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念剑川古城的儿时小馋
好久没去县城,古城里可悄悄藏着我的童年记忆。
剑川古城,我最熟悉的地方要数南门街(步行街)和文照街(算命街)了。南门街上有我爱吃的饵丝铺。儿时,每次进趟城,回家之前,总得甩(白族俗语,同吃)碗饵丝,不吃这一顿,还真不算到过县城。
若值城里一年一度的“八月会”,当你去下馆子的时候,身后总有人在等着你的座位,而且还不是一拨、两拨,有时候甚至是三拨。那些人在等的时候可不是规规矩矩地站着,有时候会扶着你的椅子背,有时候会把脚伸到你坐的椅子的横轴上。这时候,你还敢吃完饭点一根烟跟人聊聊青春?可能最后一个饺子还在嘴里嚼着呢,你就得站起来让座了,而且你还得小心,因为那几拨人抢座位时很有可能伤到你。
去年年初,朋友小木匠准备去深圳,临前,心心念念的是那碗双盖帽。后来他约我同去。
和我连续去了三天县城。第一天,我约他去环剑湖,两个人骑自行车去,一起吃的卤饵丝;第二天,他去配眼镜,细心打量着每个镜框,挑选中意的眼镜,我们开着汽车去,我是吃了饵丝,他没吃;第三天,则换成摩托车,终于要去吃饺子了。快到县医院,我说,“三天了,一天换一样交通工具,怕只剩下走着去了。”说完我才意识到,大意了,我们还真就从县城走回家过——高一,头一回去网吧,种种原因,半夜从城里走回家,到甸南街时,恰赶上别人卖包子了。
一到城里,我俩就直奔南门街,那家他期待已久的双盖帽,抿抿嘴,抬起碗,轻轻地吹开轻浮在碗间的油花,喝热汤,实在人呀。
这么些年,我愈觉双盖帽那铺的肉酱味与对面那家早点铺别无二致,也就无所谓非得去哪家不可了。
贰
在文照街尽头,那儿有本地饮品凉虾。
小时候,到县城赶大集,回家前,也爱带家一杯才罢休。
后来,各色饮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出,各类奶茶店红红火火,环境确也浪漫安逸,适合打盹儿。
如今,大大小小的奶茶铺五花八门,倒是卖凉虾的,仍是那两三家,我总觉得比起那所谓的奶茶,它算最实惠,也最本土,最好喝。大杯两块,小杯一块五。
若你要去喝凉虾,开饮前,得先摇匀了,如不,倘啜第一口,尽是红糖水,甜不行,未久味就淡多了。
冬天快要过去了,趁着凉,再加点寒,悠闲的气氛,弥漫整座古城。倘有兴致,还能边啜口凉虾,到前面算个卦,也不枉来城里一趟,安心回家;或提杯,优哉游哉般一览古城之貌;也可到剑阳楼临处凉廊中晒晒时光,看看书,与友人闲谈种种。
打小儿,城里藏着无数的稀罕玩意儿,然很久才能去一趟;再大些,去城里已非难事;年渐长,好多人成了他乡客,有的甚已扎根。问题早不是去与不去?取而代之的是能不能去?多久才能去一趟?
此间,一碗稀松平常的剑川饵丝,或一杯沁人心脾的凉消已绝非平凡之物,它承载着一份浓浓的乡愁,能跨越千山万水,让无数游子聊以慰藉,不禁掩面而泣罢?
听春秋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