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为五脏之一,中医治肝“六法三方”,快来学习!【一点资讯】

肝为五脏之一,《素问·六节藏象论》记载:“肝者,罢极之体,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肝居体内,藏有形之阴血,故肝体为阴;然肝的功能以主疏泄,调畅气血津液运行为主,故肝用为阳。《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武汉近代名医章真如创著《医学十论》,其中最著名的为章真如滋阴论,崇尚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见,在临床上重点发挥“气、血、痰、瘀”四伤学说,擅用一贯煎加减治疗各类肝病。

清代名医王旭高对其治肝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名为《治肝三十法》,载入《西溪书屋夜话录》中,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而异名,其中侮脾胃,冲心犯肺,挟寒挟痰,种种不同。故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体会,认为中医治肝可以从疏肝、柔肝、调肝、逐肝、清肝、软肝来辨治,即治肝六法。在此治肝六法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创制健肝汤、清肝汤、软肝汤三方,其临床运用简明扼要,随证加减得心应手。

治肝六法

疏肝法

用于肝失调达导致肝郁气滞的各种病证。症见胁肋胀痛,脉弦等。

代表方为柴胡疏肝散或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由柴胡、香附、枳壳、陈皮、川芎、芍药、甘草组成。该方出自《医学统旨》,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香附理气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气而止痛,二药共为臣药;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柔肝法

用于肝郁化火,耗伤阴血,导致肝肾阴亏,肝血不足的病证。症见口干、眼干涩、失眠、健忘、或月经量少,脉弦细等。

代表方为一贯煎。方由生地、沙参、麦冬、当归、川楝、枸杞六味药组成。该方源于《续名医类案》,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为君;当归、枸杞、养血滋阴柔肝,北沙参、麦冬滋养肺胃,养阴生津,四药共为臣药;佐以川楝疏肝泄热,理气止痛。诸药共奏滋阴柔肝之效。

调肝法

用于肝失疏泄,横抑脾土,导致肝郁脾虚的病证,症见胁痛、乏力、腹胀、便溏等。

代表方逍遥丸。方由柴胡、茯苓、白术、当归、白芍、生姜、薄荷、甘草组成。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当归养血活血,白芍柔肝敛阴,共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祛湿,炙甘草益气补中,共为佐药;薄荷透达肝经郁热,生姜温胃和中,共为使药。诸药合用疏肝健脾,肝脾同治。

逐肝法

用于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导致肝血瘀滞的病证。症见肝区刺痛、唇暗、舌有瘀点等。

代表方膈下逐瘀汤。方由当归、赤芍、川芎、丹皮、桃仁、红花、乌药、五灵脂、延胡、香附、枳壳、甘草组成。该方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用当归、赤芍、川芎养血行血为君;桃仁、红花、五灵脂、丹皮破血散瘀为臣;香附、乌药、枳壳、延胡行气止痛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配和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效。

清肝法

用于肝郁化火,邪热犯胃的病证,症见口干苦、呃逆、返酸、脘胁胀痛、脉弦数等。

代表方化肝煎。方由栀子、丹皮、泽泻、浙贝、青皮、陈皮、白术、甘草组成。该方出自明代医学家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方用栀子、丹皮清肝火为君;青皮、陈皮疏肝气为臣;白术健脾化湿,贝母、泽泻化痰利湿,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药。诸药合用有清肝和胃之功。

软肝法

用于肝失疏泄,久则气滞痰阻血瘀,导致痰瘀互结的病证。症见面色晦暗、胁下痞硬、舌质紫暗、苔腻等。

代表方软肝缩脾方。方由生牡蛎、制鳖甲、柴胡、黄芩、蝉蜕、僵蚕、姜黄、生大黄、水红花子、焦三仙组成。该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赵绍琴教授创制,方中生牡蛎、制鳖甲软坚散结、消癥瘕为君药;柴胡疏肝理气,黄芩清热利胆,为臣药;蝉蜕、僵蚕、姜黄、生大黄(升降散)为宣通上下,水红花子活血且利水,五药共为佐药;焦三仙健脾消积导滞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行气开郁、活血利水、软肝缩脾之效。

临床运用

肝主疏泄,疏肝之法为治肝的基本治法,在治肝六法之中,疏肝治法应用最为广泛。

在临床辨治过程中,治肝六法常需配合运用,如疏肝健脾、疏肝活血,或疏肝化痰、软坚散结等。

治肝六法中的常用对药

疏肝:柴胡、黄芩,疏肝利胆;

柔肝:川楝、生地,柔肝滋阴;

调肝:郁金、茯苓,疏肝键脾;

逐肝:香附、丹参,疏肝活血;

清肝:丹皮、栀子,清肝凉血;

软肝:牡蛎、鳖甲,软坚散结。

治肝三方体现“和”理念

健肝汤——体用同调,肝脾同治

柴胡6克、黄芩10克、丹参10克、法半夏6克、生地10克、太子参10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生姜3克、大枣3克。

方中柴胡、黄芩、丹参疏肝活血,生地、白芍、甘草柔肝养阴,太子参、茯苓、法半夏、生姜、大枣健脾和胃,诸药合用有体用同调,肝脾同治之功效。临床上可用于各类肝病肝郁脾虚型。

清肝汤——清柔共济,攻补兼施

栀子12克、丹皮12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佛手6克、五味子6克、茵陈10克。

方中栀子、丹皮、茵陈清肝泄火,生地、白芍、甘草、五味子柔肝滋阴,诸药配用有清柔共济,攻补兼施之功。临床上可用于各类肝病阴虚火旺或湿热未尽型。

软肝汤——扶正祛邪,多法联用

丹参10克、香附10克、茯苓10克、苡仁10克、法半夏6克、蒲公英12克、枳实10克、白术8克、皂角刺10克、生牡蛎15克、制鳖甲15克、鸡内金10克、神曲6克。

方中丹参、香附疏肝活血;茯苓、白术、法半夏、苡仁、鸡内金、神曲健脾胃、化痰湿;蒲公英、枳实行气解毒;皂角刺、生牡蛎、制鳖甲软坚散结。诸药配伍,有扶正化瘀、软坚散结之效。临床上可用于各种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

辨治体会

中医治肝秉承“和”的理念,针对不同的肝脏病证,运用中草药各自的性味、归经及功效,合理组方。或疏肝健脾,或柔肝清热,或多法联用。补不足,泻有余,使失调的机体恢复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临床诊治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慢性乙型肝炎辨治为例,在认识慢性乙型肝炎“毒、痰、瘀、虚”的病因病机基础上,结合脏腑、八纲辨证施治,即“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对症用药,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还可对症用药。如黄胆(胆红素升高)用茵陈,不论阳黄、阴黄,或隐性黄胆,均可配用茵陈;头痛用川芎,太阳经头痛、少阳经头痛,或厥阴经头痛,都可选川芎配伍引经药使用;血尿酸升高加萆薢,不论虚证、实证,或虚实挟杂证均可配伍选用萆薢。

(0)

相关推荐

  •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36种补虚法与45种祛邪法)

    论治巧配-Ⅰ 论治是辩证的归宿,治病的终端.它由三个层次组成:最高层次是基本原则,又称"治则".对于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择其要着,有8个治则: 早期治疗,治病求本,轻重缓急,扶正祛 ...

  • 方剂歌诀 | 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奇调经八味丹栀着. 组成及用法 组成:甘草 4.5g 当归 9g 茯苓 9g 芍药 9g 白术9g 柴胡 9g  用法:加生姜3片,薄荷 6g 水煎服. 功 ...

  • 中医临床必备的十大名方【值得拜读】

    导读:中医临床必备的十大名方 1.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 ...

  • 浅谈中医治湿方剂(二)【一点资讯】

    10.藿香正气散 治寒湿在表,脾胃不和,恶寒.头身疼痛,腹胀.纳呆.便溏等症. 11.葛根芩连汤或白头翁汤 治湿热泄泻,暴注下迫,肛门灼热,或里急后重,泻赤白脓血等症. 12.藿朴夏苓汤 治胃肠湿热, ...

  •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一点资讯】

    有句老话说:"中医不治癣,治癣必丢脸."学医之初,我亦将此话信以为真.但2015年,当恩师陈五一主任运用中药汤剂3剂及日常调护,治愈我7年股癣顽疾之时,我才明白,原来广为流传的老话 ...

  • 中医治便秘,妙方显实效【一点资讯】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等诸多因素,导致便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可见于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属中医学"肠结"."热秘"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此病病 ...

  • 肝体阴而用阳,中医治肝之“六法三方”

    肝为五脏之一,<素问·六节藏象论>记载:"肝者,罢极之体,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灵枢·本神> ...

  • 中医治肝“六法三方”

    中医治肝"六法三方" □盛国光 湖北省中医院 肝为五脏之一,<素问·六节藏象论>记载:"肝者,罢极之体,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 ...

  • 中医治肝之“六法三方”

    肝为五脏之一,<素问·六节藏象论>记载:"肝者,罢极之体,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灵枢·本神> ...

  • 【中医师承】肝体阴而用阳,中医治肝之“六法三方”

    肝为五脏之一,<素问·六节藏象论>记载:"肝者,罢极之体,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灵枢·本神> ...

  • 肝好,一切都好!老中医治肝的12种妙招,全部找齐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说:'男以肾为先天,女以肝为先天.'肝又是人体主要的解毒器官,那肝对人体的意义可谓是举足轻重了! 肝脏的病变,往往可通过经脉及其所络属的脏腑形骸表现出来,出现头痛.胁痛.少腹痛,以 ...

  • 中医治肝十三法

    中医治肝十三法 导读:清·王旭高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又名<治肝三十法>,全书不过几百字而已,却对中医肝病理论影响深远.程门雪先生为之编纂了歌诀,刘保和稍作修改,今编者将原文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