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从素材和感想中来的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的作者是日本奥野宣之,看书名感觉是教读者如何把现有的信息进行整理。读完之后,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专业作家如何积累素材,以及这些素材如何转化为文章的方法。
这对于喜欢写作的朋友,还是很适用的。看完整本书,有两个点让我觉得非常好,值得学习借鉴。一个是一元化笔记法,另一个是葱鲔火锅式笔记。
1、一元化笔记法
一元化笔记法,就是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使用一个笔记本。把所有工作、生活中的事实、感悟、灵感都按日期记在一个笔记本上,出门看到雪白的狗,觉得非常漂亮,记下来。看到地铁上因为座位打架也记下来。工作会议,讨论内容,都一一记下来,并且把当时的感想也记下来了。反正,你在生活、工作中所有要记的都记下来。直到一个笔记本用完了,再换另一个。
这样记笔记有一个好处,在一个笔记本中,能找到在一段时期内所有的内容,并且信息不会遗漏。最重要的是,某一天读以前的笔记,因为所有事情都是按日期按顺序记下来的,读起来很自然的就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事实,以及当时的情感。在这样的笔记中容易找到灵感,这就是作者写作的素材来源,也是作者独创的一元化笔记法。
作者几年下来,写了一两百本笔记,一起摞起来,看着很震撼,很有成就感的。看着书中的照片就很羡慕,仿佛能闻到溢出的书香。
读完这本书,虽然对作者的一元化笔记法很认同,但是自己也有一些想法。作者作为一个专业的作家,工作的内容就是写文章,和别人讨论、开会的内容,基本也跑不出这个范围,所以所有内容记在一个笔记本上比较合适。
我,一个需要工作养活自己,写作只能是业余爱好的人,工作生活的笔记都记在一个笔记本上就不大合适了,所以要分开。对于我来说,至少有三个笔记本,一个工作笔记本,一个读书笔记本,一个是随记本。我的这个随记本有点类似作者的笔记本中的一个功效了。
2、我的随记本
我最喜欢的是这个随记本,里面记的全是生活的点点滴滴,与工作一点关系没有,过一段时间再看很有意思。这些记下来的内容,在某一天就成为我写作的素材。所以,有时在网上看到书友说自己没有东西可写,就会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没有东西可写呢,我总是有好多要写的,每次都要选择一下,先写哪一个。
我翻了下这个随记本,一个月前看电视剧《太行英雄传》时记下来的,杨树生的格局,使他带领的八路军最终影响了这支队伍,影响了人心。谢魁回归国军时大部分留了下来,并且最后谢魁也回来与他并肩作战,直到战死....。后来根据这个笔记我写了一篇文章《太行英雄传:以心换心,留住人心》,发布出去不少人点赞。
看《我的父亲我的兵》,付子龙带领队伍走到八里坡时,差一点进入鬼子的伏击圈,吴大山说:“老天爷不欺负仔细的人,只要有奇怪的事情,绝地邪门”,他的仔细让他们识破了鬼子的阴谋。这让我想到工作也同样需要认真仔细,人生更需要认真仔细。当时看到这里时,特别有感触,一直想就此事写篇文章,可是需要写的素材很多,一直放着。
周末看电视时,看到张国立老师主持的非凡匠心,在吉州制作的一期节目,关于木叶盏的,看着那一堆堆泥经过匠人的手,一步一步成为一个艺术品,特别是碗底的叶子,是在烧制前把真的桑叶放在碗里,经过高温把叶子融化,形成一个叶子形状印在碗上,既是纯天然的,又特别漂亮。
我一直想找找关于木叶盏的历史传承方面的书来看看,学习学习这个古老的艺术手法,感受这种艺术传承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了一个新知识,又有写作的素材。所以,最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素材,希望能写出一篇这样的文章来。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期节目,也是艺术的传承,讲的是缂丝,看的时候非常震撼,就记了下来。想有时间研究一下这个缂丝,结果今天看《清明上河图密码4》,里面就讲到宋朝的一个丝织品——缂丝,里面详细写了缂丝的织法,以及当时人们对缂丝的使用和缂丝在当时宫庭中的地位。看后就立即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样看来,记笔记还有一种关联学习的效果,嗯,很好耶,以后这一点也要作为记笔记的好处之一记下来。
其实,我的随笔记里有很多这样的素材。我在记这种笔记时,会把日期,看的内容,相关的人名、地名、物名都记下来,方便以后看的时候回忆,并且需要网上查找素材时,也有比较多的信息来帮助查找,很方便。
3、手机软件记笔记
除了使用纸质笔记本记笔记,我比较多的使用手机软件来记笔记。在家时,可以方便的使用纸质笔记本来记,出门带着一个大大的笔记本也不方便,并且使用手机软件更方便。
在路上走着时,突然看到几辆通勤车停在路边,车身上全涂成了浅黄色,一下就吸引了眼球,那是某家招聘网站的广告,觉得把通勤车漆成这个颜色很有创意,就记了下来。车身上的调侃词也特别有意思,“每逢加班胖十斤,算工伤吗?”,“天灵灵地灵灵,太阳落山我下班”,“佛系?法系?道系?呵呵,我加班系”,随手把这些句子记在手机印象笔记里,并且拍了照片插入笔记本,有图有文,视觉感很强。
除了单纯记下来之外,手机软件记笔记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用法。看书、看电视、在外面走路时看到什么,有特别的想法时,想写成文章,我就立即在印象笔记中创建一篇文章。把想写的内容记下来,把感悟的句子记下来,对文章的思路也快速记下来。这些东西基本就能成为一篇文章的骨架,等坐到电脑前开始写时,组织一下文章结构,在骨架上加上肉肉,一篇丰满的文章就出炉了,很容易吧。
所以对于我来说,在家里放一本随记本,什么都记。老妈偶而的一句话,老爹去买面条结果空手回来。我自己去游泳,结果忘了带泳衣,洗个澡回家了,这些都会记下来。
在外面看到好玩的图片就拍下来,想到什么点子,有什么感想,有什么事就用手机软件记下来,这些都是写作素材,真的很好。我的好几篇在有书被加精的文章,都是这样写出来的。
3、葱鲔火锅式笔记
葱鲔火锅式笔记的做法就是,将他人的发言、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等“来源于外部的信息”标上 “〇”后再逐条书写。对这些信息产生的感想、自己想说的话,用“☆”标记后再写。不断重复〇和☆,就象葱段和金枪鱼为食材的火锅料理,所以就叫做葱鲔火锅式笔记。
这种方法记录随笔记或工作笔记都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会议上,这样记录的笔记很清楚,并且省时间。会后,再看笔记时,一下子就能知道哪些是会议上的内容,哪些是针对这些内容的感想和自己想说的话。
我在使用这种笔记法记笔记时,还会加上一种符号√,√表示会议上的决议。
我用这种方法记了几次早例会的内容,记了一次讨论会的内容和一次课程设计评审的内容,感觉确实既清晰又节省时间,方便了很多。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试试。
这本书还讲了很多笔记本的使用选择,以及各种素材的积累,在不同场景下如何记笔记。这里面的方法,有不少很实用,喜欢的书友,可以看看这本书。
书很厚,但是内容浅显易懂,我仅利用上下班的地铁上看这本书,两天多就看完了,还是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