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麻黄汤及临床运用

跟大师学经方

跟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部析麻黄汤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麻黄汤。

第七届中国中医药经方论坛高级进修班通知

1
【组成】

麻黄三两(9g),桂枝二两(6g),炙甘草一两(3g),杏仁七十个(12g)。

2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3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4
【适应证】

太阳伤寒证(风寒表实证):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或咳嗽,或气喘,或呕逆,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或兼紧。

5
【配伍原则与方法】

太阳伤寒证(风寒表实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风寒客表;经气不利:肺气宣降失常.所以,治疗风寒表实证.其用方配伍原则与方法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解表发汗药风寒表实证,张仲景称其为太阳伤寒证,其病因是风寒之邪侵犯肌表营卫,因体质而异所致病证是表实证,其证机是素体营卫之气不虚,营卫失调而受邪,并与风寒之邪相搏,形成营气郁滞,卫气闭塞的病理特点症以发热,恶寒无汗而喘,头痛,身疼痛,口中和,舌淡,苔薄白,脉浮或紧。其治当解表发汗,疏散风寒,在选用辛温解表药时,必须审明风寒表实证,其证机大多与肺气失调有关,因肺主皮毛,宣发营卫,故选用辛温解表药时,考虑用药既要具有解表作用,又要具有宣肺作用,这样可使风寒表实证应期而愈。如方中麻黄

2.合理配伍通经发汗药治疗风寒表实证,在针对证机选用解表发汗药时,还要辨清风寒之邪不仅侵犯太阳肌表营卫之间,还郁滞太阳经气经脉,呈现经气不通的病理病证,如头痛,身疼痛.骨节疼痛。因此,在组方时最好配伍既有解表作用,又有通经作用,以此协助解表发汗药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从而使表邪得散,经气得通,病证得解。如方中桂枝

3. 妥善配伍肃降肺气药 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营卫,其病理特点是卫闭营郁,势必影响肺气宣发皮毛,肺气不得宣发皮毛,则气逆于上则为气喘。肺的生理功能是既向外向上宣发,又向内向下肃降,宣降有序,才能构成肺气的升降出入。组方若仅宣而无降,同样是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因此,在治疗太阳伤寒证时,要妥善配伍肃降肺气药,以增强治疗效果。如方中杏仁

4. 适当配伍益汗源药 发汗,其汗由津液所化,只有适当配伍发汗药,才能使风寒之邪从外而散。但汗由津液所化,汗出则会损伤阴津,阴津受伤又不利于发汗解表散风寒。因此,适当配伍益汗源药,则有利于表邪从汗而解。如方中甘草

5.随证加减用药若头痛以项部症状明显者,加葛根、羌活,以疏达太阳经气;若鼻塞不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通达鼻窍:若肢体酸楚明显者,加川芎、独活,以行血祛湿活络:若胸满者,加紫苏、香附,以芳香行气开胸;若血虚者.加当归、阿胶,以滋补阴血:若气虚,加黄芪、白术,以健脾益气固表:若阴虚者,加麦冬、生地黄,以滋阴和营,等等。

6
【临床应用】

药用个性麻黄解表散寒,宣肺平喘。桂枝解肌发表,通达经气:既助麻黄散寒,又助麻黄温肺化饮。杏仁肃降肺气:辛助麻、桂解外,苦降泄肺气、与麻黄相用,以宣降肺气。甘草补益中气而生津,并调和诸药。用药相互作用的协调统一性与个体差异性,从而决定认识、研究与应用麻黄汤治法不仅可主治风寒表实证,又可主治治寒邪犯肺证等,并且对于下列所举病种面具有麻黄汤主治病理特点者,以法用之,可取得明显治疗效果。

(1)寒邪犯肺证.咳嗽,气喘,胸满或闷,痰稀色白,或流清鼻涕, 或流眼泪,或呕,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关节疼痛,手指疼痛,胳膊疼痛.腰疼痛,肌肉疼痛等病症而具有卫闭营闭证机者。

本方可以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以及呼吸系统之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等;消化系统之习惯性便秘、膈肌痉挛等;泌尿系统之急性肾炎、慢性尿道炎等;神经、运动系统之坐骨神经痛,四肢关节疼痛等;皮肤科之荨麻疹、风疹等;五官科之过敏性鼻炎、急性结膜炎、面部痤疮等;妇科之产后高热、急性乳腺炎等病症而见上述证机者,均可以本方加减治疗。

7
【原文应用】

1.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2.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3.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36)

4.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5.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眼,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46)

6.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

7.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52)

8.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5)

9.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232)

10.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麻黄汤主之。(235)

勤求仲景.博识经方
遵义经方研究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