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名人——荀子
鲐背之年终还夙愿:人生可以起伏跌宕,但不能放弃理想!
荀子
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今山西安泽县)。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荀子生活在一个分裂战乱的年代,他期盼着用他的治国学识辅佐圣王,一统天下,使百姓安宁。荀子从小就非常聪明,10岁已有神童美誉,学问很好。长大后曾北游燕国,但是很可惜,没被燕王赏识。到他50岁时,由于齐襄王招纳贤士,许多学者都前往齐国讲学,加上齐国以藏书丰富出名,所以荀子也被吸引前往齐国。因为他年纪比较大,学问又好,因此他在53到80岁间,曾三度被众人推选为稷下学宫的“祭酒”。韩国贵公子韩非子,楚国李斯、魏国陈嚣等学子纷纷投奔稷下学宫。
后因荀子在齐国推行的改革触犯了权贵者的利益,齐王听信谗言,渐渐和荀子疏远。荀子遂离开齐国。这时,他已是81岁的老翁了。 楚国的国君春申君因为早听闻荀子的才华,专程请荀子去楚国。荀子看到楚王有一统天下的态势,就随他而去,担任“兰陵令”。
楚国大夫屈润的儿子屈光,强奸民女,害死两条人命。荀子把他下入监牢,定为死罪。而此时又恰逢兰陵大旱,荀子带领弟子李斯和陈嚣为百姓寻找水源。而楚王传旨,要荀子代替他祭天求雨。荀子并未照办,他要继续为百姓找水。县丞只好代替大王祭天求雨,没想到天真的下起了大雨。
楚王以为,是荀子替他祭天求雨有功,于是派屈润带着奖赏的黄金来到兰陵。荀子不接受奖赏,还当众宣讲“天论”,说天有它自己的运行常规,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荀子决绝的态度彻底让屈润断绝了放还儿子的希望。于是屈润恼羞成怒,诬蔑荀子违抗大王的旨意,并谗言其在兰陵重建鲁国。春申君听信屈润的谗言,写信婉言请荀子离开兰陵……
离开楚国的荀子经过秦国,拜见了秦昭王。此时秦昭王正和范雎设计“远交近攻”的阴谋攻伐天下,对荀子讲的大道理提不起一点兴趣,荀子只好回到赵国。
赵王闻报,亲自去馆舍迎接荀子进宫,向荀子请教。荀子告诉赵王,用兵打仗最重要的是“一民”,如果违背礼义,失却道德,视百姓如草芥,百姓就会抛弃他,因此君王自己首先要修身。
秦国以借地屯兵为由,派遣使臣要赵国奉献土地,赵王不敢理直气壮的回绝竟然欣然接受了;而他的爱妃生病了,却从寡妇家抢来别人拼着性命才采集到的还阳草。荀子无比气愤,像这样懦弱的君王怎么能够振兴伤了元气的赵国!又怎么能够一统天下呢!遂准备离开赵国。
楚国的春申君听到这个消息,听从门客的意见,要请荀子重回楚国。派屈润去邯郸,被荀子责难而归。春申君化装成商人,秘密到邯郸,向荀子当面道歉,遂荀子随春申君回到楚国去,复任兰陵县令。后来春申君死了,荀子也九十八岁了,就辞了官。
223年,秦国灭掉楚国。秦国平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荀子一生的夙愿终于愿实现了。始皇帝加冕,举国庆贺。恰逢荀子90大寿,兰陵的百姓与荀子的弟子为荀子祝寿,共同欢庆天下一统的盛世来临。
老年荀子致力于讲学,李斯担任了秦国丞相后,深知李斯天性的荀子废寝忘食地整理着诸子学说,并分交给弟子们收藏,做完这些后,九十多岁的荀子绝食三日告别人世。
在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修建有纪念一代儒学家荀子的荀子文化园,山顶矗立着大儒的雕像,俯瞰着这片赋予了他生命的热土和汲取了甘甜乳汁的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