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枪法枪中王:武式太极杆(枪)之秘

太极枪法枪中王

一一武式太极杆(枪)之秘

李新方

武式太极杆(枪)四十八势,是在武禹襄、李亦畬所传一路杆、二路杆、四粘杆、四散杆等杆术套路和技法的基础上,由李亦畬的亲传弟子葛福来(葛显斋),结合家传杆法和习练心得创编,经霍梦魁师祖和李永康老师传授给我。

太极杆的长度一般在三米二以上,由腊木杆制成,上了枪头叫做大枪、长枪,不上枪头就叫做大杆,或杆子,在练法和用法上并无不同,但杆子比枪更能充分发挥太极枪术的精微巧妙和增长技击功力,故武式太极拳历代传人对杆法尤为重视,大多杆子不离手,需要特别弄清楚的是大枪与花枪的根本区别。

大枪(大杆)与花枪的根本区别,决不仅仅是长短和粗细的问题,枪法主要是扎(刺、戳)和防,“戳革是正,行著是变,功夫缺一不可”(吴殳《手臂录·枪法微言》),革是防扎的技法,而花枪多是棍法,其中虽然也有扎,但多是打,“打人千下,不如一扎”(程宗猷《耕馀剩技·少林棍法阐宗·问答篇》),还有更多的舞花动作,“知棍而借棍已非,不知枪而以棍冒枪,其谬何所终极,法愈多而枪愈晦”(吴殳《手臂录·卷二·针度篇》)。

枪术法度严谨,变化无穷,“有五百余法”(《手臂录·卷二·针度篇》),“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霆”(戚继光《纪效新书·长枪总说》),故“世人尊枪为艺中之王”(程宗猷《耕馀剩技·长枪法选》),又有“年刀月棍一辈子枪”之说。

是以几千年来,许多武术家毕生致力于枪术研究,而枪术的发展对太极拳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太极拳先师王宗岳就著有《阴符枪谱》,其总诀云:“身则高下,手则阴阳,步则左右,眼则八方。阳进阴退,阴出阳回,粘随不脱,疾若风云。以静观动,以退敌前,审机识势,不为物先。下则高之,高则下之,左则右之,右则左之。刚则柔之,柔则刚之,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枪不离手,步不离拳,守中御外,必对三尖”。诀中的高下、阴阳、左右、进退、粘随、动静、刚柔、虚实等等,都可以与《太极拳论》等篇相印证。

同时,太极拳产生后,太极拳家用太极拳理法精研枪术,又使枪术的发展达到新的历史高度,把“一寸长一寸强'和势险而节短,都发展到极致,武禹襄《器械论》云:“四枪,与四杆同。以上刀法、枪法,务要身法不散,讲究跟劲”。

拳术和各种器械,都是身法、心法、势法三法一体,其中的身法是基础和关键,由于大枪较其他器械长而且重,“身法不散”就更为重要,如果身法没有练精,一拿起杆子身法就散了,故练杆子对拳术有放大、检验和提高功力的作用,武式太极拳传人常把青龙出水一式作为功法来练,据《廉让堂太极拳谱(考释本)》,李亦畬练的铁杆子达八十斤重。

“讲究跟劲”也同样重要,太极拳术和器械的假设敌都是一流高手,只有讲究跟劲,才能够连续进攻,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练杆子要做到讲究跟劲,要比练拳或其他器械的难度都要大得多,四粘杆、四散杆等练法与打手的步法一样,都是三步半,跟步的作用不是为了跟步的形式,而是为了训练跟劲,故没有要求跟步的着势也要体现跟劲。

练杆子首先要掌握用杆的基本方法,可以用三句话简单概括,即“前手如管,后手如锁;前手中平,后手着腰;见肉分枪,贴杆深入”。第一句话讲的是握杆之法,指和腕都要灵活。前手如管,是说前把是活把,不能握死了,以便于出杆(向前推送)和抽杆。后手如锁,是说杆的根部要握在后手的手心,这样才能灵活掌控杆子,“用我之枪根,以制我之枪头;乃用我之枪头,以制彼之枪根。千变万化,尽于此矣”(《手臂录·枪根说》)。

第二句话讲的是持杆的最基本姿势。中平,即中四平枪,又叫做四夷宾服势,基本要求是:后手着腰,前手中平,身法略蹲,三尖相照,上下左右俱无空着,诸势皆从此出,又能破诸势。三尖相照,即上照鼻尖,中照枪尖,下照脚尖。四平,即顶平、肩平、枪平、脚平。还有高四平枪、低四平枪。

太极枪法与其他枪法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身法要求不同,其他枪法的中四平枪多采用半马步,虽然更稳,但克服不了双重问题,而太极拳械都是不允许双重的,故太极枪的身法要求与太极拳的身法要求是完全一样的,这样才能做到极沉稳而极轻灵。

第三句话讲的是杆术攻防的基本原则,见肉分枪是防,由于枪扎一条线,只有当敌之枪尖正对着自己时才需要防,而攻时贴着敌之枪杆,则敌不易防。攻防的主要部位称为“枪眼”,上枪主要刺头面、咽喉,下枪主要刺膝、臁、脚,中平枪主要刺心、肋、腹、手等。然而有正法必有变化,变而贴杆叫做闪赚,变而不贴杆叫做颠提。

又由于防的动作大多是走弧线的,这就产生了圈的概念,故有枪术要“工于一圈”,“宁传十枪,不传半圈”之说,在枪术中较早出现了沾连粘随的高超技艺,并由对滑对扎的攻防训练,发展到太极拳派的四粘杆、四散杆等。但如果两人都是工于一圈的枪术高手,要想在实战或切磋中始终处于我顺人背的优势,关键还是要看是否能够在千变万化之中,做到“务要身法不散,讲究跟劲”。

《手臂录·卷一·枪王说》云:“枪为诸艺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故刀剑等短器械之假设敌必有使枪者,而枪之假设敌只有使枪者。然而,艺中之王也并非无隙可乘,真正的艺中之王不是枪械,而是使枪者的功夫,《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云:“长枪架手易老,若不知短用之法,一发不中,或不在吃紧处,被他短兵一入,收退不及,便为长所误,即与赤手同矣……急则用手法缩出枪杆,彼器不得交在我枪身内,我手中枪就退至一尺,尚可戳人,与短兵功用同矣,此用长以短之秘也”,故杆法对刀剑等短器械,一个手挥琵琶就足够了。

附 武式太极枪(杆)秘诀

太极枪法枪中王,走遍天下独擅场。起势左转枪点地,虚步粘拨下掤枪。青龙出水吞万里,风扫梅花天上扬。四粘四散连枪进,退步拨挂走铜墙。玉女穿梭走四隅,拨挂粘刺把敌伤。童子上步观音拜,饿虎扑食斩群羊。左右斜劈连环步,海底捞月还上苍。凤凰点头取锁项,三环套月奔胸膛。青龙探爪兼崩点,左右採劈花落旁。灵猫捕鼠快如箭,鹞子翻身卷地狂。怀中抱月闯阵勇,天马行空战八方。顺水推舟趁势入,拨草寻蛇左右忙。怪蟒钻窝穿心透,金鸡独立刺面庞。鹞子擒雀插步上,乌龙摆尾锁大江。狮子摇头拨枪退,穿袖调枪敌难防。跳步劈枪双震脚,霸王举鼎千斤扛。立马横枪拦路虎,犀牛望月后把撞。白云盖顶霹雳落,流星赶月逐电光。白猿转身挺枪刺,猛虎掉尾谁敢当。饿虎扑食二起脚,中军出队气高昂。宿鸟归巢退亦进,拖枪败势把敌诳。平地风雷旋风腿,灵猫扑鼠暗机藏。手挥琵琶缩枪势,身合太极艺高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