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术完美?不必追求
也许因为能够看到的信息漫山遍野,渐渐地,会以为自己可以无所不知。
也渐渐地,会以为自己的能力,也像自己追随的意见领袖们一样,卓尔不凡。于是,有的人开始追求一种“话术上的完美”:我怎么说都对,不可能被打嘴。
如果是在一些没有门槛,谁都能“张口就来”的平台上,追求这种“完美”,或许情有可原。毕竟,你无法预测自己的言论会被什么人看到。也许只是无意中个人化的观点,就会触动不知道什么人的神经。又或许,内容本身没有什么不妥,只是看到的人恰恰心情不好,见人就喷,你的一两个遣词造句,就变成了靶子。所以,如果是在这些场合,说了什么又好像没说什么,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线下的现实中,对于这种“话术完美”的执着,其实大可不必。现实中你要面对的,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真实的人,无论多么理性,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情绪高扬,也有沉默黯然。因此,没有谁可以做到绝对的“君无戏言”。而你,也是这真实人群中的一员。
想象一下真实的人,谁会时时刻刻惦记着别人的每一个字?如果一句话,正过来讲是对的,反过来看也是对的,那么,他到底在说啥?过度的面面俱到,让人抓不到观点。没有观点,就是没有态度,不过是在玩文字游戏,失去了交流的意义。
真正的完美,从来就不会过分。真完美在现实世界中,不能说没有,但出现的概率少之又少。之所以说是“过分的完美”,就是因为很多人展示出来的完美,是一种演技,而不是真实的完美。你在追求自己讲话的无懈可击,带给别人的感觉,往往不是滴水不漏的完美,而是一种虚假。正常讲话交流,会有信息的来回反应;一定是有对有错。偶尔的口误,理解偏差,都是正常的。有什么说的不对,那就承认,改过来就是了。正常对话中表现得过于完美,反而奇怪。《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被描写得厉害得不得了,但是有一句评价很到位,“状多智而近乎妖”,这个角色,就不是个正常人。
我们说话,是为了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态度。特别是在职场中,大部分的说话,是为了解决问题。
公司开会,不是要考察你的话语表达多么完美,而是要听观点。不同岗位不同角度,看到的事情会有差别,大家各抒己见,才可以拼出来一个全景,从而找出解决方案。面对市场的变化,公司要找到应对的办法。市场部有市场部的观点,销售部有销售部的计划,财务部也有财务部的难处。如果每个人为了追求“话术完美”,而讲一些似是而非的车轱辘话,那还不如不开这个会。谁有心情,谁有时间,去听你的遣词造句呢?
毕竟,对很多人来说,能证明我们的,是能力,而不是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