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月《请把年迈的双亲当成你幼稚的孩子》

请把年迈的双亲当成你幼稚的孩子

星期五,学校照例召开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上午下午,学校要给运动员和裁判员各发一只加餐面包。上午因故请假,未能领到面包。下午照例领到一只,本想吃了,可是,也许是肚子未饿,也许是同事们都未吃,就把它揣在口袋里。直到运动会结束,肚子也有些饿了,想吃,但没有。习惯告诉我,这只面包要带回家。

这是一只奶黄面包。它的外表金黄,质地酥软,尤其是中间的奶黄,更是香甜。看到它,就好像站在烧饼炉旁,炉中的烧饼,又脆又香,你忍不住地要把手伸进滚烫的红炉里抓取一只送到嘴里。过去学校开动会时,每每发这样的面包,我总舍不得吃,只是看看,以解口馋,如同望梅止渴。我要把它带回家,给几岁的儿子吃。那时,生活水平还不高,吃这样的面包也不能随心所欲,偶尔买一回,就是奢侈了。一到家,儿子看到手中的面包,便会条件反射,立马奔过来抢。我便会故意把手举得高高的,左躲右闪。儿子就会在我的周围转圈,伺机抓住我的手臂。如果长时间不给他,他的眼里便会噙满泪花。逗过一阵之后,他便如愿以偿,坐在一边美美的享受去了。

到家之后,我下意识地把面包拿出来,想给儿子吃,才发现儿子已经长大,飞出了。我看着手中孤零零的面包,失落感油然而生。但又想,即使儿子还在身边,恐怕也不稀罕这只普通的面包了。因为他们见过的吃过的零食要比这面包贵多了,好吃多了。除非饿得不行,哪里还看得上身份不高的面包?

我又何尝不和孩子们一样?

孩子的小时候,就是小时候的我们。不,我们小时候比他们更馋,因为我们小时候更贫穷,零食更稀缺。只有家里来了亲戚,或是父母偶尔上街办事回来,才看到几块水果糖。吃这几块糖,有时兄妹们还要经过一场战争。我的父亲是生产队里的出纳会计。有一次父亲从街上办事回来,将黑色手提包扔在水泥柜上。乘父亲不在时,我拿过手提包,翻了一通,没能找到吃的,只有几张写了字的纸。以前翻包总有“战利品”,今天却大失所望。我气急败坏,将几张字条揉成一团,扔到灶膛里。此时姐姐正在烧锅做中饭。纸团在火红的火苗中化为灰烬。后来父亲发现我将字条烧了,将我“痛打”了一顿。因为那些不是一般的废纸,是生产队的存单。父亲打完后,又有点自责,怎么就忘了买糖?如今,我也是做父亲的人了,我能想象当时父亲生气的程度,也能理解父亲的心理。

想到这件事, 我就暗自笑我自己,为了几块水果糖,竞惹出如此祸端。可是现在我们还看得上几块小小的水果糖吗?每次参加婚宴,吃完喜酒回来,总会收到一盒喜糖。那些高档的喜糖,我们吃了几块?还不是偶尔拣几块喜欢的尝尝?其余的如果邻家孩子不吃,就扔了。

糖、面包,我们不吃也就罢了,可是,我们总有意无意地忘记糖、面包中的爱意,总有意无意地嫌弃父母老了,不中用了。回老家时,总要把父母淘过的米再淘一遍,把父母择过的菜再择一遍,把父母洗过的碗再洗一遍……父母想对我们提出建议时,我们总是说:“你们老了,眼光也老了,不合时宜了。”父母的话还未出口,就被我们判了“死刑”。

我想起曾看过的一则微信。公园里的长椅上坐着一对母子,垂暮之年的母亲望着远方,风华正茂的儿子低头看着报纸。有一只麻雀在草丛中跳跃,“那是什么?”母亲问。“麻雀。”儿子闻声抬头,望了望草丛,随口答道。说完,继续低头看报。母亲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看着麻雀颤抖着枝叶,母亲又问道:“那是什么?”儿子不情愿地抬起头,皱起了眉头,“我刚才告诉过你了,妈妈,一只麻雀,麻雀。”说完,一抖手中的报纸,又自顾地看下去。麻雀飞起落在不远的草地上,母亲的视线跟着麻雀移动,母亲又问:“那是什么呀?”儿子不耐烦了,合上报纸对母亲说道:“一只麻雀,妈妈,一只麻雀。”接着用手指着麻雀,大声地拼道:“m a 麻,q ue 雀,麻雀。”然后转过身,负气的盯着母亲。母亲并不看儿子,不紧不慢地转向麻雀,然后试探性地又问了一句:“那是什么?”这下可把儿子惹恼了,他挥动着手臂冲着母亲大喊:“你到底要干什么?我已经说了多少遍?那是一只麻雀,你难道听不懂吗?麻雀!”母亲一言不发地起身,过了一会儿母亲回来了,手里多了一个小本子,母亲坐下来,翻到了某页,点到其中的一段,对儿子说:“你念一下。”儿子念了起来:“……一只麻雀飞到我们面前,儿子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呀?’我就回答了他21遍:'儿子呀,那是一只麻雀。’儿子每问一遍,我都拥抱他一下……”

回味着这则微信,我扪心自问, 我望记了父母的舐犊之情吗?我嫌弃过父母的衰老吗?我能像父母对我小时一样对待年老的父母吗?看着手中奶黄面包,我在反思。我又在祈祷,我祈祷我的孩子不会嫌弃我的老去;我祈祷,当我老得如同他小时一样幼稚时,他能把我看成一个幼稚的孩子。我祈祷天下所有的子女们,都能把他们年老的双亲当成他们幼稚的孩子。

是的,我们的父母老了。但他们的心不会老,那颗爱子之心永远不会老去。那怕自己动弹不得,那颗爱子之心也会像这奶黄面包一样,永远酥香,像那水果糖一样,永远脆甜!孩子们,你们能回馈父母一只奶黄面包或是几块水果糖吗?

(0)

相关推荐

  • 现实生活中“子不嫌母丑”日渐稀缺,亲情里也有世态炎凉

    来源:网络 1 "子不嫌母丑"日渐稀缺 八十多岁的母亲在我们小时候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那时候母亲年轻能干,我们都围绕在母亲身边,我们离不 ...

  • ​这组数据心疼了!“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只剩归途。”

    文:竹墨 我们还能陪伴父母多久? 这几张图触目惊心! 假设我们地父母现在平均五十岁,他们的人生是这样的: 假如你们天天见面,能陪伴父母的时间是这样的: 假如你们一个月见两次面,能陪伴他们的时间会是这样 ...

  • 我可能过了一个假的母亲节

    满屏都是母亲节快乐,但恐怕这句问候,只适合送给自己的母亲.送给其他任何人,都难免尴尬. 说的人未必认真,听得人未必认真,应和者更多是逢场作戏.时至今日,点赞之交,充满泡沫的朋友圈,冲淡了真正的友情.每 ...

  • 妈,我想您了…

    中 秋 随 笔 文 / 董 莉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来临,千里之外的游子不辞劳苦奔波回家,同家人团聚,畅谈一年的酸甜苦辣,畅饮一壶老酒,尽尽孝心,看看自己的子孙儿女. 幸福的家庭都 ...

  • 小区业主:请不要把公共区域当成自己家!

    生活不可能总是顺心如意,总会有不合心意的地方,现在的房价越来越高,买房变得越来越不容易,终于买了房,花大价钱做了装修,然后呢就是入住,可是也有诸多矛盾,可能你的邻居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友善.在你走出电梯的 ...

  • 2021年请不要把公共区域当成自己家

    物业知识圈 4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亲爱的业主: 您好!我是您的老朋友--楼梯间,作为楼梯间,每天清晨我目送您去上班,每天傍晚我迎接您的归来.虽然我并不起眼,但相信您对我并不陌生. 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 ...

  • 朱华月《秋夜露思》

    秋夜露思 夜未央,人不眠.起身,推窗.月未困,仍精神盎然,朗照着门前的梧桐树.寒露已过,梧桐却不知秋,萧疏的枝叶依然一片翠绿,地上不见一片秋叶. 袅袅寒风吹动梧叶,梧叶上团团露珠轻轻摇晃,寒光粼粼.风 ...

  • 朱华月《野菊》

    野菊 走亲访友时,看到他们家中一盆盆花卉,散发着满院清香,我总是羡慕不已.水仙的高贵,文竹的娴静,吊兰的高雅,君子兰的清新--无不显示出主人的雅趣.于是,为附庸风雅,便东施效颦,买几盆花草,放在阳台上 ...

  • 朱华月《寒流》《阳光的味道》

    <寒流>(外一首) 寒流 你是西伯利亚的孩子 有一颗不安的心 你说 世界这么大 我要去看看 于是 你欢快地一路前行 很快,在南方 我看见你庞大的影子 我在你的影子里穿行 你举着凛冽的利剑 ...

  • 朱华月 《做人做事,不妨“慢一拍”》

    做人做事,不妨"慢一拍" "慢一拍"是个贬义词,指一个人反应慢,说话跟不上别人的思维,做事总是落在别人的后面.可是,我发现,生活中做人做事,有时还是" ...

  • 朱华月《污垢(外二首)》

    污垢(外二首) 污 垢 地面上的污垢来了 我用拖把擦去 身体上的污垢来了 我用澡巾搓去 衣服上的污垢来了 妈妈用肥皂洗去 知识上的污垢来了 我用橡皮试去 行动上的污垢来了 我用勤奋化去 心灵上的污垢来 ...

  • 朱华月 《爱的颜色》《老爸老妈》

    <爱的颜色><老爸老妈> 朱华月 爱的颜色 你问我 爱是什么颜色 当我看到一个母亲 搀着自己的孩子 在公园里的草坪上 徜徉的时候 我猜想 爱是草坪平和的 绿色 当我看到一对恋人 ...

  • 请把我的垃圾当成你的宝贝——求关注,认可与爱的陷阱(五)

    说得更清楚一点,就是这样的:你背着几十斤的东西,然后爬山.然后你觉得很重,虽然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是你本能地想要减压,于是呢,你抓了另外一个人跟你一起爬,然后你老想把这些东西甩给对方,这样自己可以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