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障碍孩子一颗平常心

给障碍孩子一颗平常心

李亮亮

武功县 红太阳特殊教育康复学校

我所教育的孩子大多患有自闭症、精神发育迟缓和社会适应障碍,但在我的心中,孩子仍然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他们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现在将自己工作中家长总结的经验与大家进行分享:

经验一:用心就会有变化

和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一样,小雨妈妈经历了从崩溃无助到接受的过程,刚当上妈妈时她还是小女孩的心态,但儿子让她意识到责任,她和儿子共同成长。她在交流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去年7月是她噩梦的开始。亲子班课程结束后,老师对小雨的评语栏里一片空白,并好心地建议她带孩子去检查。她带着孩子跑遍各大医院,后被推荐到康宁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3岁的小雨被确诊为自闭症,表现只相当于8个月的婴孩。小雨妈妈快要崩溃了,儿子出生时是那样可爱,就是发育有点迟缓,11个月才出牙,1岁半才敢放开大人的手自己走,去早教班也很乖,想要什么总是抓着你的手把你拉去,因为还不会说话,可他怎么会是自闭症?她第一句话就是问医生“轻度还是重度”,医生说,这是一个终身的疾病,不是吃药就能好的,只能通过康复训练提高孩子的能力。

因为自闭症会是终身的,虽然其中有些患者被誉为“白痴的天才”,后来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画家等,但大多数患者智力中等,在语言表达和社交上存在终生障碍,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患上自闭症都感到绝望。在那些痛苦的时刻,小雨妈妈看到一本书《蜗牛不放弃》,书中说,“自闭症孩子就像蜗牛一样背着沉重的壳,但依然前行,在不幸的命运中努力成长着”。

她觉得,自己也是那只蜗牛。“我把目标放低,心态放平和,今后小雨能生活自理就行。孩子进步很快,现在能慢慢地用两只手拿东西了,我很开心、很乐观。是孩子让我成长的,只要妈妈用心,孩子会有变化,虽然很慢,但我会跟他一起学习。”

经验二:给孩子一颗平常心

8岁的欢欢是一名精神发育迟缓的女孩,非常可爱,笑容特别纯净。跟每一位障碍孩子的家长一样,欢欢妈也经历了彷徨、无奈的过程,是家人给了她无穷无尽的力量,用一颗平常心,让孩子走上一条平常的人生道路。

作为障碍孩子的母亲,要品尝很多别人难以体会的艰辛。母女俩曾经来回乘坐4个小时的公共汽车,为的是做半个小时的感觉综合训练,后因经济原因,母亲就在家里为女儿训练。一次妈妈让欢欢自己扣鞋带,结果欢欢蹲下来,花了半个小时,扣好了一只鞋子的鞋带,又花了半个小时扣好另一只。一上午就扣了两三次鞋带。

但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有一颗平常之心,欢欢妈希望孩子能在这个社会里坦然快乐地生活,而不是躲藏或者要人照顾。每次孩子出去,都会遇到不同的眼光,欢欢妈也曾懊恼过,挣扎了一段时间后,心态打开了。丈夫也说,哪怕孩子身体残疾,也要让她的心灵快乐成长。欢欢妈希望女儿能有平常心,坦然地接受这些现实,但首先家长更需要一颗平常心。

经验三:家长也可成为专家

自接触特殊孩子以来,我发现家长交流互动很有必要,家长发现孩子存在各种障碍后,大多经历一个心理过程,有的不能接受,有的尽力隐瞒,有的则对孩子过分溺爱或者过分心急,来自其他家长的经验会给他们很大的鼓励和启发。

“其实障碍孩子的康复问题主要在家长。康复训练并非只是在专业机构里的小范围行为,孩子要走出去、泛化到家庭和社会,才能更好地成长。而教师只是孩子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引路人,家长的心态和做法,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病情与康复,如果家长积极耐心地投入到孩子的康复训练中,孩子会进步得很快。所以家长要正视和了解孩子,配合老师,自己也可以摸索出一些适合孩子康复的方法,这样,每一位家长也能成为孩子的康复专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