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孩子的馋
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穷,孩子多的人家更穷。
印象中,我小时候特别馋,馋到什么程度,看到墙角有人扔的爬满蚂蚁的半拉苹果,都想捡起来洗洗啃上几口。
这绝不是夸张。
其实不光我馋,所有的穷孩子都馋。
那时候水果只有应季的桃子、杏子、葡萄、西瓜、梨、李子、苹果和山楂。外村的人经常下乡来我们村卖这些水果,可以用钱买,也可以拿麦子或者鸡蛋换,而要想吃到这些水果,不止是要看大人心情的,因为穷,父母很少会拿了钱去买或者麦子去换。
父亲每次去赶集的时候,虽然总不会空手回来,也会买点水果回来,但有一大家人口要分着吃,只能浅尝辄止,还没解馋的就吃没了。
有一年夏天,我大概七八岁的光景。
正逢雨季,母亲一大早挎回一筐半熟的碎西瓜,放在当时还没翻新的老家东屋里。那筐碎西瓜,不规则的深浅不一的绿色瓜皮带着白里透粉的半截拉块的嫩瓜瓤,它们虽然破碎,但是却散发着西瓜独有的清新香气。
母亲说,她前一天晚上送姥娘回家,在路边的沟里发现一堆西瓜,估计是一帮游手好闲的馋嘴小青年趁着雨夜到人家瓜地里摸西瓜吃,打开不熟的扔到沟里了。
母亲觉得这些碎西瓜扔了可惜,于是她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就起来,挎了大筐,都给捡了回来,心想留着喂兔子也好啊。
看到这么一筐西瓜,我们几个孩子还真是犯了馋,尽量挑了好的,拿到压水井那里冲洗完了,又让母亲拿了刀削掉一层,然后津津有味地啃起来。
这些破碎的半熟的西瓜,虽然没有熟透了的沙瓤西瓜好吃,但在当时绝对聊胜于无,算是解馋了。
吃完一块,再去拿一块,居然吃了一两天。
吃够了之后,就把西瓜瓤刮掉,拿刀把西瓜皮削去,清洗一下,放进咸菜缸,腌瓜皮。
到现在,仍然可以看见那几个馋孩子,出入东屋,啃西瓜皮的样子。
母亲经常说起弟弟小时候的一件事。
村里来了卖西瓜的,弟弟想吃西瓜,几毛钱就能买一个小西瓜,但母亲没舍得买。
弟弟要而不得,就大发脾气,拿着舀子头照墙上使劲磕,把舀子头都给磕得坑坑洼洼,结果被母亲给穷打一顿。
不仅西瓜没吃成,还挨了一顿揍。
母亲每次讲起这心酸的往事,总会说那时候真穷,要是搁现在,再怎么着也会给买个西瓜吃。
还有一件事,我记得清清楚楚。
父亲赶集买了几个橘子,饭后给我们每人人分了一个。
妹妹吃东西很慢,不舍得一下吃掉,经常会细细地品滋味。她扒开橘子皮,一点点摘了橘子上的白丝,再一个橘子瓣一个橘子瓣地掰开了数。
正数着,被一只快如猫爪的小手给抢了过去,抬头一看是被弟弟给抢走了,立马“哇”地哭了。
这时,在一边吃饭的母亲看见了,一边骂着弟弟一边转身想去跟弟弟要回来,还没等她转过身来,弟弟就一口把抢来的橘子给吞了下去。
原来弟弟早把他分到的那一个橘子吃完了,看着妹妹在那里数瓣,馋得慌,就动气了歪心思。
妹妹比弟弟大一岁多,那时候他们大概五六岁的样子。
记得还有一次,读四五年级的时候。
我拿了半截香蕉去上学,在胡同口正好碰见邻居家的一个小妹妹,她就跟着我,像小狗一样,我走她就走,我停她就停,也不说话。
一直跟了几百米,最后无奈,我掰了一点给她,她接过去,拿着转身走了,没再跟着我。
关于馋的小故事,在我小时候,还有很多很多。
所有的馋都是因为穷,人穷志短,“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是一句很实在的话。
现在的孩子即使再馋,也不至于会捡人家剩的东西吃,不会抢人家东西吃,更不会尾随别人走很远了,他们是怎么也体会不到,更理解不了我们小时候那种种馋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在大家都富裕了的缘故。以前我们小时候馋的水果,现在很多孩子都要父母喊着叫着催着才啃吃。
这确实是改革开放,物质丰富的结果。
虽然有时候我们会无比怀念过去,但其实当下也有更多值得珍惜的东西。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好坏,任何一个时代值得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