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水格调(二十八) ▎苏派建筑和香山帮的历史渊源
木水格调: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
木水格物:建筑遗产工程领域
木水格论: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观点
苏州古民居,缘水而筑,与水相依,叠石堆山,置园造林,引山入水、轻巧简洁、古朴典雅、粉墙黛瓦、色彩淡雅,体现出苏派建筑素雅的艺术特色。
苏派建筑和香山帮的历史渊源
苏派建筑在中华民族建筑史上独领风骚。苏州现存的控保建筑是苏派古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粉墙黛瓦、朴素淡雅的建筑风貌,外敛内张、布局严谨的建筑结构,精雕细琢、精美规矩的建筑工艺,师法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建筑理念,宅第庭院、天人合一的建筑形式,而且在建筑中浸润着丰富的苏州传统文化底蕴。研究苏州的控保建筑,首先要对这些杰作的建造者——“香山帮”工匠以及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香山帮技艺”进行一些探索。
香山帮建筑匠师群体的产生并非偶然,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独特的地理、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等诸方面的原因。香山帮建筑以其建筑工种丰富、建筑名匠荟萃、建筑世家兴旺、建筑影响广泛、建筑精品迭出而著称于世。
关于香山帮的起源,在苏州民间曾有这样的传说,明初刘伯温破了香山坞的风水,把108个“将”(将军)化解为108个“匠”(工匠)。根据香山帮传人的传说以及考察分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派专诸刺王僚当上吴国君主后,争霸中原成为当时“五霸”之一。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相土尝水建阖闾大城,同时在城中建子城(即吴王的王宫),子城的北面又建齐云楼。其子夫差即位后为取悦西施而大兴土木,建馆娃宫、姑苏台(一说也有军事作用,可瞭望太湖东南方向的越军动静)。当年这几个宫殿建筑规模宏大,仅靠吴地本土工匠可能难以完成,故云集天下能工巧匠汇集于吴国献技施工。中原的大批能工巧匠带来了先进的宫殿建筑技术和工具,相传当时最著名的木工鼻祖公输般也来到了吴地。据说公输般生在鲁国,即是鲁班。他曾发明了云梯欲帮楚国攻打宋国,被墨子说服而放弃。后又发明了锯子、墨斗、曲尺等。他是否参与了吴国子城、馆娃宫、姑苏台的建设尚未见史载,但公输般带来了先进的建筑技艺是肯定的。这一批中原各诸侯国的能工巧匠完成了吴国各大工程后,最后定居在太湖之畔的香山(今胥口)、光福、东渚一带,一方面研习建筑技艺,把北方的建筑文化和吴地的气候、风土人情、建筑材料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从事民间建筑、庭院宅第的施工,闲时则置地耕作,且代代相传。
从地域上讲,苏派建筑根植于吴文化土壤,打上了深深的吴地印记,浸润着丰富的吴文化营养。可以这么说,香山帮的建筑就是苏州乃至苏南地区古典建筑的代名词。
从内容上讲,香山帮并非单一的建筑工种技艺,而是一个规模可观的集体工种概念。香山帮以木匠,主要是大木作木匠领衔,是一个集木匠、泥水匠(砖瓦匠)、漆匠、堆灰匠(堆塑)、雕塑匠(木雕、砖雕、石雕)、叠山匠(假山)等古典建筑中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被誉为“香山匠人一斧头”的香山帮,很多“把作”师傅身怀绝技,是工程师和建筑师的结合,俗称为“匠师”。古代建筑施工没有详尽的规划图,而需要这些建筑匠师在施工中根据建房主人的要求或文人的画稿进行因地制宜的再创作。在香山帮技艺的传承中,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和建筑经典,赢得了“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盛誉,明代的蒯祥和近代的姚承祖,就是两位杰出的代表。
宋代是香山帮建筑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保留至今的宋代碑刻《平江图》,就是苏州古城建筑繁华的一个明证。至南宋初期,宋室南渡,大批王室贵族在南渡途中定居在太湖之滨的东山、西山,他们带来了大量钱财,大建宅第,随之而来的北方文化的渗透,使香山工匠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太湖之滨的香山,正式形成了有组织、有规模、技艺祖辈相传的香山工匠流派,在《香山小志》被称为“香山梓人”。
明代,香山帮建筑的发展达到全面鼎盛时期,其人数之多、技艺之精、作品之绝令人叹为观止。在建筑工程中,以蒯福、蒯祥、陆祥等代表的香山帮匠人承接了承天门、紫禁城三大殿等大型皇家宫室建筑。在建筑理论上,明代出现了《长物志》和《园冶》两部不朽杰作。明代,苏州远离全国政治中心,经济和文化都出现了一个繁荣发展时期,退隐的官僚、文人墨客、富商大贾云集苏城,他们在建造宅第时的理念和修养又极大地影响了香山帮工匠。
清代至民国,香山帮建筑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民国时期,上海天妃宫、南京中山陵、洞庭东山的春在楼等近代建筑,都是凝聚了香山帮工匠心血的艺术结晶。在此期间,香山帮传人姚承祖编著的《营造法原》为香山帮建筑的集大成之作,对推动香山帮建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华夏大地,为什么各地各民族建筑传世很多,但有关建造技艺却流传不广,唯独“香山帮技艺”流传至今,这可以从它的起源和独特严格的师承形式找到答案。香山帮工匠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别具一格的拜师学艺习俗,称为“香山拜师俗”。香山帮的拜师习俗,也是香山帮建筑技艺得以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悠悠岁月,赋予了香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厚的人文情怀,孕育出了一代代名宿巨匠,留下了一串串名胜古迹。时至今日,这门独特的技艺仍然香火鼎盛,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公布了薛福鑫、陆耀祖两位高级工程师为国家级“香山帮技艺传人”。香山工匠不仅把传统的建筑工艺带到全国各地,还先后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建筑艺术史上,留下了重彩浓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