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泰兴地名之概说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笔者于“乡风儒语”开辟的《说庄道巷〉这个栏目是本公号的一大特色。自开辟以来,笔者单对家乡泰兴本地的乡镇村庄、大街小巷的地名之史典来历及掌故传说,于搜集整理的基础上撰文发表就不下百篇。从“三坔”说到“五湖”,说到渡子河、七里群、马甸、李秀河、官庄、深沟、黄桥、古溪、宣堡、曲霞、洋港、五里墩、三井头、燕头、新联……几乎说了大半个泰兴,受到了广大读者尤其是本土读者的热烈欢迎和热情赞美,许多粉丝之留言常让我感动得流泪,在此我深表感谢!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我决定再次将泰兴的地名作个概说,以便于大家有个整体印象。虽然过去我已说过,但还是想再充实一下。
泰兴的许多的地名除有其独特的史典来历和独特的掌故传说外,大多溯名而求其源是离不开所属乡镇及相关县市的历史地理因缘的,也是不可与之分割开的。
泰兴,南唐昇元元年(937年)“废海陵制置院,以海陵置泰州,海陵南五乡建泰兴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共有土地总面积1252.6平方公里,水域230.3平方公里(含江域面积42.88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14个镇、1个乡,总人口120万人。
这一位于泰州市东南部,东接如皋、南界靖江、西濒长江、北邻姜堰,东北与海安接壤,西北与高港区毗连的土地,五千多年前,当长江入海口还在镇江、扬州之间时,这里尚为一片汪洋大海。此后由高沙平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沿靖平原(220年-265年)、沿江平原(937年-961年)所形成的地形地貌,东北高,西南低,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泰兴的村庄,作为集人类生活、生产、繁衍的聚居区,从《光绪泰兴县志》(1886年)“乡聚志”的记载来看,现若除去后分析出去的原口岸辖40个村庄外,现境内尚留有370个。这一历经上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古村庄,时至今日,名称虽多有变更或改动,但大部原貌尚存。透过这一灿如晨星般的古村(庄)名,追溯这些名称的由来,历史逝去的一页,又如同电影画面般,一一从人们眼前掠过。
作为沿东海看,庄名既出自唐天复四年(904年)古姓渔夫,在此河网密布之地捕鱼为生而来。而其濒临东海的地理位置,到西汉时期,因境内南北流向的一条河道,成为私盐贩子将盐销售至大江南北的唯一水上通道后,从而得名私盐港。现新定名的沿河村(旧为东盐、西盐两个村),就是取“盐”字的谐音而来。循河蜿蚓至西南处的秀才港,现横巷村的北面,乃至再到城东十里和临长江的岸边陆地,古溪镇,这一“东北汙澤之里”,从现存的氏民族谱来处,至今仍留有两个当年以海水煮盐,用盐命名的村名——盐场头、盐泥厂。
盐,作为专控食品。该镇西北部的鸭儿湾,虽说村名是由傍鸭子河而来,但流传至今的“鸭儿湾的强盗——硬上”那句民谣,除向人们展示这里剽悍的民风外,而其来由,却正是这里村民们的先人,为生存计,到东边海安处的盐场盗运私盐,与官兵搏斗时前赴后继精神的真实反映。
由此南行10多里,现名珊瑚镇的这处地方就是由大海中的珊瑚礁而得名。由此,在现今黄桥镇老辈子人的言谈中,除认为旧时的黄桥镇是“七沟八岔一垄地”外,更有“先有三柳庄,后有黄桥镇,再有泰兴城”的这一说法。
故而,现黄桥镇西北侧的东西坍江头村,自是由当年江堤倒塌而留名。距这个村南面近8里处,一个名叫老岸的小村,现今仍存;城南门外更留有秦老庄、刘家老庄这两个古庄名。更有甚者,城东十里名十里甸的这处地方,早年间就曾喊作白水荡,而原城南门护城河南侧的西园,虽系由清初藏书家季振宜幼时读书处而留名,但现从这里的成氏族谱和老年人的习惯称呼来看,原名竟唤作黄天荡。民国初年间,从镇江赶来这里的王姓刨烟店老板,就曾将店名取了个带谐音的黄天昌(荡)。这一系列由江滩淤积而形成陆地的村庄,昔年在原蒋华、新市一带,西边七圩地区的人都将这里喊作老岸。
综观这一从东到西,由古溪,经黄桥,到县城,再到现沿江片虹桥镇长达百余里曲折的江岸线,如若再联系上原泰兴县北部,现口岸区内的海潮子这一古村名来看,历史上的泰兴,面朝东海,长江为襟这一地理状况应准确无疑。这一点,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于城东南建的望江楼-民国初期在城东从土中掘出的大鲨鱼骨骼-上世纪70年代张桥镇开河时挖出的大船遗骸等遗物遗存来看,更能为此证明。
于此还能作佐证的,是沿江片星罗棋布的大小村庄,诸多以江滩围堤所形成的陆地,圩、垈、匡、园、段、汊、洲等这种以表意词定名的地方,内中单带“圩”字的古庄名,就多达23个。其形成的历史,内中九十九丈圩应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传说中,当年这一处因被江水冲毁,人们抛家离舍准备外逃时,村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振臂高呼,将全村男女老少召集到一起,号召人们重建家园,筑堤围滩,当时各家各户所摊的任务(地段),总长度为99丈长。围堤筑成后,人们为纪念这位未留名的老人,以此定为村名。
作为泰州府治东南屏障的泰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宋时旧城狭小”,后因抗击金兵,曾修筑土城。明弘治年后,除以砖石代土再建城墙外,又进一步加强了对所设军营的建设。当时,由泰州界过迁善铺(今刁铺镇)至县境内共有12个营,屯驻在县北(现为口岸区内)的有曹官营等8处,县南的有李家营、杨家营、朱家营、王家营4处。现境内除城东南五里的李家营已建成住宅小区外,余下多处早已圮废。而李家营,从《延令李氏家谱》来看,明时从安徽太平府(当涂)迁徙定居于此的李姓,将这里定为李家,南面则叫小营,后因营寨扩大,才改称李家营。在当地高龄老人的记忆中,当年驻守在这里的军士,时为抗击从长江水面入侵的倭寇,就在南面三里外的岛(倒)石桥村巡逻轮值,其原因是在明时,这里还是天水一色的浩瀚江面。
同样,为通报敌情,加强联系,明正统末年(1449年),李家营的北侧,又建造了一座以举火为号的烽火台。当时,这种烽火台在县境内共有17处。分有三路。一路由泰州庙港、迁善铺、口岸、仇家桥、伏龙桥至泰兴,再从城西詹徐庄至江都界;一路由县城西南洋思港至新开河、余泗、界港至靖江;还有一路从城东往黄桥直至如皋城。这一由土堆叠高形成的建筑,因每隔五里设一个,故称五里墩。而现位于城东五里处的这处墩子之所以留存至今,实因万历年间(1596年)知县陈继畴再行修建的原因,而其余大部都为人所倾毁。这一土墩,到新中国成立前依然存在,故这一古地名也就留存至今。
除此以外,现滨江镇内的马甸村委会,就由曾为明时军马牧养处而得名。河失镇境内的军田庄,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廉养军,士兵自食其力,减轻国库开支时屯田所在地。这种军士由从征(随朱元璋起义的兵);隶附(元朝归顺的兵);谪发(罪徙兵);垛集(从平民征调的兵)四部分组成。屯田的军士立军户后则世代为兵。屯军由官方提供耕牛、种子,总收入二成入库,余归自己。在泰兴县境内,共有屯田274顷1亩。屯垦的军士,死亡或逃跑后,则由亲属或征调补充。境内所有屯田,《光绪泰兴县志》虽对其具体位置留有记载。但现今河失镇内军田庄之所以留名,起因是到1935年时,官府与县内劣绅勾结,私下交易,将原田契卖给个人,税赋由原收几个铜元一亩增加到一亩九斗租粮。这一超过几十倍的负担,自是引起佃农的强烈反抗,斗殴不断。事实上,这些军田因有耕作人世代相传,土地权已属私人所有,一直到民国建立后也未变其制。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爱国青年黄云祥(离休时为扬州专区专员,享受副省级待遇)在党的进步思想影响下,率八百多名屯农上告到省府南京,申诉时,呈文中所写的一句话,后因被人喊开,从而成了庄名。
频繁的战事,驻军所待过的营寨也由此而得名。宣家堡,传说中为北宋岳飞麾下大将宣秉驻守而来。朱吴家堡、戴家堡、于家堡、芮家堡、张家堡,曹家堡,这六座自东到西,沿长江江滩所建的土堡,都为当地村民于明时抗击倭寇时修建的掩体而留名。虽说带“堡”的亦为过去的庄园所筑而成,并由其命名,但毕竟这里曾是岳飞抗金扎营之地,所以这些庄名与战争与岳飞抗金这段历史更是密切相关的。
官才场,据《延令顾氏家谱》记载,这里本名老顾庄,后得名官柴场,从《惟扬志》的记载来看,明初时曾为泰兴全县六个牧马场内中的一个,因系官方所设,故得其名。后改写为“官才”,因“南宋绍定年(1228年)金兵南犯扬州,游骑薄泰兴城下”,庄中子弟顾绪、顾绚出城作战时战死。康熙五十年将这二人列入县忠烈传后,为示纪念,才改称此名。
就人文情怀来说,这是泰兴不少地名命名的又一个缘由。泰兴原住民,除少数为北宋年间从中原或安徽迁徙到此外,其余大部为元末明初,特别是明“靖王之难”后从江南苏州、镇江一带辗转来到这里。故而在这一片旧属吴国的领地上,除留有将睡觉喻为“上苏州”,旧历二十四夜读成“念四夜”诸类俗语和方言外,“侬侬”吴语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有深深影响。黄桥镇西的原华家庄,所有姓氏没有一家华姓。据老人们讲,其村名是因这里地处老龙河旁,河沟众多,荒草遍地,夏季时蛙声齐鸣而来。而“华”字,实为吴语读音wǎ(佤)雅化而来。这里首住户闾姓的先人,就是明时从苏州迁徙来此的。
张桥镇西的旯旮圈村,这里的“旯旮”,本系北方方言,意为角落;圈,应指不规则的圆形。之所以得这一地名,是因四周环水,占地仅为0.5平方公里,且又处于张桥与蒋华交界处的偏僻处。取定此地名,自是由北方中原迁徙来的家族,惯用的家乡俗语。
嘌喔镇,这里的“嘌”字,作为古汉语的解释为疾速之意;“喔”原本指公鸡啼叫之声。由此叠为词组,是指一个人吃相丑陋,如狼吞虎咽,且又咀嚼有声。这种饮食相,是与中华文明礼仪格格不入的。而当年从江南常州一带渡江北上的旅客到达这里后,长途奔波,腹中饥饿所出现的这一吃相,当地村民出于关爱所喊出的这句话,经传播后,从而也成了一个地名。
作为人文情怀,更多的是出于对故土的思念。现被人们誉为最美乡村的黄桥镇祁巷村,是在明永乐年间,从扬州西山迁到这里的丁氏家族,因怀念昔日在扬州所住的古街巷,旨在建造一条比那里更大的街巷,从而取含光大之意的“祁”字作为村名。广陵镇亦如此,这支明初从扬州迁徙来此的北宋皇帝赵匡胤后裔,为训勉子孙,不忘根本,故而以原居住地广陵定这一村名。
天宁庄,从《三槐堂王氏族谱》记载来看,这一庄名源自这里的天宁寺。而这座寺庙,始建于宋咸平二年(999年),是泰兴设立县治六十二年后又一规模较大的佛教建筑。以庙名所定庄名,出自对太平生活和安居乐业的理想追求。
长生庄,由长生桥而得名。建造者卢如兴为如皋人,《如皋卢氏族谱》记载中说,其高祖为明时大将徐达麾下的偏将,到他手中时,成了一个以手艺维生的木匠。他乐善好施,省吃俭用,纵然是馊粥也舍不得倒掉。为了给人们创造外出通行的方便,他终生未娶,所有余钱都用在造桥上。长生桥经他重修后,曾易名东皋桥。他病死后,人们在近旁建了一座庙,将他当作长生菩萨供奉起来,后才叫开长生桥。对他建桥的善举,《嘉庆泰兴县志》专门作了记载。
同样,出于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太平”二字命名的村庄,旧时的整个泰兴县境内曾有四处。而黄桥镇西北四里一个名叫太平庄的地方,是因内中的何、王二姓,双方族长为争定庄名,赶赴黄桥镇内茶馆请人评议的途中,从路边土堆中捡拾到一枚太平钱后,从而才握手言欢,取定此庄名。
道佛教留下的铭记。宋桥村,清嘉庆县志载为算子桥。这里普济庵中的道姑以医治妇女病,能生儿育女而闻名,进入庵内的一座木桥被人喊作送子桥后,后才雅化为宋桥。
遍览这一大批历史岁月留存下来的古村(庄)名,回顾展望这逝去的一切,我们真是感慨万千。虽说这一群“活化石”现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透过这一切,人们仿佛又能看到,时空变幻的这一方土地,晨露夕阳,秋霜冬雪,内中的人和事,将会更为清晰地向我们走来。为了更好的做个系统整理,笔者真诚希望各位读者如有这方面资料或信息能联系于我,笔者将感激于心,努力写作,以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