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饼看《清明上河图》——题跋是个“突破口”(一)

各位听众朋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你喜欢看悬疑电影或悬疑小说吗?如果你喜欢,我建议你来看看《清明上河图》,这幅图到处都有解不开的谜团,说不定一不留神,您就有可能成为“清明上河学”的专家了。虽说给您开个玩笑,但也不能说一定不可能。现在世界上许多人都在学习和研究《清明上河图》,都试图揭开这千年的谜底,说明这幅图有无穷的“魔力”。疫情期间,我耐着性子在家看《清明上河图》的有关书籍,其实很多地方看不懂,但还是想把它弄明白。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描写东京城繁华景象的风俗画,全长一丈6尺5寸(525厘米),高7寸6分(25.5厘米),内容极其丰富。全图共描绘各类人物810多人,牲畜96头,树木174棵,舟船25艘,房舍122座,各个栩栩如生,生动形象。记录有连片的茶楼酒肆,汴河上的拱桥,商铺税所、文官武将,街头艺人,平民乞丐,游方僧道等……是一幅从多维度来表现北宋开封人生活状况的现实主义巨幅画作,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说实话,要想读懂它确实不易。
我们先来看一下《清明上河图》惊心动魄地流历过程。据说张择端画好《清明上河图》之后,就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在上面用瘦金体写下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且钤上了双龙小印。不知何故,宋徽宗没有将它留在宫廷,而是转手送人了。靖康之难以后,落入了金人之手,在民间多有碾转。元朝时又进入了宫廷,后来被盗出,再次流落到民间。到了明朝,落入贪官严嵩手里,严嵩家产被抄没,《清明上河图》重又回到了宫廷。后来被太监冯保拿走,又一次流落民间。到了清朝,该图落入湖广总督毕沅的手里,毕沅死后,回到了清朝的紫禁城内。公元1911年,溥仪以赏给弟弟溥杰为由,从宫中拿出,最终被截获,这才回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真可谓几经磨难,命运多舛啊!
这个过程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这是由专家研究图中的题跋得来的,看来,要想读懂《清明上河图》,还得从学习题跋入手。
什么是题跋呢?古代没有现代高科技的复制手段,对于绘画作品的认识只能通过眼见为实和口耳相传来了解,收藏家和鉴赏者有时会把自己的感悟诗句或见闻题写在作品的前面或后面,留下自己的印记。写在前面的称“题”,写在后面的称“跋”,总称题跋。正因为有了题跋,我们后人才有了了解这件作品的信息。
从金代以来,《清明上河图》上先后有13人书写了14段题跋。第一个写题跋的是1186年的金人张著,他这样写道: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攻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

张著写这段题跋的时候,是在北宋灭亡五十年多以后。因而,题跋中所传递信息可信度很强。他应该生活在现在的北京一带,否则他不能自称是“燕山张著”。据说他是当时颇有名声的风流才子,曾写有“西风了却黄花事,不管安仁两鬓秋”的诗句,得到了金章宗的喜爱,这才有机会结识许多社会名流、达官贵人,可能在某位收藏家那里看到了《清明上河图》并写了题跋。从他的题跋中可以知道张著很爱读书,应该读过向氏的《评论图画记》。他知道《西湖争标图》和《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作品,并对张择端的身世有所了解,所以,他在《清明上河图》后面写了上面这段文字。

我想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界画?界画是一种借助直尺来表现建筑的绘画,使用的工具叫做界笔,它是在毛笔笔杆下部绑上一个小木块,这个小木块叫界隔。有了这个小木块儿,界笔就可以抵着直尺运行,毛笔就会按照画家的意图画出不同长短的直线,墨水也就不会把尺和纸弄脏,用这种工具画出的画就叫界画。

张择端是画界画的高手,特别是画船、车、建筑、城墙和道路等,独树一帜,闻名于世。从张著的题跋中我们还知道,张择端自幼读儒家经典,年长后到京师求取功名,后学习绘画技艺,可能因绘画技艺高超,考入翰林图画院,成为了一名待招。他画的《西湖争标图》和《清明上河图》也许反映现实太真实,有些场面不被宋徽宗看好,皇上有可能找个机会转手就赐给有甥舅之名的向宗回。有专家研究发现,向宗回的曾祖父是真宗朝宰相向敏中,向宗回的姐姐是神宗朝的向皇后,而且向家收藏有丰富的古书画作品,向宗回还是位著名的收藏鉴赏家。所以,他把这两幅作品当做了宝贝同收藏的其它作品一起编入了《向氏评论图画记》里面。
宋徽宗赵佶是我国古代少有的艺术皇帝,他在书画方面造诣极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瘦金体。他主持编撰了《宣和画谱》,将宫廷所藏绘画作品著录成书。全书共20卷,著录了魏晋以来宫廷所收藏的历代绘画作品,共计画家231人,作品6396件,按题材分为10门,每门先作叙论,其次是画家评传,包括籍贯、仕履、才具、学养、擅长、故实等。这里我想说,让我们十分费解的是,在这本书里只字没有提到张择端。所以,《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不是张择端无法得到验证(目前只有张著一家之言),这就不难理解有个别人对张择端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表示怀疑了。
还有一点想说一下,因为《向氏评论图画记》里面提到了张择端的另一作品《西湖争标图》,而不是《金明池争标图》或者是《西池争标图》(金明池北宋时俗称“西池”),并且《西湖争标图》至今也没有发现。所以有人就认为张择端是南宋人,因为能画到杭州西湖那他只能是南宋人了。当然这种说法不被大多数人认可,但也不无道理(在没有找到确凿证据之前)。
张著的题跋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张择端信息,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许多疑惑。后面13个题跋又能给了我们什么信息呢?能解开我们心中疑虑吗?因为篇幅原因,欢迎您继续关注《老饼看“清明上河图”》的下一讲。谢谢收听,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