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直言:脾胃虚寒的人,一剂秘方更管用

【老中医直言:脾胃虚寒的人,一剂秘方更管用】1990年,单位曾经派我去漠河进行医疗支援,碰到一位老中医,他跟我说:“只有大中原的人才会去相信,一味地用汤药能祛湿。”我只以为只是随口一说而已,没想到我才是有眼无珠。

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位老中医,他的医术非常高超。有一位患者找上了门,他说自己经常感到身体疲惫,四肢乏力,手脚冰凉,提不起力气。晚上总是睡不好,天不亮就醒过来了,大便不成型。

我发现他的脉象很弱,舌苔厚重黏腻。那个时候。漠河经常下雨,空气湿度很大,所以他这种情况一看就是寒湿邪气入侵体内了,所以才会出现乏力,虚弱的症状。

于是我准备给他开一些温阳的药物,用附子来去除体内湿寒。老中医看到后说:“你还是太年轻了,像他这种情况,确实是湿寒入侵体内了,但是绝对不能用附子,也不能喝汤药,不然只会害了他。

我说:“从古至今,祛除湿寒的首选方法不就是喝汤药吗?像他这种情况,不喝药又怎么能好,总不能等着自己痊愈吧。”

老中医说:“表面上湿气重,但其实只是湿气困住了脾脏,因为脾是痰湿的根源所在,如果湿气入侵脾,那么就会使得脾的运化功能下降,不能代谢津液,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我说:“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要喝汤药啊。”

老中医说:“要想去除体内湿寒,关键在于健脾。只有脾胃健康了,运化功能才能恢复正常,将多余水分带出体外,但无论什么药,是药三分毒。药物本身就有毒副作用。脾胃已经非常虚弱,运化不足了,此时再喝药无疑是雪上加霜。

夏末秋初,是一年中需要“清废水、养脾土”的时期。

祛湿先健脾,老中医为什么不建议喝药,喝药的同时也加重了脾胃的运化负担,更重要的是药三分毒,药物进入人体还要启用肝肾的解毒能力,你说这孰轻孰重?”

我问道:“那应该怎么办呢?不能吃药,也不能就这么等着她自己好吧。”

老中医说:“这倒不至于,内服汤药不行,咱们就用外治法,你回去把白芷,陈皮,桂枝,茯苓团,艾绒,桂圆,花椒每晚睡前敷药于肚脐,早晨醒后取下,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

她说:“就这么简单?”

老中医说:“快刀斩乱麻,大道至简就是这么简单。”

其实这就是用了肚脐有回阳救逆的功能。

张景岳曾在《类经图翼》中说: '神阙

穴若灸至三五百壮

量词,施灸时,一艾绒灸'完为一壮。

不惟愈疾,亦且延年' 。

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神阙穴敷药的重要性。

这里面的艾绒可以打通全身经脉,散一身之寒,祛一身之湿气;

桂圆可以滋养心脾之血,通交心肾;

花椒又是是祛湿散寒的高手,尤其善于启动脾胃功能,祛脾肾的寒湿,可以将寒湿逼出体外;

剩余的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陈皮——行气除湿消胀;

桂枝——通阳化气、温经散寒、解肌;茯苓团——利水、渗湿、健脾。

还可以贴于涌泉穴,睡前贴,睡醒撕

夏天是湿气最重的时候,本来是要借着夏天将湿气通过排汗的方式排出体外的,

但是现代人都经常吃冷饮,吹空调导致毛孔闭塞湿邪滞留与体内从而形成了湿气。

这样一来既方便又不伤脾胃,还能温宫暖经祛寒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