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力
大家都知道,力由站桩而得,由试力而知,由推手而懂,由发力而用,有很多人站桩多年,却对发力是一知半解,有人认为,发力就是使劲,使劲谁都会。内“劲”不是人人都会用的。有的人力气很大,能推动大铁车,能举起百公斤的石锁等,但是一且和练武之人比试,却有劲使不出,有的人力气并不大,能把力量发挥出来。这说明不是笨力气,这个力量又究竟岀在哪里呢?哪就是通过天长日久的站桩,试力、走摩擦步,引力,发力,得以释放内劲即能量,这样综合的科学练功,才能更好的练好发力!
大成拳的发力与日常生活中用力是不同的,她能随时随地,应感而发,王芗斋老先生在其《大成拳论》说:“今夫本拳之所重者,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修炼,统而言之,使人体与大气相接合,分而言之,以宇宙之原则原理以为体,则有感即应。”对于初学大成拳的人,往往是急于求成,忽略了站桩、试力、走步,发力,发力要在无力中求有力,局部中求浑噩,平常中求非常,不动中求速动.静中求动,动中有静的基础上,去培养掌握浑元力,即一触即发。
大成拳的站桩是蓄力,如何把所蓄之力释放出来就是发力。发力是一松一紧的矛盾对立统一。“松和紧”是构成人体运动的基本矛盾。不会放松,也就不会紧,不会紧,也就不会松,松紧,虚实,弱强,梢根,空有,落起,蓄发,动静,因果,都是矛盾,只有矛盾才能产生争力,只有矛盾才能统一,祖师爷王芗斋老先生在晚年期间,武林同仁称矛盾老人,比如在发力时能将人弹岀丈外,是果,为什么弹岀丈外,要找因,那么因就是松、紧就是果。松是手段,紧是目的。只有放松的越好,才能做到紧的越好。所以大成拳能学会放松就成-半了,王芗斋老老先生在晚年时,端一小簸箕煤球就喘.当与人接触时,一发力能把人弹出丈余,并摔倒在地。 这-个松字说起容易,做起很难!
大成拳的发力是要求冷、脆、快.瞬间的爆炸力。一触即发,穿透力强.伤害性大,也就是芗老说的不招不架,就是一下,越是刻意去想,却是岀不来这种力量,如果不去想,反而很有力,有的人不理解,不用力怎么会有力?这就是芗老的矛盾力量,直则力近,曲则力远,特别是零距离发力,是无距离发力,难度很大,刚开始练习时,好象是老牛掉在枯井里,有力使不岀,说起容易,做起很难,零距离发力 ,必须要有扎实的桩功基础,正确的引力,发力方法,,举一反三,不然难以达到这种高层的境界,我家的沙发每年要换一次,都是弟子们在练习引力,发力时,沙发再次被折断。所以练习这种引发力时,不要急于求成,越急越慌,一事无成,有的人恨不得一下子练成,最后还是练紧了,这叫急心吃不了热豆腐,他要有一个训练过程。
大成拳的发力其根在脚,发于腰.使全身力量达指端。其根在于足.发于腿,宰于腰、形于指,消息全凭后足蹬。大成拳的发力是集各家拳术发力之长处,并建立了其独有的发力训练体系。站桩可以增加人的质量,也就是储存能量,能量储存得越多.其功力也就越大, 芗老在发力中要求“大动不不如小动,小动不如蠕动 ,“不动之动”,才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生生不己之动”! 一动无处不动,动作越小速度越快,爆发力越强。所以,大成拳的发力要的是重力加速度。周身软如棉,意念指端前,炸力无间断,如弓射弹丸。
芗老曰;松松紧紧勿过正,虚虚实实得中平,大成拳力量是松紧互用,在发力的一瞬间,要求做到整,也就是放松。周身空灵均整,精神饱满。虚灵挺拔,要做到周身紧而不僵,松而不懈,似笑非笑,不用僵力。一旦用力,筋肉就要僵滞,瞬间发力,立即放松求紧,松和紧都要求快。就是一触即发,一发即止。要求全身上下,两手与两腿,肩,腰都要在同一个点火时间,快了也不行,慢了也不行,不然都达不到一触即发之效果。这只是小乘之发力,大乘之发力,腿,腰只是一个支撑而已,大成拳最高的境界是力达指端。就是把两脚掌抬起,两腿直立,这种穿透力照样把人弹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