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伪学案”最玄妙的一卦
“
朱熹之所以挟理学大儒之尊,多论风水,这不仅缘于自身的学养,以及对于风水的认知,背后还有着一位神秘的风水大师。——桐源居士
朱熹是儒学的集大成者,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哲者,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猎或有著述。
对于风水,朱熹鲜明地表达过自己的看法:“通天、地、人曰儒。地理之学虽一艺,然上以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其为事亦重矣。……故为人子者,医药、地理之书不可不知也。”他不但是风水理论的积极探讨者,还是风水理论的自觉践行者。
绍熙五年(1194),朱熹上完《山陵议状》后,心有忐忑。时不我待,朱熹修书一封,快速发给幕后风水高人,征求意见,并提请预为准备,出山共同为皇室效力。当其时,朝议陵事不决,太常少卿詹体仁、国子司业叶适亦对丞相留正说:“此人可决之。”
孰料,此人却神闲气定,漠然置之,不但不响应朱熹的召唤,还特意提醒朱熹早归,不问政事。
果然不出此人所料,事情发展很快逆转,宋山陵一事随即成为“庆元党禁”的一根导火索,理学变作了“伪学”。
这个人,便是被尊为“朱门领袖”的蔡元定。
蔡元定,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济阳堂《蔡氏大宗谱》)
庆元三年(1197),朱熹草封事数万言,极陈奸邪蔽主之祸,明赵汝愚之冤。蔡元定入谏,以蓍决之,得遁之同人;朱熹焚奏稿,自号“遁翁”。这是朱熹“伪学案”最玄妙的一卦。
且不说《山陵议状》所述是否正确,面对权臣,朱熹若无蔡元定相助,断不敢在风水问题上如此理直气壮,无所畏惧。风水上,朱熹依傍于蔡元定,这一点却是事实。
朱熹留给世人的贡献,在理学而不在风水。其之所以挟理学大儒之尊,多论风水,甚至对事不关己的陵地也敢于说三道四,对台史大言论诛,这不仅缘于自身的学养,以及对于风水的认知,背后还有着一位神秘的风水大师。
才高八斗的蔡元定,处世极为淡定,对于两宋陵墓积重难返的原因其实一清二楚,心照不宣,但他既没有朱熹炽热的忠君之心,也没有朱熹期盼理学得到朝廷褒扬的功利思想,宋陵吉凶大事也就熟视无睹,以平常心对待了,管你皇帝不皇帝。侯门深似海,既然非皇家钦请,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皇帝不急太监急,不是风水大师所为。
朱熹像(来源:hi.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