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益智美工课的两点思考

益智美工课的两点思考

王丽

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

开学两周有余,对于自己现在所担任的益智班美工教学工作,我又一次陷入沉思。对于美工课程来说,我是半路出家,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与学习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但与益智孩子接触以后,我不禁的思考起来:对于我们现在教室里坐着的这群刚入校的智力障碍的孩子们,美工教学的意义何在?现有的教材是否适合我们的孩子?

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是:让这些孩子离开家长后能够活着!

首先,我认为美工教学可以作为一个载体,让孩子们在美工课堂上学会生活的一些基本技能。

例如:对于益智一年级学生而言,美工课不是教他们画出多么美丽的图画,因为色彩在他们心中毫无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认识最基本的色彩;通过彩笔学会运笔、涂色。认识颜色,可以让他们井然有序的走在大马路上,可以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不至于茫然而无所适从。让学生学习、练习运笔,可以协调孩子们的手、眼、脑。学习涂色,可以加强孩子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安静下来,促进他们关注能力的提升。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学生的各方面技能才能得到发展。

其次,教授这群特殊的孩子,我们不能单纯的去教授教材,我们应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看学生当前迫切需要提高的能力是什么,用课程整合的方式,发展学生技能,为他们将来自立于社会而教授。

例如:在益智一年级的美工教学中我发现,益智一年级一班的学生基本言语能都很差,发言不准,H 、L不分,且他们的手指协调能力都较差。针对学生的这类现状,我在美工课堂上调整内容,教学生学习手指操,每次上课时先让学生做几遍手指操,用来锻炼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同时在课堂上不断的纠正学生的发言,并辅导家长可以在家对孩子做一些发音训练。将多学科整合在一起,来促进学生迫切需要提高的能力。

总之,任何学科都不是独立的,它具有自己学科的独特性,又与其他的学科紧密相连,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促进学生技能为前提,为他们自立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0)

相关推荐

  • 要有一点爱好

    要有一点爱好 --第十一周给教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 上周,我们学校的首届数学节开幕了.教导处这个学期安排了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的四大节活动,就是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营造一种浓厚的学科 ...

  • (原创)教育随笔:若不学着去思考,你只能是在瞎忙

    最近有好友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您每天这样辛苦忙碌,既要备课.上课.听课,还要做教研.读书.写教学反思--您是如何做到的?如何才能让自己不再瞎忙? 其实以前的我和很多老师一样都有类似的困惑,在人生步入了 ...

  • 【教育随笔】 一袋方便面引发的思考

    一袋方便面引发的思考 泾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张丹丹 "张老师,你们班魏xx把我的方便面偷吃了" "老师,魏xx坏很,把我打了" "老师,魏xx把我的鞋扔 ...

  • (原创)教育随笔:留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给自己

    一个好教师不是靠培训造就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竞赛造就的.老师的确很苦很累,各类名目繁多的学历进修.培训.活动,使得自己的空间所剩无几.这种过重的外在负担会导致"肤浅后遗症".与 ...

  • (原创)教育随笔:学生退学了,教育该思考些什么?

    这几天看到以前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本应该是在学校读书的日子,为何却出现在社会上,并且看到手臂上出现了纹身的痕迹.看到此,让人感到很诧异,因为这名学生当年已经考上了重点高中,为何两年以后却出现这样大的变 ...

  • 教育随笔‖大吃大喝可以致死,没有人思考致死!

    帕斯卡尔有句话让我信服多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细细读来,诚然,思考于人已成一种特质,让其独立于天地之间,感日月昭昭,物华精妙. 可于我们的媒体人身上,我已难辨出这样独立的特质.他们对"星 ...

  • 人生随笔:艺术哲学研究什么?两点思考。

    这是一张笔记照片 今天从长春回京,在空中继续阅读<言语幽默的逻辑视角研究>,读到语用学部分,有了以下感悟. 艺术哲学是研究艺术之美的,艺术之美的产生,不一定是分层产生的.分层应该只是产生方 ...

  • 【教育随笔】语训课教学反思

    语训课教学反思 陕西省泾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闫宾艳 学校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赛教活动,今天我在培智二班上了一节语训课<我最喜欢的水果>.在没有教材和参考书的情况下,利用展示图片和活动情景的创设, ...

  • 【教育随笔】记一次听评课

    记一次听评课 刘小哲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 听评课是我们学校的一项重要教研活动,它对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发展进步大有帮助. 这一周,我有幸成为讲课教师,在学校讲公开课. 在这节课之前,我经常参加听评课活动. ...

  • 写好教育随笔,养成思考习惯

    教育生活五彩斑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感受.然而,大多数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把这些感受及时记录下来,使之在忙碌中匆匆消逝.怎样找到一种载体,促使教师养成思考的习惯呢?笔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