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一项政策,打压了匈奴,但也导致了后世的悲剧

汉武帝消灭匈奴,或打压匈奴,如果汉武帝真的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他还算功大于过,但历史证明并没有。游牧民族恢复速度比农耕文明快太多了,不能一击必杀就等于浪费国力,秦始皇就证明了这一点,蒙恬却胡七百里打出河套河西,打到中亚西亚,然而耗费秦朝国力不说,几十年后匈奴卷土重来。

武帝之后还是通过和亲解决边境问题的,至于武帝分裂匈奴这确实是功绩,可是从上帝视角看,游牧民族在占领统治农耕文化前,是分裂为主旋律,统一只是短暂几代。武帝打了四十五年匈奴,汉国力大幅度下降,政府公信力几乎为零,匈奴依然犯边,非要说跟之前区别的话也有,那就是景帝时期我们是给匈奴纳岁币,和亲,武帝后不需要纳岁币。我并不反对武帝的功绩,但是为了这点收益代价太大。

武帝打匈奴是有功绩的,但这个功绩最多对200年有利,真正打崩匈奴的是汉宣帝,通过合理的外交兵不血刃,但这也是300年大功,但武帝政策确实太极端了,而从现在看,他对匈奴政策也确实太着急了,我个人看法,这是一份百分试卷,当时人看来武帝考了99分,然而在出题人这里,其实还有50分的附加题,武帝的附加题确实几乎零分,他已经做到了表面上的最好,但极端的政策确实遗祸无穷。

从现在看,可以说武帝45年打仗,几乎一事无成,第1,2年杀军臣单于失败了,最后军臣单于病亡,他儿子主动投降,足以证明当时匈奴上层的内部矛盾。之后匈奴分裂,武帝最多做了催化剂,游牧民族恢复快,击杀首领并不是有效的手段,而在过程中采取的政策,比如独尊公羊儒,打压商业,商人捐钱,可以做官封爵,武帝本人把控得很好,但给后世开了个坏头,对贾谊等儒生的地位提高和过度吹捧,最终形成了党人这一团体。

从这个角度武帝确实坑,但是难道武帝就真的毫无贡献毫无意义吗?并不是,文景二帝时期贾谊等人就已经开始扩大影响,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比如重农抑商,但被文帝拒绝,景帝时期宣传复仇打匈奴,被景帝拒绝,这一势力兴起时,文景二帝正值壮年,政治思想已经成熟。而汉武帝呢,他从小就是在这些言论和思想中长大,他吹捧贾谊,他独尊儒术,他重农抑商,他抗击匈奴,这些思想都不是源于他自己,而是潜移默化形成的,武帝即位才18岁就去打匈奴。就算古人早熟,这个岁数政治思想也绝对不合格。

所以从唯物史观,从时代的角度看,武帝被时代裹挟的前进,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几乎做到了一个皇帝能做到的最好。汉元帝也是从小被潜移默化,汉宣帝死前就感叹汉室基业肯定要被这蠢儿子送了,不过可能因为愧疚没有废帝。汉桓帝不也被时代裹挟抗击匈奴了吗?不也因为没钱卖官了吗?结果东汉分三国。

被时代裹挟的皇帝太多了,被大臣儒生各种言论思想潜移默化的皇帝太多了,汉武帝在这个基础上几乎做到了最好。所以从当时看他的分数几乎是99分,但是到了现在,大家都知道武帝为了抗击匈奴极大地摧毁了经济基础,并且导致至少1000多年乃至2000年我国畸形的经济基础,汉武帝是个明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明君的决策从现在看不一定是正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