮雕牛首纹,角端翘起。口沿外折,方唇,立耳,束颈,袋足。颈部饰六条短扉棱,扉棱间饰以夔纹,袋足均饰以牛头纹,牛角角端翘起,高于器表。其纹饰十分精美,各部均以牛头纹装饰,主体纹饰皆为高浮雕,给人雄奇威武之感。艺术设计和铸造工艺极为高超,是西周初期青铜器中的杰作。

△ 兽面纹鬲  |  商代后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卷龙纹鬲  |  西周晚期   |  上海博物馆藏

▲甗,饪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鬲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甑鬲式,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西周末春秋初,甗还与鼎、簋、豆、壶、盘等用作礼器。

△ 妇好三联甗  |  商代晚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高44.5厘米,器身长103.7厘米,宽27厘米,重量138.2千克,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全器由长方形器身和三件甑组成。甑内壁和两耳际外壁均有铭文妇好两字。商代大型实用器,可同时蒸煮几种食物,弥足珍贵,国宝级的文物。

△ 圉甗  |  西周早期  |  首都博物馆藏

◇ 盛食器

▲簋,食器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盛黍稷等食物用的容器,也作礼器。其形制分为有盖、无盖、有耳、无耳之别。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簋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古籍中多写作簋,铜器自铭则常为“皀殳”。器物造型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周代的簋,圈足以下多附有方座,这是由于古代人席地而坐,食器附座,便于取食。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代表着不同的贵族等级。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 利簋(武王征商簋 )  |  西周早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利簋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

文物年代:西周早期

出土信息: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南罗村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
簋,流行于中国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饭食,是古代盛装煮熟的稻、粱等食物的器皿。在商周时期,簋除了作为盛放食物的器皿之外,它也是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簋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
利簋的主要部位腹上用饕餮纹来装饰,属于幻想的神话动物。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饕餮纹的形象被刻划为以鼻梁为中心,眉、眼、耳、角分别以对称形式排列在左右两侧。
饕餮纹所呈现出的狰狞恐怖具有一种神秘的威严感,体现了奴隶主上升阶段时的历史必然力量,是一种“狞厉之美”;但也体现了兽性的残忍,即美中有丑。
该簋最为重要,也最有价值的是该器腹内底部所铸4行33字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利簋铭文记述了武王牧野之战获胜的经过,字迹凝重稳健,为西周早期的代表作品。它不仅是目前所发现的一件西周最早的青铜器,而且是迄今发现有确切年代记载的最早一件珍贵文物。

青铜利簋见证了中国古代武王伐纣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既为我国西周历史、文化、军事等提供了真实的资料,也是中国夏商周年代准确断定的重要实物见证,被誉为中国文物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宝。

害夫(hu)簋  |  西周早期  |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此器是目前所见遗存的最大青铜簋,全器浑厚雄丽,古朴生动。铭文对研究西周王室祭祖敬天和思想意识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此簋也是西周厉王时期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

 害夫簋,西周晚期,通高59厘米、口径43厘米,重60千克。1978年陕西扶风法门镇齐村出土,现藏周原博物馆。形体厚重,圆鼓腹,有珥双兽耳耸出器口,圈足下有方座。簋腹部与器座均饰有细密的直棱纹,颈部与足部皆饰有窃曲纹。器内底有铭文十二行,一百二十四个字。由此可知是西周厉王为祭祀先王而自作的一篇祝词。大意为昼夜尽心经营先王事业,以配皇天,我任用义土献民,祀先王宗室。作此将彝宝簋,安惠干先宗列祖,以祀皇天大命,保佑周室、王位和自身。赐降多福、长寿和智慧。

△ 亚丑方簋  |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甲簋  |  西周早期  |  上海博物馆藏

△ 神鸟纹方座簋  |  西周  |  宝鸡石鼓山出土

△ 叔簋  |  西周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鲁伯大父簋  |  春秋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簠即文献里的“胡”或“瑚”。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器具,《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 青铜簠  |  西周  |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盨是古代盛黍稷的礼器或食具。由圈足簋发展而来,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稍小,器盖上有四个方足。取下器盖后翻置起来即成另一器皿,食毕归置如一。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

△ 虢仲盨  |  西周晚期  |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

▲敦。是中国古代食器与礼器,在祭祀和宴会时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现在春秋中后期,到战国时多为盖形同体,全体呈卵圆形,俗称西瓜鼎。常为三足,有时盖也能反过来使用,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秦代以后渐趋消失。

△ 三角云雷纹敦  |  战国

△ 菱形勾连云纹铜敦  |  战国中期  |  随州博物馆藏

▲豆。古代食器和礼器。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豆的造型类似高足盘,上部呈圆盘状,盘下有柄,柄下有圈足。豆作为礼器常与鼎、壶配套成原始礼器的基本组合。豆有深腹的,有平盘的。战国时代有一种方体的豆叫琦。平盘的豆自名为铺,可能即古文献中的笾,用以盛放干果肉脯之类。

△ 镶嵌狩猎画像纹豆  |  春秋  |  上海博物馆藏

▲铺。盛放肉酱的器皿。外形与豆相似,但盘边狭而盘底平,圈足甚粗而矮,多为镂空,青铜铺见于西周中期到春秋时代。

△ 透雕交龙纹铺  |  春秋晚期  |  上海博物馆藏

▲盂。是古代的盛食器,商至春秋时期。盂一般作圆形,侈口深腹,有兽首耳或附耳。铜盂最早见于商代晚期。商和西周初大多为中型,西周中晚期多为大型,春秋时已极少见。

△ 匽侯盂  |  西周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国家博物馆最重要的十大青铜器之一。1955年辽宁喀左出土, 高24.3厘米,口径33.8厘米,足径23.3厘米。盂口内壁刻有匽侯做饙盂5字铭文。

▲盏。盛食器。是楚国特有的一种食器,进入春秋后才出现。

△ 春秋铜盏  |  盛食器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失蜡法铸器。

▲鍑。炊煮用具,与风炉是浑然一体,它形似大口锅,不同处在于方形耳,底部稍微有点尖,类似肚脐眼。鍑在古代很兴盛,到了宋朝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 垂鳞纹鍑(煮茶用具)  |  春秋早期  |  上海博物馆藏

▲匕(食器的辅助工具)。古代挹取食物的匙子,长柄浅斗,体呈桃叶形。常与鼎、鬲同出,最早见于商代晚期。

△ 青铜匕  |  春秋  |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 青铜染器  |  西汉

染指调味品。此染器中的耳杯用来盛酱、盐等调味品,染炉用来使之加热,满足当时人们喜欢用较烫的调味品濡熟肉食用的习惯。

△ 青铜碳炉  |  春秋  |  安徽博物馆收藏

▲俎。古代祭祀时盛放牛羊的礼器,也可作供切肉小案子用。已发现的有商和春秋战国时期的。

青铜俎


 觥筹交错  |  曲水流觞

▲在中国古代有无酒不成礼之说,故酒是祭神享祖、礼仪交往、宴宾会客等活动的必备之物,酒器也就自然成为了礼器。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饮。爵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有流似雀啄,后有尾,腹下有细长足,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故而名之。爵、角、斝均为饮器,但形制有区别。角无柱,尾和流均呈三角形的尖端。斝的容量一般较大,有两柱而无流和尾。商末周初,出现觯,与爵组合一起,觥也是一种饮器,其形制有盖、有流、有鋬,下有方座或四足。作为饮器的杯、樽出现在战国中期,至汉而盛行。尊、卣相配套使用。方彝出现稍晚,也与尊相配合。一组尊,卣或尊,方彝,在古代是尊贵的酒器,尊贵之尊因此而来。战国以后大腹圆壶自名为锺,也是一种酒器。汉代方壶自名钫,扁壶在战国自名钾。有些储酒器内附有挹酒用的勺,勺为长柄,前端作杯状。禁也可称之为酒器,它是托在酒器下面的长方台座。

△ 宝鸡石鼓山出土青铜器

◎ 

也是礼器,代表不同等级。分为饮酒器和储酒器两类。

饮酒器主要有爵、角、斝、觚、觯(合称五爵)、觥。

储酒器主要有尊、方彝、壶、卣、瓿、罍、盉、缶。

◇ 饮酒器

▲爵。中国古代一种饮酒的容器。在商代和西周青铜礼器的考古发现中常见。

△ 爵  |  夏朝(二里头文化)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目前出现最早的青铜容器。采用复合范铸造而成,器流、尾较长,无柱,束腰,平底,镂空鋬,三足呈细锥状,器壁单薄,纹饰简单。通长14.5厘米、高13.5厘米、重0.75千克,1984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出土。

△ 乳钉纹管流爵(角)  |  夏代晚期  |  上海博物馆藏

△ 兽面纹爵  |  商代早期  |  上海博物馆藏

△妇好爵  |  商后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旅祖丁爵  |  西周早期  |  上海博物馆藏

▲斝。温酒的酒器,也作礼器,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由新石器时代陶斝发展而成。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酒杯,诸侯则用角。斝初见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形状似爵而大,然无流无尾,仅在口缘上有两柱,侈口较同类的爵要宽。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下有长足。斝作为礼器,常与觚、爵等组合成套使用。

△ 连珠纹斝  |  夏代晚期  |  上海博物馆藏

△ 兽面纹斝  |  商代中期  |  上海博物馆藏

△ 饕餮纹束腰袋足斝  |  商代中期  |  上海博物馆藏

△ 徙斝  |  商代晚期  |  河南省博物馆藏

▲角。是从爵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酒器,流行于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际。其用途与爵相同,亦是饮酒器。器型与爵相似,口沿无柱,流变形成与爵尾相同的尖形角状,商代和西周早期的角有盖。西周中期以后不复存。

△ 角  |  西周早期  |  河南省博物馆藏

▲觚。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初现于二里岗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 兽面纹觚  |  商代早期  |  上海博物馆藏

△ 铜觚  |  商  |  湖北省博物馆藏

△ 黄觚  |  商代晚期  |  上海博物馆藏

▲觯。古代传统礼器中的一种,盛酒用,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形似尊而小,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圆腹,侈口,圈足,形状小瓶,大多数有盖。这种形状的觯多为商代器。西周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春秋时演化成长身、侈口、圈足觯,形状像觚,自身铭文称为“鍴”而不叫觯。

△ 父乙觯  |  商代晚期  |  上海博物馆藏

△ 青铜鸮形觯  |  商  |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 储酒器

▲尊,今作樽。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尊常常做成动物的样子,有象、犀、虎、牛、羊、凤、怪兽等形状。

△ 四羊方尊  |  商代晚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方形,大侈口,长颈,鼓腹,高圈足。器腹饰有饕餮龙纹,纹饰精美,雕工精湛,具有商代铜尊的典型特征。腹部四角上都铸有一大卷角羊,每羊胸与尊腹合为一体,羊足铸在圈足上,而羊首羊角则凸出器表,尊的四个角部浮雕出极为生动的四条龙。羊角与头均为采用分铸法后,再与全体铸接在一起,颈部饰有蕉叶纹,此尊器制浑厚,造型雄奇精巧,技艺复杂,风格独树一帜,为商周青铜器中的奇珍。高58.3厘米、重达34公斤,1938年湖南省宁乡县出土。

何尊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年代:西周

文物信息:高38.8 口径28.8厘米 重14.6千克

出土信息:1963年陕西省宝鸡县贾村镇出土

馆藏地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何尊是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的一件青铜酒器,通高38.5厘米、口径29厘米、圈足底径20×20厘米,重14.6千克。尊器身呈椭方形,圆口外侈,通体饰四道透雕的扉棱,其造型典雅庄重,方圆相继,富有变化。尊上腹部饰以蕉叶纹和蛇纹,腹部及圈足饰饕餮纹,饕餮巨目利爪,粗大的卷角翘出器面;纹饰采用高浮雕与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繁缛华丽。

何尊是西周早期成王时的青铜器,其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记载了成王在其亲政五年时,于新建成的东都洛邑对其下属“宗小子”的训诰,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迁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证,起到了证实补史的作用,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铭文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中国”在这里的含义,是指西周王朝所辖领土,即“天下”的中心——伊河、洛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一个区域概念。

晋侯鸟尊/战国/山西博物馆

晋侯鸟尊乃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全器为昂首挺立的鸷鸟形。鸟有冠,双角,圆目,尖喙。细长鸟颈,腹腔中空,颈、头、喙相通,鸟背开小口设一小盖,盖有链条与虎形提梁相连。鸟足粗壮有蹼,鸟尾下下设一虎形支脚。通体浮雕翅翼,细刻羽毛,造型独特新颖,装饰富贵华丽,为晋国青铜器代表作品。

△ 龙虎尊  |  商淮夷时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距今3000多年历史,它体形高大,口沿广阔,鼓腹,高圈足,高50厘米,口径45厘米,重约20公斤。铸工极精,整体形成三层花纹。肩部以圆雕和浮雕相结合,塑造3条生动的蟠龙形象。腹部以三道扉棱为界,分隔3组相同纹饰,皆双虎食人之状。圈足平雕饕餮纹饰。整器工艺精湛,花纹线条洗练,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安徽阜南月儿河出土。

△ 三羊尊  |  商代晚期  |  故宫博物院藏

△ 妇好青铜鸮尊  |  商后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鸮尊是商代鸟兽形青铜器中的精品,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铜尊最早见于商代。鸮是古人崇拜的神鸟,商朝战神的象征。器身口内壁铸铭文妇好。高45.9厘米、口长径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2厘米、重16.7千克,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 盠驹尊  |  西周中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盛酒器。铸铭文105字,记述甲申日周王执驹,并赏赐两匹马驹,为纪其事而作。高32.4厘米、长34厘米、重5.68千克,1955年陕西郿县李村出土。

△ 牺尊  |  春秋晚期  |  上海博物馆藏 

高33.7厘米,长58.7厘米,重10.76公斤。

△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  战国至西汉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眼睛以蓝料镶嵌,头部右侧口有细管状流,遍饰嵌金流云纹,展现出犀皮粗糙厚重质感。1963年陕西兴平豆马村出土。

▲卣。古代酒器。商代跟西周时期盛行用来装酒。外观上大部分是圆形,椭圆形,底部有圈形足,周围雕刻精美的工艺图案。有盖和提梁,腹深,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圆筒形等,也作圆筒形,作鸱鸮或作虎吃人形等。通常商朝的卣多椭圆形或方形,西周则多圆形,又承商代形制演变出最有特色的是鸟兽形卣。

△ 青铜卣  |  商后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鈇卣  |  西周早期  |  陕西博物馆藏

通高36厘米,1971年陕西泾阳高家堡出土。在造型样式和纹样装饰上明显的带有商代后期青铜器的风格。

△ 提梁卣  |  春秋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湖南湘潭出土

▲瓿。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 妇好瓿  |  商武丁时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乳钉雷纹瓿  |  商代晚期  |  上海博物馆藏

▲罍。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的图案渐少,变得素雅。

△ 三星堆青铜罍  |  商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皿天全方罍  |  商代晚期  |  湖南省博物馆藏

迄今为止发现的体型最大、制作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方罍,被誉为方罍之王。器身高63.6厘米,器盖高28.9厘米。

△ 虎钮青铜罍  |  春秋·郑  |  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

▲盉。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与水浓淡的器具。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青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

△ 妇好青铜盉  |  商王武丁时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鸟形盉  |  西周  |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 兽面纹龙流盉  |  春秋中期  |  上海博物馆藏

△ 吴王夫差盉  |  春秋晚期  |  上海博物馆藏

▲觥。流行于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的酒器。器身呈椭圆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带盖,呈有角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形状。有的觥全身为动物形状,盖为兽头、背,器身为兽腹,足为兽腿。觥的装饰纹类似于牺尊、鸟兽形卣。和兽形尊不同的是,觥盖为兽头连接兽背的形状,流部为兽颈,用于倒酒。

龙纹兕觥/商代/山西博物馆

龙纹兕觥重约4.37公斤,约可容酒5~7公斤,通体呈龙形,前端为龙首,露齿昂翘,瞠目张角,龇牙咧嘴为流,两角粗壮上指,面貌狰狞。后端平截宽阔,背上有长盖,盖中置钮,器身口沿附有贯耳两对,下有长方形圈足,圈足四面中皆有缺口。盖面饰逶迤的龙纹,与前端龙首衔接,衬涡旋纹,使此器浑然一体。腹两侧以涡纹和云纹为衬托,主体纹饰为鼍(tuó)纹和夔龙纹,头向与龙首相反,动感十足。圈足则饰相对的夔龙纹。鼍即指扬子鳄,鼍纹在青铜器中极为少见

△ 后母辛青铜觥  |  商后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通高36厘米、长46.5厘米、宽12.5厘米、重8.5千克,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 青铜觥  |  商  |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 父乙觥  |  商代晚期  |  上海博物馆藏

盛酒器。高29.5厘米  长31厘米 底纵12厘米  底横16.7厘米  重4.8千克。

▲方彝。中国古代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长方形器身,带盖,直口,直腹,圈足。器盖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顶形,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个缺口。也有少数方彝下腹外鼓成曲腹状。方彝的盖与器身往往铸有4条或8条凸起的扉棱,全器满饰云雷纹地,上凸雕出兽面、动物等纹样,给人以庄重华丽的感觉。

△ 妇好青铜偶方彝  |  商后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户方彝  |  西周  |  上海博物馆藏

△ 盠(lí)青铜方彝  |  西周中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55年陕西郿县李村出土。

▲壶。古代盛酒器、盛水器和礼器。

莲鹤方壶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故宫藏高125.7厘米,河南藏高126.5厘米,重量均为64.28公斤,方口,长30.5厘米,宽54厘米

文物年代:春秋

出土信息:1923年在河南新郑李家楼春秋郑国国君大墓出土

馆藏地点:河南博物院/故宫博物院

莲鹤方壶1923年在河南新郑李家楼春秋郑国国君大墓出土,其主人可能是郑国国君子婴。莲鹤铜方壶共两件,现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

两件方壶,只是在高度上有细微的差别,故宫藏高125.7厘米,河南藏高126.5厘米,重量均为64.28公斤,方口,长30.5厘米,宽54厘米。壶身为扁方体,壶的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体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一圈肥硕的双层花瓣向四周张开,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昂首振翅,翘首望着远方,造型灵动。莲鹤方壶的整个装饰工艺中采用了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其精湛的工艺,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时代风貌,也展现了春秋时期郑国青铜铸造水平在当时独领风骚的一面。

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张口咋舌,承托壶身的器座为两只巨蜥,巨蜥和壶体上所有附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相互应合,在视觉上造成一种轻盈的动感。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郭沫若先生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战国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南京博物院


△ 饕餮垂叶纹贯耳壶  |  商代晚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种饕餮垂叶纹在已经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是仅此一件。贯耳,圈足,直圆腹,颈饰饕餮纹,颈下之上腹部饰垂叶纹,下腹光素,圈足施以斜角云纹。1965年绥德螺头村出土。

△ 颂青铜壶  |  西周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高51厘米。器颈内壁铸铭文21行152字,记述了周王册命颂之事。

△ 蔡侯申方壶  |  春秋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壶为蔡昭侯作器。盛酒或盛水器,盖上为镂空的莲瓣状装饰。长颈部两个大兽耳;腹部作十字分栏装饰。颈、腹部上半部有细小的蟠螭纹,底有4个动物形足。壶颈内侧有铭文6字:蔡侯申之用壶。高79.8厘米,口长18.5厘米、口宽18.3厘米 ,1955年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出土 。

△ 曾仲斿父青铜方壶  |  春秋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壶颈长,壶肩有两个伏兽衔环,体型扁方。盖上有高耸的莲瓣形装饰。颈腹饰环带纹,壶觞有曾游父自作器的铭文。壶盖上饰有精美的莲花瓣,为春秋青铜壶典型的造型。盖内壶内口内壁各有铭文大意为曾侯的次子父用好铜铸造了此壶。通高66厘米,上口长23.1厘米,1966年7月在湖北省京山县郑家河水库出土。

△ 镶嵌画像纹壶  |  战国早期  |  上海博物馆藏

△ 错金银鸟篆文青铜锺  |  西汉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战国后大腹圆壶自名为锺 ) 盛酒或盛粮器。高40.5厘米,968年河北省满城县汉墓出土。

▲钫。酒器,即方壶。战国末年改称钫,多为素面,流行于战国末期至汉代。造型为方身,长颈,大腹,圈足,带盖。少数器身有花纹,花纹不用铜器传统图案,多用菱形或三角形等几何纹饰。

△ 镶嵌几何纹钫(汉代方壶自名钫)  |  战国晚期  |  上海博物馆藏

△ 错银青铜钾(扁壶在战国自名钾)  |   战国

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瓴。古代一种盛水的瓶子,有成语:高屋建瓴。

△ 伯游父瓴  |  春秋中期  |  上海博物馆藏

▲禁。是承置酒器的案具,起于西周初年,灭于战国时代。因周人总结夏、商两代灭亡之因,均在嗜酒无度。禹可能是历史上最早提出禁酒的帝王,夏、商两代末君都因沉湎于酒而国家破亡。周鉴于此,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承置酒器的案具烙下中国第一个禁酒时代印痕——名曰酒禁。

淅川出土铜禁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重量95.5千克

文物年代:春秋晚期

出土信息: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县下寺2号楚墓

馆藏地点:河南博物院

云纹铜禁出土于淅川下寺2号春秋晚期楚墓,此墓虽然被盗挖,仍出土大型青铜礼器80余件,经过考证墓主人是楚庄王的儿子王子午(公元前558年为令尹,公元前552去世)。

云纹铜禁纹饰繁缛,工艺复杂,是我国最早的失蜡法工艺铸造的青铜器之一。十二条龙形附兽昂首鼓腹翘尾,头顶的冠饰与两旁的角饰都是浮雕透孔云纹,兽尾插着尾花。兽首面对禁面张嘴吐舌,舌头翻卷着至于禁面上边,其状像是眼睛在盯着禁上的美酒,垂涎欲滴。禁底有12个龙形兽支撑着禁身,挺胸凹腰。

▲缶。古代盛酒或盛水器。圆腹、有盖,身上有环耳;也有方形的。盛行于春秋战国。

△ 楚高青铜缶  |  战国楚国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栾书青铜缶  |  战国·楚国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目前所见最早的一件错金铭文青铜器。盛酒或盛水器。通高40.5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17厘米。

△ 错金铜舟  |  战国·韩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酒具。高8厘米、口长17.1厘米、宽12.3厘米, 1965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出土。


 奉匜沃盥  |  明鉴古今

◎水器

盥洗之用。大型水器有鉴、盘;普通水器有匜、盂、盆等,缶、瓿是春秋时期少量出现。鉴是重要的水器之一,一种大盆,有三种用处:盛水用以洗浴;贮水籍以照面;用来装冰,即《周礼》所说的冰鉴。水器之中最常见的是盘,匜。西周中叶以前盘与盉相配合,西周晚期盘与匜配合使用。

▲鉴。盛水器,用于盛水照面或冰镇食物。体形巨大的鉴多用作礼器或陈设器。

△ 青铜冰鉴  |  战国早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战国冰酒器。国家一级文物。鉴身的四面和四棱上,共有八个拱曲的龙形耳钮,钮尾均有小龙缠绕,又有两朵五瓣小花立于尾上。外观新颖别致,奇特精美,冷热藏酒,功能兼备!双层的方形器皿,中有方壶,上有镂孔盖,鉴、壶之间可置冰,是我国最早的冰箱。四足兽、八龙耳,八接檐,蟠螭纹、勾连云纹,异常精美!上置长柄铜勺。铸造技艺精湛,失蜡、镶嵌、镂雕、浮雕俱全。极具艺术珍藏价值!长宽均为76厘米、高63.2厘米,1977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 吴王夫差鉴  |  春秋  |  上海博物馆藏

此器敞口,方唇,折沿,束颈,深鼓腹,平底。颈部两侧有兽首衔双环耳,两耳间的口沿装饰有浮雕伏虎,虎弓身曲体攀在器口作探头状。器身装饰有三道繁密的蟠虺纹,最下饰三角纹,内饰蟠虺纹。腹内铸有铭文2行13字:攻吴王夫差择厥吉金,自作御监。高44.8厘米、口径76.5厘米、重60千克,传河南省辉县琉璃阁出土。

▲盘。商代至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以盘承接。小的盘也盛水用以洗手洗脸,大的盘也用以洗浴。

散氏盘/西周/台北故宫

散氏盘又名“矢人盘”,是西周历王时期重器。清乾隆初年陕西风翔出土,曾藏于乾隆内府。以其长篇铭文著称于世。散氏盘铭文铸于盘内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是一件风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书法浑朴雄伟,字体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四大国宝之一的西周散氏盘,原藏清内府,与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盘并称四大国宝,原拓本极珍罕,海内学者争求而极难得。

曾侯乙尊盘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盘高24厘米,宽57.6厘米,深12厘米

文物年代:春秋战国

出土信息:1978年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

馆藏地点: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尊通高33.1厘米,口径25厘米,重约9公斤;曾侯乙盘通高24厘米,口径57.6厘米,重约19.2公斤。全套器物通高42厘米,口径58厘米,重约30公斤。
曾侯乙尊盘装饰纷繁复杂,铜尊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颈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铜盘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盘内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
尊与盘内有相同铭文七字“曾侯乙作持用终”,意思是曾侯乙永久享用。然而,盘内铭文“乙”之下,很明显的可以看到打磨的痕迹,原文是“曾侯舆作持用终”,这位曾侯與就是曾侯乙的祖父。
同一件青铜器上先后出现两个器主的名字,是因为器物的归属发生变化。有研究推测,可能是这件尊盘实在是太过精美,在当时是稀世珍宝,曾侯乙才不惜据为己有。
尊盘通体用陶范浑铸而成,尊足等附件为另行铸造,然后用铅锡合金与尊体焊在一起。尊颈附饰是由繁复而有序的镂空纹样构成,属于熔模铸件。
其出土时尊置于盘上拆开来是两件器物,极其别致。尊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玲珑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纹,形似朵朵云彩上下叠置。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配,和谐又统一。
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伏兽,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构成,兽沿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长舌垂卷如钩。尊腹、高足皆饰细密的蟠虺纹,其上加饰高浮雕虬龙四条,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盘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饰蟠虺纹,与尊口风格相同。四耳下各有两条扁形镂空夔龙,龙首下垂。四龙之间各有一圆雕式蟠龙,首伏于口沿,与盘腹蟠虺纹相互呼应,从而突破了满饰蟠螭纹常有的滞塞、僵硬感。尊和盘上均有铭文显示,其为曾侯乙生前用器,故专家们将其命名为曾侯乙尊和曾侯乙盘,合称曾侯乙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

虢季子白盘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 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铭文111字

文物年代:西周

出土信息:清道年间出土于宝鸡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虢季子白盘,形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

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

体积硕大的虢季子白盘以端庄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彰显出2800多年前的西周古韵。刻在铜盘上的铭文“史诗”,成了春秋后世仿效的典范,让后人领略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简约质朴的绝妙之处,为研究诗文艺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墙盘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年代:西周中期

文物信息:通高16.2厘米,口径47. 3厘米,深8.6厘米

出土信息: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1号西周窖藏出土

馆藏地点:宝鸡周原博物馆

墙盘也称史墙盘,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其先祖而作的铜盘,因作器者墙为史官而得此名。盥洗器,此盘造型规整,纹饰精美,敞口,浅腹,圈足,腹外附双耳;腹部饰凤鸟纹,圈足部饰两端上下卷曲的云纹,全器纹饰以云雷纹衬地,显得清丽流畅。盘内底部刻有18行铭文,共284字,记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的家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长的一篇铜器铭文。

铭文首先追述了列王的事迹,历数周代文武、成康、昭穆各王,并叙当世天子的文功武德。铭文接着叙述自己祖先的功德,从高祖甲微、烈祖、乙祖、亚祖祖辛、文考乙公到史墙。颂扬祖先功德,祈求先祖庇佑,是典型的追孝式铭文。

人们从微氏家族的发展史中,可看出周王朝对殷商遗民采取的政策。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家村出土。盘铭也是一篇很漂亮的书法作品,其文体爱用简明整齐的四字句式,这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带有较明显骈文风格的铭文作品。

史墙盘的铭文是迄今所发现的金文中价值最高的铜器铭文之一,其字数虽次于毛公鼎、小盂鼎、散氏盘等,但内容则应远在上述诸器之上。它不仅在史学、青铜器断代方面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在文体结构、修饰手法以及丰富、华丽的词汇方面,也都有很突出的特点。

关于史墙盘的铭文,李学勤先生曾释文如下:

曰古文王,初和於政,上帝降懿德大,匍有上下,䢔受萬邦。圉武王,遹征四方,達殷㽙民永,不鞏狄虘,伐屍童。憲聖成王,右绶剛,用肇徹周邦。康王,兮尹意宖魯邵王,廣楚荊。隹南行。穆王,井帥宇誨。寧天子,天子文武長刺,天子無匄。祁上下,亟慕,吳亡昊。上帝司夒,尣保受天子令,厚福豐年,方亡不窋見。青幽高且,才微霝處。武王既殷,史勅且乃來見武王,武王則令周公舍,於周卑處。乙且,匹氒辟,遠猷心子。明亞且且辛,毓子孫,多孷,角光,義其烟祀。文考乙公,,屯無誎,辳嗇戉隹辟。孝友,史墙夙夜不窋,其日蔑历。弗敢抯,對揚天子丕顯休令,用乍寶彜。刺且文考,弋受爾。福褱錄,黃耇彌生,龕事氒辟,其萬年永寶用。

《史记》的可信性;它,以及与它一起出土的青铜器被誉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对西周历史研究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西周逨盘/西周/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西周逨盘,通高20.4厘米,重18.5公斤,口径53.6厘米,衔环的兽首两眼圆睁,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之感。千百年来逨盘的4只兽足默默地驮负着西周王朝及单氏家族厚重的历史。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器身斑驳的锈迹是它年代久远的见证。气势恢弘的长篇铭文使它成为“中华第一盘”。

蟠龙纹盘/商后期/台北故宫

高16.3公分,口径43公分,腹深7.5公分,

足高8.2公分,重5240公克

盘面蜷伏一龙,龙首正居盘心,突起于盘面,为晚商典型的兽面;盘面边缘则环绕以夔纹、鸟纹、鱼纹,整体风格庄重古雅。在铸造痕迹的遗存方面,圈足内部与器底相接处有六条加强筋,以加固强圈足与器底的接合。圈足上有三个方孔,正与范线位置相应。根据研究,足孔是因为在块范铸造的过程中,为了固定上下两块芯土的位置而产生,商早期的圈足器普遍有足孔,直到商晚期晚段以后才解决悬浮芯土的问题。

▲匜。是中国先秦时代礼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礼,洗手所用。周朝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

△ 齐侯子行青铜匜  |  春秋·齐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国家一级文物。匜底内铸铭文三行15字。高21.5厘米,流长42厘 米,重4.7公斤,1977年山东临朐出土。

△ 鸟形青铜匜  |  春秋·燕国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盆。古代主要用于盛水,但出土青铜盆的铭文却表明它主要用于盛食,应是兼可作盛食或盛水的器物。它是西周较晚时期才出现新型的食器,盛行于春秋时期。

△ 交龙纹盆  |  春秋中期  |  上海博物馆藏


 金声玉振  |  礼乐颂歌

◎ 乐器

乐器主要有钟、镈、铙(钲)、鼓、錞于、铃、铎、句鑃等。青铜制乐器的种类较多,最早的莫过于距今四千年前后的铜铃。其他如铙、钟、镈、鼓、錞于商代后期才流行起来。饶,流行于商代晚期,它的口朝下,上面有长甬,甬端置立于木制的器座上,演奏时,用木锤敲击器口的中间部位。饶可分两种,一种是独立的,器形较大,有的重达150余公斤;另一种有五、三件大小不一,代表不同音阶的饶构成编饶。饶被倒置过来,悬挂起来演奏,以得到更为清澈的音响,这就是钟。编钟的件数逐渐增多,能奏出复杂的乐曲。甬钟在悬挂起来时,是前后倾斜的。而鎛是一种平口的钟形乐器,是用环形的钮悬挂的,挂起来时,位置垂直,和甬钟不同。铜鼓在中原一带罕见,西南地区的大量铜鼓,是秦汉以后的,但地域色彩极浓。

曾侯乙编钟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总重2567公斤,长钟架长748厘米,高265 厘米;短钟架长335厘米,高273厘米

文物年代:战国

出土信息: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馆藏地点:湖北省博物馆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它用浑铸、分铸法铸成,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

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晋侯稣钟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最大者高52厘米,最小者高22厘米 ,全套共16枚

文物年代:西周厉王

出土信息: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

馆藏地点:分别收藏于山西博物院(2件)和上海博物馆(14件)

因随葬于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第七代晋侯稣的墓中而得名。全套钟可分为两组,每组8件。共十六件,可分为两组,每组八件,其中十四件曾被盗连出境,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古玩肆中发现此套编钟14件,并抢救回归。后山西晋侯墓考古发掘出土了残存的2件小编钟,形制与14件晋侯苏钟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以连缀起来,证实上博从香港抢救回归的14件钟与此次发掘出土的2件钟原出同墓,此套完整的编钟数目应是16件。

第一组 为大钟,纹饰浅而细,第二组为中小型钟,纹饰深而阔。并且从造型上来讲两组也有细微的差异,研究者认为它们虽并非同时铸造,但音律却非常和谐。钟上铭文为利器刻凿而成,笔画转折处要分四五刀或是五六刀的接连刻凿,笔道才能连起来,刀痕至今非常明显。

更重要的是,经过除锈处理后,刻凿在这16枚钟上的文字竟然可以连读!355个字的铭文完整地记录了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稣率兵随周王巡视东土、征讨叛乱部落,并立功受赏的事。而这是我国浩瀚的古代史籍所没有记载的。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此外铭文中多种记时历日对西周的断代研究也有重要价值。 这是现如今我们第一次发现将近3000年前西周的器物上出现刻于其上的铭文。

稣钟发现之后,专家们配置了不同硬度的青铜利器在青铜上刻凿文字,都以失败告终。这说明早在距今3000年的西周时期,山西人已经制造出了像钢铁一样坚硬的工具在青铜器上刻字。这是一套改写中国冶金史的宝贵资料! 如今,晋侯稣钟作为中华珍宝,14枚藏于上海博物馆,2枚藏于山西博物院。

△ 宗周钟  |  西周晚期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编钟  |  西周周穆王时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铜鼓是中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是中国艺术宝库中之瑰宝。

△ 蛙饰鼓  |  东汉  |  上海博物馆藏

△ 透雕蟠龙鼓座  |  春秋晚期  |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常将它和编钟、编磬配合使用。其特点是环钮、平口、器身为椭圆形或合瓦形。

△ 青铜镈  |  春秋·齐  |  国家博物馆藏

通高65厘米,鼓间34.5厘米,铣间44厘米,1870年山西荣河后土祠出土。

▲铙。打击类乐器, 是用来指挥军队进退及祭祀和宴乐的器具。《周礼》中说“金铙以止鼓”。被称为“大铙”的青铜器更高大厚重,多出于南方地区,可以奏出雄浑洪亮之音。祭礼之后常就地埋葬。

△ 青铜大铙  |  西周  |  福建省博物馆藏

镇馆之宝。福建出土的最大的青銅器,1978年建瓯小桥公社阳泽大队黄科山出土。

△ 虎纽錞于  |  战国晚期  |  四川省博物馆藏

巴文化最具特征性的青铜乐器,其通体完整,音质优良,造型厚重,形体特大,有“錞于王”之誉。


 秉旄仗钺  |  群雄逐鹿

◎ 兵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最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最先用于制作兵器。古代青铜兵器种类较多,主要有:钺、刀、剑、戈、矛、铍、镞、殳、弩机、甲胄等。

▲钺。一种古代的兵器,虽具备杀伤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仪卫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权力象征物是权杖,中国是钺。在原始社会时期,钺为成年男子的象征。君王用钺象征征伐。

△ 獸面紋鉞  |  商後期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亚丑钺  |  商代  |  山东省博物馆藏

正反两面铭亚丑二字。通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1965年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

△ 象首钺  |  西周早期  |  上海博物馆藏

△ 宋公栾青铜戈  |  春秋·宋国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6字错金鸟篆体铭文为宋国国君宋公栾所造。长22.3厘米,1936年安徽寿县出土。

△ 兽面纹戈  |  战国  |  上海博物馆藏

△ 豹纽矛  |  西汉  |  上海博物馆藏

△ 人头形铜钩戟  |  西周  |  甘肃省博物馆藏

人头形,颈部有椭圆形銎,援基饰一牛首,阴刻牛头形徽识。宽23厘米,高25.5厘米,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

△ 越王勾践剑  |  春秋晚期越国  |  湖北省博物馆藏

被称为天下第一剑。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0.1毫米的铬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早在2500年前就有这种防锈技术,令人惊叹。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 青铜铍  |  秦  |  陕西秦俑坑中出土

△ 目雷纹刀  |  商代晚期  |  上海博物馆藏

△ 圆柱纹刀  |  西周早期  |  上海博物馆藏

△ 错金银青铜弩机  |  西汉  |  南京博物院藏

△ 矢镞  |  战国  |  湖北省博物馆藏

△ 殳  |  战国  |  湖北省博物馆藏  |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 兽面纹胄  |  商代晚期  |  江西省博物馆藏

秦杜虎符/战国/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战国《秦杜虎符》。此错金虎符,为左半符,是1967年在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发现的,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高4·4厘米,长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颈有一小孔,虎作走动形,昂首,尾端卷曲。虎符上有错金铭文9行40字。杜虎符铭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且保存完好,特别是40个错金字,做工精致,笔画优美,反映了中国古代错金工艺的高超水平。

【原文】

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土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

△ 鎏金铜虎符  |  汉  |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宝马雕车  |  驰骋千年

◎ 车马器

铜车马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年代:秦

出土信息:1980年12月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封土西侧出土

馆藏地点:秦始皇陵博物院

秦铜车马一组两乘,因年代久远,两乘车出土时破碎成3000多片,经过近8年精心修复,1989年陈列展出。两乘铜车马一为“立车”,一为“安车”,均为古代单辕双轮车,并按秦代真人车马1/2比例制作。铜车马整体用青铜铸造,使用金银饰件重量超14千克,由3500余个零部件用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 。通体施以彩绘,有云纹、几何纹、夔龙纹等图案,红、绿、紫、蓝等色彩艳丽丰富。

秦铜车马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 错金银马首形铜辕  |  战国·魏  |  车辕饰件

△ 鎏金龙马铜当卢  |  西汉  |  济南市考古所藏

铜奔马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34.5厘米,长 45 厘米,宽13 厘米,重约7.15公斤

文物年代:东汉

出土信息:1969年甘肃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

馆藏地点:甘肃省博物馆

铜奔马更耳熟能详的名字是“马踏飞燕”,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该墓为东汉末 期镇守张掖的张姓将军及其妻的合葬墓。据推断,该墓下葬时间在186—220年间,即东汉末年。“马踏飞燕”造型生动,比例准确,形象矫健俊美,一直受到广泛重视,令众多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叹为观止,被视为中国汉代青铜雕 塑艺术的优秀代表,是古代技艺高超的铸造业的成果。


◎ 杂器

长信宫灯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通高48 厘米,重15.85千克

文物年代:西汉

出土信息: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出土

馆藏地点:河北博物院

长信宫灯,出土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铜制,通体鎏金,灯体中空,外形是一宫女跪地执灯。宫女左手执灯盘,灯盘可转动,便于调节灯的亮度和照射方向。宫女右臂高高举起,垂下的袖管成为灯罩。最为突出的设计是它蕴含的环保理念,由于古代青铜灯多是用动物油脂为燃料,燃烧后会产生炭粒和灰烬,长信宫灯在使用时,烟尘能够随着热空气的推动徐徐上升,沿宫女的袖管不断进入中空的灯体内,逐渐冷却在灯体内部形成烟灰,避免了室内空气污染。

整件灯由分铸的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六部分组成,便于拆卸组装,但是结合起来却天衣无缝,清扫积攒在内部的烟灰时极为方便。

长信宫灯上宫女的发式是汉代女子的挽髻,类似于今天的盘头。头上戴有头巾,叫巾帼,两侧垂带。后来巾帼又被作为女子的代称,如“巾帼英雄”,“巾帼不让须眉”等。宫女穿的服装,紧窄合体,长可拖地,下摆像喇叭状,走路时不露脚。衣袖宽大,袖口镶边。衣领部分的交领很有特色,领口很低,露出里面的衣服。这种女子的服饰在汉代之后的两千多年间,尽管衣服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汉代服饰最初的样式,影响深远。宫女的坐姿身材挺拔,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目视前方,这种“危坐”的坐姿,展现了汉代端庄、肃穆、谦恭的礼仪风范。

青铜神树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树干残高359 通高396厘米

文物年代:殷商时期

出土信息:1986年三星堆祭祀坑出土

馆藏地点: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共出土八棵,其中最大的是一号铜神树。其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采用分段铸造法铸造,使用了套铸、铆铸、嵌铸等工艺,树干顶部及龙身后段略有残缺。

在中国迄今所见全部青铜文物中,这株神树是形体最大的一件。铜树底座呈穹窿形,其下为圆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边三角状镂空虚块面构成,三面间以内擫势的三足相连属,构拟出三山相连的“神山”意象,座上铸饰象征太阳的“☉”纹与云气纹。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果枝上立神鸟,全树共二十七枚果实,九只鸟。树侧有一条缘树逶迤而下的身似绳索相辫的铜龙。

这棵青铜虽最上面残缺, 仍高达.3 9 米。树下部为圆形底盘,用三叉支架交成为一个山形树座, 上面绘满云气纹;挺拔的树干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每枝上立一鸟,枝端各有一桃状果,三层枝干中又各有一枝分为两权,结两果;在树干的另一侧有四个横向短梁, 将一条身体倒垂的龙固定在树干上, 龙头上昂, 前足支撑在底座上 。而在另一棵残缺更多的青铜树的底座上,象征三条树根的斜撑之间各有一个跪坐的人像, 双手前伸,作献祭状。在这些体形巨大的青铜树上,有的有“ 龙” 这种神物, 有的有跪坐的人像,这可能是一种宗教仪式,,因而它们是具有某种神性的神树,一般称之为“ 青铜神树” 。

不过这棵经复原后有着“ 一龙十鸟” 的青铜树更应该叫做“ 太阳神树” ,因为它首先体现的是“ 十日神话” 和“ 金乌负日” 等太阳神崇拜和神话传说。“ 太阳神树” 极富象征意义, 其神秘的“ 一龙十鸟” 的造型, 形象地显示出古蜀时期的有关日、鸟、天、龙、树等自然、图腾崇拜的宗教寓意和神话色彩,它所体现的科学内涵也极为丰富,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历法等科学知识的体现。

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36.2厘米、边长47.5厘米,重18.65公斤

文物年代:战国

出土信息:1977年河北平山县三汲村中山王墓出土

馆藏地点:河北省博物馆

方案的基本结构为:漆木案面,铜质底座。但因在墓内经历千年,木质面板早已腐毁,仅留存铜质底座,故此称之为铜方案座。又因其底座造型主题为四龙四凤,周身装饰有错金银花纹,因此学界称之为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

铜方案座,通高36.2厘米、边长47.5厘米,重18.65公斤。方案座的精美奇巧之处,全在于其模拟动物之造型,将龙、凤、鹿三种动物的自然形态与案座的实际功用有机结合起来,既栩栩如生又方便实用,因此成为中山国青铜器的标志性作品。

铜方案座的造型设计奇巧,主体由四龙与四凤纠缠结合而成。四龙昂首承托方形斗拱,其上即为方案面板之框。斗拱承托案框,当为模仿当时木构建筑之形,因此是战国木构建筑样式的绝好实证。四龙形态均作双翼双腹,翼腹后掠收缩,盘环纠结于中央,状如半球形成底座核心。而龙腹则又呈弧形延长,反甩于龙首之后,状如倒钩形并与相邻龙腹交叉结环。四龙之间插有四凤,其正位于相邻双龙的后掠反甩结环处,凤翼与龙腹及翼缠结在一起。凤首扬起,鸣叫声声,引颈欲飞。四龙之足与四凤之尾下踏于圆环形托盘之上,托盘则由四只蹲卧的梅花鹿承托。

四龙四凤四鹿等十二只动物造型巧妙联结,疏密适宜,其中最令人赞叹的当属龙凤组合造型的设计。四龙四凤均昂首独立前伸,翼腹则后掠纠缠成团,前扬后抑,外张内敛,主次分明。龙凤傲首英姿焕发堪当承托重负,翼腹纠结团簇正可稳固基础。整体总观方案座的造型,犹如四龙四凤配合默契的团体艺术之舞,姿态优雅,张弛得当,动静相宜,精致细腻。正是因此造型设计的匠心独具,四龙四凤铜方案座当之无愧成为中国古代青铜造型艺术的经典作品。

除了造型设计的奇妙精巧外,四龙四凤铜方案座的铸造工艺也堪称一流。方案座系由青铜铸造而成,结构繁复,装饰华丽。制作工艺采用分铸、嵌接、焊接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表面又施以错金银装饰技法。根据冶金工艺学研究,方案座由78个部件构成,经由22次铸接和48次焊接等繁多工序,按照预定步骤和层次,精心铸造连接而成。案座表面装饰错金银花纹,更是中山国铜器流行的技法,金银镶嵌相间构成图案,并与铜质底色相映成辉。如此繁复的制造工艺,代表着战国时代金属冶铸技术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山国文化的一个耀眼亮点。

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铸造工艺,四龙四凤铜方案座均属精湛上乘之作,因而它应该是商周以来青铜器制造工艺的集大成者,堪称战国青铜器工艺的巅峰作品。

摇钱树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长32 宽26.6 座高47 通高198厘米

文物年代:东汉

出土信息:1990年绵阳何家山2号汉墓出土

馆藏地点:四川绵阳博物馆

1990年在四川省绵阳市何家山二号汉墓出土,通高198厘米,是迄今出土摇钱树中最大的一株。整体保存十分完整,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二十九种部件衔接扣挂而成。基座为红陶质,树用青铜浇铸。

这颗树冠可分七层,顶层饰凤鸟为树尖;其下二层的干与叶合为一体,饰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图案;下部四层插接二十四片枝叶,向四方伸出。饰老首、朱雀与犬、象与象奴、朱雀与鹿以及成串的钱币等图案。

树杆直径约1厘米,叶片最长约15厘米,最短为10厘米,每片树叶厚约2毫米,树高度应在1米左右,为三向八枝。所谓三向,即为摇钱树枝杆被分为三层共八片枝叶,呈对称分布。 特别有意思的是树杆上有造像,高约5厘米,宽约2.5厘米。两侧各有一条飞老,老长约6厘米。人像站立状,身着袍衣,双手下垂合于腰前,整体造型美观而大方。 细看枝叶,每两片为一对,有如芭蕉叶的,叶片上铸有圆形方孔钱,每钱相互连接,铸有一人作弯腰伸臂捡钱状,叶片外侧四周犹如太阳的光芒,延生出许多长短不一的万缕细丝;有如椭圆形的,一头为乒乓球大小的圆环,两侧铸有飞老,老头顶着钱币,两老之间用钱币连接,叶片外侧如同刺猥般的短刺所包裹。

齐王墓青铜方镜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镜长115.1cm、宽57.5cm、重56.5kg

文物年代:西汉

出土信息: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公社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出土

馆藏地点:淄博市博物馆

这件铜镜长达1米多,而厚却只有1厘米多一点,因而其铸造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而且,这种方形铜镜在当时属于异形,我们知道,常见圆形铜镜铸造工艺规律性较强,但是异形铸件较之常见形状厚壁铸件的铸造工艺难度则更大一些,往往更需要依赖工匠丰富的铸造经验。

齐王墓青铜方镜背部有五个环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这件大型铜镜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撑,镜背面和边上的钮可能就是与柱子和座子固定时用的。

镜背拓片

尤为特殊的是铜镜背面的龙纹图案,龙身卷曲,张嘴吐舌,栩栩如生,线条自然流畅,极为生动活泼。龙纹是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早期流行的纹饰,此镜背面纹样对流行图案做了改造,与长方形镜体相得益彰,可谓匠心独运。

铜屏风构件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共五件

文物年代:西汉

出土信息:1983年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

馆藏地点: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1983年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现藏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了近千件文物,这五件铜屏风构件就是其中较为精美的部分,其中铜托座三件、铜顶饰两件:具体包括朱雀屏风铜顶饰、双面兽首屏风铜顶饰、人操蛇屏风铜托座、蛇纹屏风铜托座各一件,以及蟠龙屏风铜托座一对。
朱雀屏风铜顶饰,立于屏风两侧转角的顶上,全高26.4,朱雀双翅宽24.5厘米。朱雀昂首展翅,站立于方座之上。整个饰件通体鎏金,自颈以下及双翅遍刻鳞片状羽饰。朱雀头顶上有管状的插座,推测是用来插雉鸡羽毛的。
面兽首屏风铜顶饰。位于屏风顶部上方中间位置,高16.7,宽56.3,厚仅4厘米。整器通体鎏金,呈双面兽形,两面造型一致。铜兽双目圆突,张口露齿。铜兽的头顶伸出双角,两眉和耳后鬓发飘向两边,下鄂两侧伸出插榫,以固插在屏风顶横枋上。铜兽的正中和两侧各伸出一根圆管形插座,为插入雉羽作为饰品。
操蛇屏风铜托座,为屏风右翼障的下转角构件,通高31.5、横长15.8厘米。通体鎏金,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为两个大小相同的扁长方套筒组成的活页,可作90度展开,下半部为力士托座。力士身着右衽褐衣,短裤,跣足,为典型的南越人装束。尤为突出的是力士口中咬着一条两头蛇,双手也各操一蛇,双足跪坐夹住一条,五条蛇相互绞缠,形象逼真。器物造型取自“越人操蛇”的传说。

△ 错金银博山炉  |  西汉  |  河北省博物馆藏

博山炉,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山峦起伏,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一件举世闻名的珍宝。1968年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

△ 诅盟场面贮贝器  |  西汉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圆雕立体人物127人,滇王杀祭诅盟典礼。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西汉杀人祭柱场面铜贮贝器  |  西汉  |  云南博物馆藏

盖子上竟然密密麻麻雕铸着的52个小人栩栩如生有的是双臂反绑、身带枷锁的裸体人有的是乘坐在轿子上的贵族妇女,而又的则是手持巨斧的刽子手,这件器物表现的是宰杀奴隶祭祀天神的血腥祭祀活动,每个小人的表情都极为写实让人看了心头凌然一寒专家们为此将其命名为“西汉杀人祭西汉杀人祭柱场面铜贮贝器”。柱场面铜贮贝器”。

△ 五牛铜枕  |  西汉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青铜大立人像  |  商  |  三星堆博物馆藏

世界铜像之王。是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重约180公斤,三星堆遗址 一号祭祀坑出土。

△ 三星堆凸目铜面具  |  商·蜀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祭器

△ 夔纹奁  |  西周

奁。放梳妆用具,也用于盛食。盛行于汉代。

西汉彩绘人物车马镜/西汉/西安博物馆

西汉彩绘人物车马镜,直径27.5厘米,是以“出行”“狩猎”为主题的彩绘镜,描写了西汉贵族恣情享乐的生活场景,出自西汉帝都。西汉彩绘人物车马镜形制圆形,弦钮,圆钮座,座底涂有朱红色,钮为三轮覆瓦纹,镜背饰红、绿、黑四色彩绘。图案分内、外区,镜内区淡绿色底上绘云气纹,间以红色花卉;外区朱红色云纹底,上绘四个圆璧形图案,其间绘有树木花草及人物车马,似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2013年8月19日,西汉彩绘人物车马镜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 错金银狩猎纹镜  |  战国  |  日本永青文库藏

照面用具。直径 17.5厘米,河南洛阳金村出土。

△ 鏡  |  西汉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镀金银带钩  |  战国  |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 作册般青铜鼋  |  商后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鎏金熊形铜镇  |  西汉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压席用具

△ 兔形铜水盂  |  西汉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文具

△ 楊臨信印鎏金辟邪钮  |  汉

△ 铜权  |  秦代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 量  |  度量衡  |  秦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商鞅方升/战国/上海博物馆/

高2.32厘米,通长18.7厘米,容积202.15毫升,呈长方形,直壁,后有长方形柄,外侧有铭文三十二字。商鞅方升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左壁刻:“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器壁与柄相对一面刻“重泉”二字。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右壁刻“临”字。“重泉”与左壁铭文字体一致,应是一次所刻,而“临”字与底部诏书为第二次加刻。可知此器初置于“重泉”(今陕西蒲城),后转发至临地。《史记·秦本纪》:孝公“十年,卫鞅为大良造”。铭文中的十八年,即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此器正是商鞅任大良造八年后督造的。第一次刻铭的大意是,孝公十八年,齐国派遣了由卿大夫多人组成的使团,到秦国商讨有关重大事项。这年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商鞅监制了标准铜量器,容积为十六寸又五分之一立方寸。为了记录两国间的这次外事活动,同时也在方升上刻铭为证。“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即以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定为一升。说明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已经运用“以度审容”的科学方法,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字运算和器械制造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成就。

△ 传世错金铜币  |  汉王莽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青铜铲  |  商后期

△ 康侯青铜斧  |  西周周成王时期

△ 兽面纹臿  |  战国  |  上海博物馆藏  |  今称锹

(0)

相关推荐

  • 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青铜器,曾被30元卖到废品站

    "中国"这个名词,最早记录在哪里?国宝"何尊"上有答案 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周成王五年为贵族"何"所作,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 ...

  • 商周重器 礼乐发端(下)——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随想(四)

    文物导览 青铜器上记历史,金文应运而生: 记录战争--利簋记着武王伐纣,虢季子白盘记着荣耀战功: 记录政事--大盂鼎记着周康王语录,盠方彝记着西周职官编制,王子午鼎记着施德政于民-- 青铜保温箱,美观 ...

  • 罍霝甑斝簠觯甗,青铜器的名字

    去年在国内逛了很多博物馆,到了夏商周礼器的片区,常遇到许多生僻字. 那字长得就像一个青铜器,极为生动有趣.有些博物馆好心的标出来了,有些则没有,常有人看得一脸懵~ 喏,我呕心泣血整理出来了.有些字生僻 ...

  • 湖北禁止出境文物(四)战国曾侯乙青铜尊盘

    也许只有灿烂银河里的繁星,才能如此繁复和瑰丽.曾侯乙尊盘,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2002年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文物名录. 尊盘由尊和盘组合而成,全套器物通高42厘 ...

  • 呦呦鹿鸣,周野之藏

    2012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村民在挖地基时偶然发现了青铜器.文物部门遂即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发现了大量青铜器,被评为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批墓葬年代为商末周初,出土文物体现了历 ...

  • 中国青铜器邮票大全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5

    281. 白玉镂空福寿方形牌 明 长5.7厘米 宽4.5厘米 1982年西安市征集 西安市文物局藏 长方形镂空牌中部一'寿'字,其旁有蝙蝠飞翔,以串枝叶.梅花.竹叶衬托,外围竹节形方框.寿字为长寿吉祥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6

    300-301. 青玉环把有盖樽 明晚期 通盖高10.5厘米 口径6.8厘米 1962 年北京小西天师范大学施工时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杯体圆,由器和盖两部分组成.盖顶正中有一圆形平顶纽,上饰水涡纹,纽 ...

  • 中国地图大全(很好的素材图)

    地理521 公众号ID: yhf511520 (温馨提醒:由于微信改版,打乱了发布时间,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及时看见文章的推送,可将"地理521"设为星标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文章的推送哦 ...

  • 钧魂分享:日本泉屋博古馆分馆“金文中的中国青铜器”特展巡礼

    日本泉屋博古馆分馆 "金文中的中国青铜器"特展巡礼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理事,爱好古陶瓷/青铜器/金银器研究:热衷于古代艺术品收藏. 2019年11月,在东京,泉屋博古館 ...

  • 中国知识大全找齐了(4)

    中国知识大全找齐了(4)

  • 中国玉器大全(清)1

    中国玉器大全(清)1

  • 中国玉器大全(清)2

    21.22.和田玉兽面纹盖碗 清乾隆 高 12.4厘米 口径 17 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略有白色斑.圆形,撇口,平盖顶,盖中部凸起环形纽,缘纽琢一周菊瓣纹,菊瓣层层叠压.盖面琢变形兽面纹及云纹. ...

  • 中国知识大全63集,每一集都是经典!

    说故事,读人性,悟智慧! 读时事历史,揽天下风云!  润之思想宣传队诚邀您加入! 点击关注并置顶公众号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 每一集都是经典!赶紧存在手机里,也给朋友们看看吧! 1.三教:儒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