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殴打女学生逼其写不雅检讨事件,我说点不同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件事目前在网上已经发酵了很多天了,详细的情节我就不再赘述了,依然不明所以的可以去百度一下,太多。
我之所以没在第一时间发声,是觉得里面有太多的疑点,觉得水太浑,还是等着杂质沉淀一下再看比较好。
时至今日,有一些东西,慢慢是可以看出个大体轮廓了,我觉得可以说几句了,当然,我不是网络大V,公众号也不到两万人,影响力实在有限。再说了,我也并不想影响什么。
这个事目前说尘埃落定,还有些早,不过已经过了舆论的高峰期,目前处于退潮期。
我今天要写的,与网上目前传的一些东西,角度不甚相同。
01
先要说的是,不管网上曝出什么新闻,我觉得我们都需要冷静,冷眼旁观,不要一哄而上。
这是一个流量至上的年代,有了热点,就意味着流量,有了流量就意味着金钱。在这种模式下,蜂拥而至的自媒体,就不管事情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先冲上去,分一杯羹,哪怕是一个人血馒头,只要能换人民币,都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网上的新闻,经常出现几次反转的情况,譬如最近很火的另一起新闻,滴滴司机闯红灯送患儿,最后患儿家属拒绝作证这件事。最后依然出现了反转,是医院给错了家属的号码,闹了乌龙。
而回头看看网上,早已经骂成了一片,真正的患儿家属此时也吓得不敢再露面了。
所以,这是我今天要说的第一点,越是处在今天这样一个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越需要我们每个人擦亮自己的眼睛,提高自己的分辨力,不要让一些人带了节奏,被人误导,甚至成为谣言散播的帮凶。
02
且不说学校这件事,先说患儿家属不作证这件事,于情于理,这件事都有问题,换句话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觉得,这事哪里不对。
一件事,一旦有悖常理,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什么人都有”作为搪塞的借口。
譬如这件事,患儿家属做一下证,并无损失,也并不麻烦,于情于理,都没有拒绝的理由,正如后面真正的患儿家属现身后就说,当然会去作证,不可能不出面。
当然,我们不排除确实有一种人,难以“常人的思维”去看待,这种人有,但是极少。
我们再回到学校这件事。
凡事要做,必有一个动机,动机是什么,很重要。
这个校长让这个女生写下这么一篇“不雅”检讨的目的何在?
还要“校长念一句”,“学生写一句”,合情合理吗?
写了这么一份东西,是要拿来干什么?找家长敲诈勒索吗?
这事至少我到现在是没想明白,或许这个校长就属于那种“什么人都有”的那种人吧。
03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三,我们从当地政府官方发布的这个调查报告中,是能够看出一些端倪的。至少,明眼人,尤其是从事过学校管理工作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问题。
我们要注意其中的这一段:
工作组与刘某某同宿舍的七名女生调查了解,证实王某某在晚上十一点熄灯以后独自一人多次进入109号女生宿舍找刘某某,刘某某主动为其开门、开窗,在一起时长1至2小时不等。
这里面的事情就不简单了。
注意,这个地方是“多次”。
无论有什么理由,例如后面该男生家长称孩子正在玩什么“真心话大冒险”,呵呵呵,你玩一次我信,进去五分钟我信,多次玩,每次一到两个小时,半夜三更,一个男生进入女生宿舍逗留这么长时间,这正常吗??
试问,哪个学校的校长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哪个但凡有点责任心的老师知道这样的事情会不生气上火?
别的不说,如果我的孩子跟这个女生同宿舍,我作为家长也要先找寻一下学校的不是,你怎么管理的?弄一个男生多次半夜三更进入女生宿舍,你这是多大的管理漏洞?!
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句:万一,那份检查上写的都是真的,怎么办??
是不是很可怕?
说实话,从这个逗留时间看,我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04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与一个帖子下面的这条留言有关。
呵呵。
越是舆论一边倒的时候,我觉得越需要清醒的人。
其实我写到这里,综合上面政府的调查报告,懂的人,已经明白了其中的事情,也就明白了为什么网上发酵这么迅猛,而且经历了两次发酵,到现在还传出了这个校长“涉嫌二十年前杀妻”的信息。
这幕后有没有推手?这就需要大家自行判断了。
我最后想说的是,两点,一点说给我的同行们,一点说给家长们。
说给同行们的是,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凡事要合规合法,不管你的动机是什么。
做错了就是做错了,这事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这件事,要引以为戒。
说句大白话,为了人家的孩子,砸了自己的饭碗,图什么呢?
换句话说,即使你要管学生,也一定要在合理合规合法的范围内,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家长支持的范围内进行,这是一个底线,越过了这个底线,就会出问题。
要说给家长的则是,要加强对孩子的管理和沟通,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
大家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都明白和理解那种懵懵懂懂,更理解青春期的那种冲动。
早恋这件事,是即使工作了多少年的老班主任都头疼不已的事。陷入爱情里的男女生,大多是狂热且固执的。陷入那个圈子,估计心心眼眼都是对方。老师讲道理,能起到的作用又能有多少呢?
不要寄希望于老师,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下,又有多少老师愿意或者敢去管这种事?这只是遇到了家长索赔,还没遇到学生跳楼自杀之类的更极端的情况,还是那句话,当老师的,为什么要为了你的孩子,砸了自己的饭碗?
顺便问句:
碰上冒着砸饭碗的危险还要管你孩子的人,你觉得他是不是有病?
最后再加一句,送给网络上所有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网络上的这股针对老师的,充满了暴戾恣睢的舆论导向,真的让人忧心忡忡,当老师被束缚的越厉害,能做的就越少,我们的孩子和教育,就越危险。
冬至了,天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