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卫《罐罐茶》
罐罐茶
门源农村回族的罐罐茶,可谓别具特色。
罐罐茶是砂罐或瓦罐里熬的茯茶。
熬罐罐茶的茶罐从质量上分,有砂罐和瓦罐两种,这是因制作原料不同而有别。砂罐的原料比较粗糙,粘性也不太大,烧成的陶瓷品不上釉,表面为土黄色、青色,不十分光滑,表面粘有一些微小的砂粒、凝固的气泡,有时还会有小砂眼,小砂眼若在底部,砂罐里盛满水时,小砂眼就向外喷水,象半截成弧形的银线,小砂眼其实无妨,起初用针尖捣点绵花之类塞住,烧几次茶就被茶锈堵住了,永不漏水。
瓦罐就不同。
瓦罐的原料细腻,粘合力强,烧制成陶瓷品,精制、光滑、无砂眼无斑点,表面上一层红色釉,就成了一件精品。
从容量上分,茶罐有盛三四斤水的大砂罐,有盛二斤左右水的温炖罐。下来就是以碗定量的一碗罐、两碗罐、三碗罐。一碗能盛半斤水。
茶罐的器形基本上象直立行走的企鹅,罐口和罐底稍小,中间鼓出。罐口有一罐嘴,对侧是一个形似门窗安的拉手样的罐把。一碗罐齐头齐脑,只有把,没有嘴。
茶罐是放在灶火门、火盆旁、板炕下烧茶的,以火盆炖茶居多。在铁炉子没出世以前,当时农村盛行火盆,有木火盆、铁火盆、铜火盆,铜火盆最名气,木火盆其实也是铁,是用木头做个火盆架,中间放一口破锅即成。
火盆里烧牛粪片、羊粪块,也烧劈柴,为的都是能隆起火堆,利用散热,耐火不败。
每天清晨,先把火盆抬到廊檐台子上,隆粪垒柴,然后点着火,让浓烟先在屋外冒一阵子,等烟散火旺,燃成“红灯笼”时再把火盆抬到热炕头,四周围几个茶罐,每个茶罐盖一块大小适合的石板,叫“茶罐盖儿”,人们就一边取暖,一边喝早茶。
老奶奶们用砂罐炖茶特用心,为了讲究茶的味道,一般用冷水燉茶,茶中放进草果、姜粉,或是马英籽、黄芪叶,或是核桃仁、杏仁之类。茯茶尽量选用上乘品,解放前讲究喝“马和升”茶,解放初期讲究喝“人民茶”,到六七十年代讲究喝湖南益阳和临湘茯砖茶,前者为优。
同一品牌的茯茶,也有优劣之分。嗜茶有瘾者,闻一闻茶块就断定其质量,看一看也能有所识别,在茶叶中间有黄色斑点的,被叫做“茶金花”,“茶金花”多的茶味道香,茶味浓,茶色也好。用手掰,板结实在的茶块好,虚泡泡的则差。
火盆里的茶罐开了,不急着喝茶,先要温火滚一会,老奶奶们就蹲在火盆旁饶有兴味地用茶勺扬茶,即:一勺一勺地舀起,又一勺一勺地倒下,再把茶杆捞完,然后才调奶子看守着烧滚,就放到火盆一边烤起来。
等厨房里媳妇们端来油饼子热卷子时,金黄色的奶茶就一碗碗摆上了炕桌,喝一口,给人一种酣畅、清爽、透心、提神的感觉。
夏季里,茶罐从火盆里挪到了厨房灶火门里,因为天热了,炕上不需要火盆。灶火门里炖茶远没有火盆方便,弄不好会被火棍捣翻,茶倒了,火激灭了,人也成了灰头灰脸。
后来火炉一兴盛,茶罐就退伍了。茶罐放到烧煤的炉盖上,经不住高温,前前后后都炸掉了罐底。于是,明光闪闪的各种钢精壶代替了人老几辈子熬茶的砂罐,方便、卫生,但茶味远不及罐罐茶。
上世纪六十年茯茶供应特别紧张,每月每人半斤,凭“购货证”购买,六十年代初曾一段时间还断销了。茶叶是上瘾的东西,农村的老人们,饭可不吃,茶不能不喝,于是茯茶供应紧缺的年代,可苦了这些有茶瘾的人,许多人压箱底的上乘好茶也未保住,拿出来过茶瘾了,有些老奶奶的金货银货小玩意也被换茯茶喝了。礼尚往来,茯茶最珍贵,最名气。过去有人在订婚时拿了八包茶,那个是个不得了的事情。茯茶与门源人有不解之缘,茶类饮品种多的今天,门源人还是钟情于茯茶,没有茯茶,他们的生活就觉得寡淡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