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飘摇,乾隆“兆葬”清朝亡

    2018.10.1—6,相约广州

    桐源居士与您面对面交流堪舆研究与实践的心得共同探索风水文化精华协力推进中华文化传承工程

雍正泰陵风水如何?

怡贤亲王偕总督高其倬奏曰:“形家言,泰宁山天平峪实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和会之所,洵为上吉之壤。”(《乾隆直隶易州志》)此言不虚。

泰陵右前诸山

易水三度环带,为泰陵嵌上无比吉祥的烙印。

发源于永宁山南麓的北易水,梁格庄以上河床宽100——200米,为河卵石组成,以下河床为砂夹卵石组成。发源于西部蚍蜉岭东麓的中易水,古称武水,俗称罗村河、白涧河,安格庄以上河床宽300米左右,为砂夹卵组成,以下河床为中细砂组成。

绕抱金城的北易水河

在为泰陵有情所用的主要河段上,河床稳定,水清而流缓,为龙穴吉贵之恒定久远添砖加瓦。

如同植物之成长,风水也需要开枝长叶。自顺治入彀葬于昌瑞山后,雍正分蘗,选陵永宁,与永陵形成呼应,芍药、木兰,一前一后,两花次第而开,间发昌宁,对于大清王朝的子孙而言,带来的是久违的风水福音。

雍正的过人智慧体现在风水决策上。由他开创的清西陵选址建设,不但有力遏止、纠正了其父祖于清东陵上业已出现的风水失误,亦开创了清皇室的新气象。

完全可以认为,若无雍正于清西陵上的果断决定,一任祖制定型、发展,清王朝衰亡的时间将大大提前。雍正不但是“康乾盛世”的有力推动者,还是风水延祚再造皇清的有功之人。

乾隆登基不久,也跟随其父,派臣僚在西陵区域选择万年吉地。乾隆元年八月,泰宁山勅封为永宁山。但当吉地选好后,乾隆又突然改变主意,定址东陵,并诏旨于第二年二月初十日动工兴建。

乾隆

乾隆显然不认同雍正所谓清东陵无吉地可选的说词,认为“遵化(东陵)、易州( 西陵)两处,山川深邃,灵秀所钟,其中吉地甚多”。在他看来,东陵也不乏吉地。

为了兼顾东、西两陵的盛衰,不使两处陵寝香火冷落,乾隆在让位于其子嘉庆时,谕旨中明确规定了“兆葬之制”,即若父在东陵,则子在西陵;父在西陵,则子在东陵。

于是,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形成东、西两大陵墓群。清王朝丧葬规制的长河,自雍正朝拐弯之后,在乾隆朝又再度折回,并从此一分为二,一条流向东陵,另一条流向西陵,形成了中国历代王朝丧葬史上的独特景观。

与其父相比,乾隆处事更显周全,但风水却不值得称道。

正是由于乾隆在西陵、东陵上看似两全的决策,中断了雍正为改变父、祖大凶风水所作的努力,使清王朝的大船在吉凶未卜的风雨中飘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随着“兆葬之制”的实行,清朝风水时而走到这边,时而偏向那边。当永陵、泰陵的风水力竭而衰,再也经不起子孙的折腾时,灭顶之灾随即降临于整个皇室成员的头上。

退位诏书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文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正式结束。

(本文选自《千年堪舆——二龙争珠》第三章“扬鞭策马”。)

作者丨桐源居士

图片丨桐源文化、网络公开来源

欢迎点赞、转载和转发,谢谢!

点击下方感受更多风水案例

曾国藩1曾国藩2曾国藩3曾国藩4

曾国藩5曾国藩6曾国藩7曾国藩8

洪秀全1洪秀全2洪秀全3洪秀全4

洪秀全5洪秀全6洪秀全7洪秀全8

李嘉诚1李嘉诚2李嘉诚3李嘉诚4

秦始皇1秦始皇2秦始皇3秦始皇4

秦始皇5秦始皇6秦始皇7秦始皇8

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南京5

桐源居士著作

学习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版权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资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