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片言可以折狱者(12-12)

孔子赞扬弟子子路断案水平强、性格率直,且不轻易承诺,对于承诺的事情迅速去办理。这实际上对子路为政能力的充分肯定。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注释】
片言: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辞,即片面之辞,古时也叫“单辞”。
折狱:狱,案件。即断案。
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
宿诺:宿,滞留。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译文】
孔子说:“只凭单方面的讼词就可以断案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承诺的事从来不会拖延。
“片言”,一面之词,单方面的讼词。古代打官司,原告和被告称“两造”,听讼必须兼听两造之词。子路可以凭“片言”而“折狱”,对此有多种解释。一种认为子路明辨善断,仅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以作出准确判断;一种认为子路为人忠信,时人十分信服,凡涉及纠纷诉讼,在子路面前都不讲假话,所以凭任何一面之词就能明辨是非。无论何种解释,都足以证明子路“折狱”方面的卓越才能。李炳南先生《论语讲要》则认为,不论古今,审理诉讼案件,都不可以只听单面之辞,这里的“片言”应指为判决的言辞,听讼者在问过两造案情之后,以三言两语批示判决,两造都能心服。像这种明快的决断,孔子以为,大概只有仲由始能如此。子路为人忠信刚直,刚则明,明则断,所以孔子赞许他片言可以折狱。
朱熹《论语集注》:“子路忠信明决,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急于践言,不留其诺也。记者因夫子之言而记此,以见子路之所以取信于人者,由其养之有素也。”子路忠实诚信、明察果断,所以说出话来人人信服,不必等人把话说完。迅速实践诺言,不把承诺的事搁置下来。记录的人借着记录孔子的话记下这件事,以表明子路之所以取信于人,是由于他平时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朱熹还引用尹氏曰:“小邾射以句绎奔鲁,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路之一言,其见信于人可知矣。一言而折狱者,信在言前,人自信之故也。不留诺,所以全其信也。”小邾国一个叫射的大夫,以献出句绎这个地方为条件请求在鲁国避难,专门点名要子路代表鲁国出来定立盟约,对其他人一概不予信任。对于鲁国这样的千乘之国,不相信它的盟约,却相信子路的一句话,子路的诚信就可以知道了。一句话就可以断案,信誉早在说话之前就已经具备,是人们自己信任子路的缘故。从不搁置诺言,以此来保持自己的诚信。当然,据史实记载,对“小邾射”的要求,子路没有接受、坚辞不干,因为他不能鼓励“小邾射”做出这种背叛国家的不义之事。
“子路无宿诺”,有人认为此句话与前面的意思联系不紧密,而且前面孔子直呼“仲由”,这里却称“子路”,应该不属于同一章。李炳南先生则认为,记《论语》的人以此为子路有忠信服人之德,特别附记在此,为“片言折狱”作一解。
“无宿诺”,立说立行,答应的事立即办到。《论语∙公冶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听到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他一定要将学到的道理用于实践之后,才进行下一步学习。子路闻行如此,正是“无宿诺”的又一印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