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见识!
人们的见识总要受处境的限制,这种限制既不知不觉,又牢不可破。
—— 王小波
01
我成长在农村,耳闻目睹过很多类似的“小镇做题家”。
他们学习非常努力,也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根据自己想当然或者亲戚朋友“不靠谱”的建议随便选了一个专业。
毕业后,听从父母、亲戚的建议,考取了一个偏僻县城的公务员……
这时,小镇做题家们赫然发现,靠努力和汗水换来的好学校并没有让他们脱胎换骨、逆天改命,
甚至还不如三本大专毕业的同龄人,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02
以我自己的成长经历,长大成人之后,你一生中最重要的判断,打工还是创业、选择什么样的结婚对象、留在家乡还是出门远行,跟当年数学或者英语考90分还是60分并没有直接关系。
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很难靠课本和习题建立起来。
相反,从幼年开始,家庭有意无意提供给一个人的精神资源会构成主导人一生的精神结构。
滋养孩子的求知欲,是为人父母者能够提供给孩子最好的精神资源,没有之一。
罗振宇
真正让小镇做题家和“城里人”拉开差距的是眼界和格局。
小镇的育儿观念和城市大相径庭。
除了教科书之外的书都是“闲书”,除了写作业之外的活动都是不务正业,孩子不听话,就是揍的少了。
更别提什么心理疏导、视野拓展了,成长中所有的痛苦和烦恼自己一个人抗,毕竟周围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简单来说,只考试,不教育。
2018年,一个25岁的年轻人在武汉自杀了。他叫罗正宇,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自杀的原因是欠了5万元的网贷。
让罗正宇走上绝路的绝对不只是那五万块的网贷,那不过是最后的一根稻草,自身价值无法实现的绝望才是冰山之下的根源。
如果,在关键的时候,有人能指点一下、拉他一把,或许就不会走到这无可挽回的地步。
03
中学的竞争模式是线性的,成功的规则很简单:取得好成绩。
在最近大火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中,有一个细节非常耐人寻味:家长会后,老师特意找到朱朝阳的妈妈,告诉她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跟同学相处不融洽。”
没想到朝阳妈妈不仅不以为意,而且不认同老师的素质教育理念,反驳道:“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交朋友是进入社会才做的事。”
直到此时此刻,相信还有很多家长信奉这一“真理”。
04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到:
“在过去的33年里,我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末日,我还愿意做我今天本来应该做的事吗?’当一连好多天答案都否定的时候,我就知道作出改变的时候到了。”
“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
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否则你就生活在他人思考的结果里。
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声淹没你内心的声音。
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其实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
种瓜得瓜
END
种豆得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