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人忆 | 扳蘑菇

作者简介:聂顺喜,五台豆村镇西柳院村人。原在轩岗矿务局医院工作30年,退休回老家 已21年,爱好广泛,尤其酷爱写作、音乐以消磨时日。

扳蘑菇

扳蘑菇,俗称采蘑菇,也叫采摘蘑菇,我们五台人叫扳蘑菇。每年立秋后至秋风是板蘑菇的最好季节,尤其是白露前后是蘑菇生长的最旺季。

上好的蘑菇,醇香味灵,只要是有人晾晒蘑菇,老远老远香气就会扑鼻而来,一股一股浓郁的馨香沁人心脾,由不得人赞曰:“好香!好香!”倘若你进山采摘蘑菇,只要是闻到蘑菇的香味,你须仔细的寻找、搜索,那附近多半有蘑菇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是我们扳蘑菇人的经验。

蘑菇既能热炒,也能做汤,是传统的美味佳肴。近几年,经加工做成了蘑菇酱,人们竞相购买,是送人的绝好礼品,倍受大众的青睐。蘑菇不仅好吃,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五台山的蘑菇,称为“台蘑”更是上等的珍品,确名声在外,远播四方,不仅味道美,营养价值高,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传统的中成药“舒筋散”主要成分之一就有台蘑。

这几年,隨着市场行钱的走势,蘑菇的价格一路攀升,由二十年前的二、三十元增至现在的二、三百元(指好的蘑菇价),这样,蘑菇的买卖很是走俏,蘑菇贩营运而生。蘑菇很吃香,扳蘑菇的人就越来越多,可以形象的比喻,扳蘑菇的有时比山里的蘑菇还多。

纷至沓来的板蘑菇人越来越多,有外地的(旅游的)、也有三十里、五十里的本地人,坐私家车、公交车,或骑摩托远道来的,连同十里八村、山前山后的村里人,那队伍真是浩浩荡荡。

隨着扳蘑菇的人猛增,山里纵横交错尽是扳蘑菇人绕来绕去走过的路,有的地方踩踏的如打过粮场的场面,尤其是为大多数扳蘑菇的人不注意,同时也可说是不善于,或者是不懂得,即便懂得也只是顾扳蘑菇,而不考虑它的再生长,肆意地刨翻蘑菇圈的土皮,严重地破坏了它的再生环境,至很多的蘑菇圈就再不长蘑菇了。因此,蘑菇的生长一年比一年减少,扳蘑菇人却只增不减,人们也常有空跑的时候。扳蘑菇这营生越来越不好干,远不如前十几年好扳。记得我刚退休时,也就是十几年以前那阵,一来自己身体没病,二来我对这扳蘑菇绝不外行,最多的一次一天就扳下50斤秋露白(蘑菇名,较好的)。10斤干一斤,晾晒后,干下5斤。高兴之情,不言而喻。当时的价格不贵,贩蘑菇的仅仅50元一斤。

山里的蘑菇圈很漂亮,一圈一圈、一道一道,有纵、横道,有园圈道,大多呈半园。蘑菇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数量不等,颜色也不同,各种蘑菇有各种蘑菇的特点特色。好的蘑菇雪白雪白,一株株,一串串,假若领你见到这实地的蘑菇圈,你一定会赞叹不已的,那真是天然的一道道靓丽的美景

其实,扳蘑菇这营生是辛苦的。一早太阳还未升腾,山里丛林间依稀存在寒意,秋露犹冷,由于多年的禁山,山里的草木、树林遮天蔽日,荆棘、灌木密布,姑且钻进却出不来,只好俯下身爬着绕道走,这一绕不知要多走多少路程、爬多少山……因为赶得早,什么都看不清。柴、草,尤其灌木丛枝叶上的露水如下雨似地将扳蘑菇人的从头湿到脚,犹如落汤鸡。就这样天寒地冷也挡不住扳蘑菇人的热情。行路声、笑语声、满山的吆喝声在寂静的山林里回荡。由于多年深山老林,山里的沟、梁、凹被草木遮被的根本看不出来,一不小心就会时有跌倒碰伤,甚至有骨折的。所以说进山扳蘑菇不仅辛劳,且有一定的危险,各种动物都有,具说有些山里还有豹子出没,人们是不敢去的。至于毒蛇的走窜常可见,最可怕是树上盘旋的飞蛇,直叫人吓得心惊肉跳。

记得有一次我们结伴三人去离我们村15里的东瓦厂山中扳蘑菇。5里高的山爬山、绕沟、翻梁,绕来绕去也没扳下几个好的,只是些不值钱的杂蘑菇。时侯已近中午时分,体力大减,稍事休息,三人商议,总不能空回吧。决定再爬山到金阁寺对面的森林中去看看,结果,又是空跑……走!南台顶去。边扳,边爬山、绕山、窜山,还是没碰到好的蘑菇圈,只是扳下些灰羊眼蘑菇(10元1斤)。此时,三人却已又渴又饿又累,日已偏西。看来,有没有收获,是该回家了。就这样大体行程100多里,我们饥肠辘辘,疲累的很,也的拖着沉重步子往回返……

扳蘑菇这营生确是好营生,村里人没生财路,虽说辛劳,但收获却颇丰,最多的一月功夫也能收入1仟多元钱,到哪儿去挣這1仟元钱呢?

当扳蘑菇的猛然间碰到那一圈一圈,一道一道的蘑菇圈时,雪白雪白,一串一串映入眼帘时,激动的心简直要跳出来,一切一切的疲累都已忘记,消失于九霄云外,只是一股劲地扳啊扳……

世上的事情没有不会的,只要干多了就会了。经历过了,用心干,你便能干、会干,这就是经验。同样,扳蘑菇也是如此。只要你熟悉蘑菇的生长规律与特性,你便是行家。一般扳蘑菇的行家总是单独行动,不和人相跟的。因为人家有自己的圈,怕别人知道了夺了他的窝,断了他的财路。而且,行家扳时小心翼翼,总不让坏了圈的土质。以保蘑菇再生。他们甚至远远就看出什么地点有,据说是长蘑菇的草是墨绿的一道。奥妙呀!他们能估计蘑菇什么时候长成,不大不小正好扳,小了,干不出来;大了,打了伞(发了黑),烂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村离台怀镇60里,正是在南台顶的脚下,是台蘑生长的支延地段,加之我对扳蘑菇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当和人们谈论起扳蘑菇,那兴致便来了,谈得滔滔不绝,津津乐道。因此,对蘑菇的名称略有所知,顺便为感兴趣的读者介绍一二。可以说,台蘑种类繁多,有很多的蘑菇因不食用,有毒或是不好吃,也就叫不来名字。很有名的台蘑有香簟其中有大小香蕈、银盘、水皮、秋露白,这些是上乘,好,贵。其余的杂蘑有豆腐香蕈、虎皮香蕈、黑白猪嘴、鸡爪、鸡冠、灰白羊眼、喇叭嘴、三变化、滚地珠珠、马屁勃等。

我特好登山,站在南台顶,足临高处,俯瞰众山,极目远晀,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触与心旷神怡的愉悦,那心情直把一路奔波扳蘑菇的劳累冲淡得烟消云散,一风而吹了。(2018年7月29日)

文/聂顺喜 原创

编辑/五台人(sxwutairen)

原创投稿,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0)

相关推荐

  • 【长安村落】——五台街道大瓢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大瓢村距西安大约50公里,位于石砭峪口以上2.5公里处.东与五台山(南五台).翠华山连接,南延伸于秦岭深处,西与小瓢四岔相接,北邻关庙,沟内开阔, ...

  • 【长安村落】——五台街道小马杓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秦岭北部石砭峪中,距石砭峪口20余公里,海拔1050米.北与青岔村相邻,东与老龙桥相邻,西南与滦镇街道沣峪相接,有一小路可翻山而过.两个村民小 ...

  • 五台人忆 | 儿时记忆《采蘑菇》

    作者简介:卫卫,老家五台,曾从事财务工作.现居住忻州 儿时记忆 采蘑菇 蓄一杯热茶,倚窗而坐,绵绵的秋雨,飘飘的落叶,不禁使我想起了儿时 ,想起了儿时采蘑菇,想起了跟着姥娘舅舅生活在农村的经历,顿时一 ...

  • 五台人忆 | 爸爸的故事

    作者简介:刘华,五台县人,现居太原,国企小职工一枚. 在我记忆以来,父亲的工作不是高官,不是商人,就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说这话之前我没有想博得任何人的同情,因为我知道,这个社会跟我一样状况的还有很多 ...

  • 五台人忆 | 父亲

    作者简介:山水间(网名),五台人,小名 虎虎,忻州工作. 父亲 收回最后一瞥目光,我默默地注视着墓匠师傅将父亲墓前的石板扣上,就在我转身即将离去的瞬间,千种惆怅,万般痛楚突然涌上我的心头.父亲啊,我们 ...

  • 五台人忆 | 1968年5月的某一天

    作者简介:陈大宁  :五台人.下过乡,放过牧,上过大学,教过书.现已退休. 那年草青青 1968年5月的某一天,呼市各中学老三届(包括初高中)百十多名同学在一片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的欢送人潮中登上开往草 ...

  • 五台人忆 | 温柔的力量

    作者:周龙翔,56岁.山西五台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现在广州工作. 温柔的力量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九日,母亲入土为安,回到了家乡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的半山仙境. 母亲于一九三一年农历十一月初二出生于五台 ...

  • 五台人忆 | 杨树叶勾起的回忆

    作者简介:卫卫,老家五台,曾从事财务工作.现居住忻州 巧儿得知我和梅子回到了五台,特意到村里砍回不少的杨树枝,约好让我俩去她家摘杨树叶子. 好多年都没有吃过杨树叶了,我们兴奋不已.小时候,春天常吃嫩杨 ...

  • 五台人忆 | 看电影

    作者简介:闲云野鹤,五台人. 小时候,在老家乡下最盼望的是看电影. 电影在一个乡的十几个村里轮流放着.到了临近村子的时候,便有些迫不急待了.那时,课后作业也不多,便相跟上哥哥以及其他伙伴们去看.大黑天 ...

  • 五台人忆 | 坐飞机

    作者简介:滤岸松(网名),五台人. 坐飞机 1994年,我们要去贵阳开会,行程是,先从太原坐飞机到北京,再从北京转机飞贵阳.那时的坐飞机,可不是想坐就能坐的,还得经过领导批准呢.说到要坐飞机,我很兴奋 ...

  • 五台人忆 | 读东野圭吾《秘密》感受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曾任职于忻州师院,现已退休. 读东野圭吾<秘密>感受 --老年纪事之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