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44)

章、太阴

第一节 无方证条文

一、原太阴篇条文

伤寒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注】:这条是太阴里阴证提纲。太阴病是里虚寒为病。里虚最易生湿、生停饮、致水气、致下利,如果又有寒,就程度更深。所以腹满(因虚作满不拒按)而吐(饮逆),食不下(中焦虚弱,腐熟无权,消化能力下降),自利益甚(脾胃虚寒,不能收涩),时腹自痛(正虚不能濡养腹部,因里寒而收引作痛,因正气常有消长往复故而时腹自痛)。太阴病不可下,下则中虚更甚,邪必乘之,结于胸下,「必胸下结硬」,可联系第131条「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这个痞不是「心下痞」,而是结硬块,此谓因虚而成实也,是向肿瘤、癌发展的萌芽。纯粹的太阴病是裹虚寒证,故治太阴病常以温热性质的药物为主,以寒凉攻下为大忌。「病发于阴,而反下之」的「下」也要从更广泛意义上思考,对已经呈阴性的病人,如果还乱用寒凉药,或者其人习惯食寒凉,都是产生肿瘤的重要原因。

伤寒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注】:六经皆有中风(见讲课录5),太阴中风可理解为太阳太阴合病,正太阳表虚证转属为太阴病,四肢烦疼是尚有太阳表证,实际是太阳太阴并病。脉阳微者指浮中见微,是外邪趋衰之象,阴涩者是里虚血少,但是脉却不短而长,有恢复倾向。脉阳微阴涩而长,即裹病出表,阴病转阳,向愈之兆也,所以为欲愈。

伤寒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注】:自下利是太阴病的主症之一,是因为里虚寒,既有停水,又机能沉衰,失去收摄作用,所以自下利,不是攻下导致。渴与不渴是辨寒热的手段,口渴一般有里热。自下利又不渴说明里有虚寒,「以其藏有寒故也」,以此判断病在太阴。太阴病的虚寒使病人的脸色比一般人萎黄,或青黄中带苍白,脉象也往往沉弱。太阴病治疗大法只能用温里,宜服四逆辈,比如理中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附子汤等,随症治之,这是太阴病治疗总的思路。

伤寒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注】:需要联系的条文,阳明篇187条: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少阴篇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学习伤寒论,当有一个正邪斗争的大框架在脑中,太阳、少阴病是正邪交争于骨肉体表,太阳显出脉浮头项强痛发热恶寒,少阴则无热恶寒体痛。少阳、厥阴病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胸腹腔所有脏腑所在之地,所以人体要利用呼吸、泌尿、排泄等各脏器功能,协同排邪。阳明病、太阴病正邪交争于里,将病邪包围在胃肠里,试图通过涌吐、泻下把病驱出。

这条题首伤寒,是仲景论广。现在脉浮而缓,是说太阳病津液不充于外,有内传之势。

假若传阳明,则会一身手足俱热。假若只是手足温,说明除了有里热,还有一个与太阴有关系的因素——湿,这时处在太阴和阳明阴阳两界的十字路口了,这就是「系在太阴」的含义,有关系的「系」。这时有里湿,大便也不会结硬成胃家实。「系在太阴」四字,在阳明187条见过(见讲课录15)。

在「系在太阴」的状态下,病情会有不同的发展可能。条文谈了两种可能。

一种,如果湿热胶着,热郁于湿,汗出不明显(仅有些头汗),又小便不利,湿与热都不得外越,就容易发生黄疸。如果小便自利,或汗出明显,就不会发黄了。这种情况在阳明中学过了。不过条文说「太阴当发身黄」,似乎把这归于太阴病,不是的,这是在强调「系在太阴」的「湿」!发黄疸有阳黄、阴黄之别,阳黄则在阳明,阴黄则在太阴,但是二者都与湿有关,即都「系」太阴。

另一种,湿胜热,入太阴下利了,但是由于「脾家实」,即脾脏不是虚衰(当然胃也不怎么虚),病邪随着下利有了出路,「腐秽当去」,十数日「暴烦下利」后自愈了。前提还在「手足温」,脾胃尚强!「烦」是正邪交战之烦,并不是坏事。

后面这种情况我们在少阴篇287条也已经学过(见讲课录11),再回头复习一下。287条是接283条,王叔和放错了地方。少阴病到七八天的时候出现自下利,这是因283条的脉「尺紧」(主寒主饮)发挥主导作用转太阴了。下利后,原来脉紧,骤然间脉微,这时如果手足逆冷,是胃气已衰的坏现象。若手足反温,说明胃气还强,脉紧消失反而是欲解之候。下利烦燥本不是好事,但这时的烦,是正与邪争的烦,也反而是欲解向好。

我们还要「读」懂仲景省略的两个内容。

一种热胜,汗出小便数大便硬,演变成阳明热实证,这在前面阳明的学习中分许多不同情况都详细讨论了,不再重复。第二种,也是湿胜入太阴,也下利或便溏,虽然大便通了,但脏器虚衰,「手足不温」了,自身的能力达不到驱除疾病的目的,就发展成太阴病种种症状。怎么办?随后的太阴诸多方证就该粉墨登场了。

二、原阳明篇条文

伤寒226: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注】:当胃气虚冷时,就不能正常进食和消化。水是最难消化的东西,胃气虚冷,还会形成「水饮」,继而会发生下利、水肿、胀满、腹水等诸多病症。有水饮时,倘若再饮,还常常逆哕。

【插曲:中国当代伤寒学派的划分】

(以下内容根据于刘观铸先生的「《伤寒论》有六经辨证,经方界有六家学说」一文简述)

1800年前,张仲景写下《论广汤液》,即后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从此伤寒学派成为为中医学界最为兴盛的学术流派。后世的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滋阴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等时方派的形成和发展,也无一不受其启发和引导。

中国当代伤寒学界,对伤寒论的认识五花八门,大体可以从对《伤寒论》应用范围、对什么是六经以及对诊断手段三类问题的不同划分成六个学派。

一、应用范围

1、一种意见认为《伤寒论》「侧重外感」。

「侧重外感」之说在大多数中医学家中盛行。主要认为《伤寒论》谈外感,《金匮要略》谈杂病。当然,也把六经辨证用于外感,经络脏腑辩证用于杂病。这样的说法广泛见于各类教材和论著中。这一学派属于内经解释《伤寒论》。

但也有人在这个观点基础上有些折中变化,认为《伤寒论》和六经辩证不限于外感,也可用于内伤杂病,但重点仍在于外感,对内伤杂病的辨证不具有广泛性。同时认为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都主要用于外感病。而对于杂病必须运用经络脏腑辩证。

还有人认为,经络脏腑辩证是基础,六经辨证是建立在经络脏腑辩证基础上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体系。认为仲景的这个体系是有短处的,需用后世其它学派之长来弥补其短。

2、另一类认为六经「统摄百病」,如刘渡舟、陈亦人、范中林、胡希恕、万友生等人。其中,当代经方家冯世伦更加旗帜鲜明提出不但六经尽赅百病,而且六经尽赅诸方。但是这一类的各大家在具体认识上又有不同。因为他们有的以内经解释《伤寒论》,有的则不以内经解释。

二、六经定义

从六经定义分「脏腑经络派」与「八纲气血派」 。

1、以脏腑经络定义六经的代表人有刘渡舟等,认为六经就是经络脏腑,每经亦可用八纲更精细定性。具体来说,六经皆可分阴阳(含虚实寒热等),三阳病既可为阳证亦可为阴证,三阴病亦既可为阴证也可为阳证。这一派用内经解释。

2、以八纲定义六经的代表人有胡希恕、冯世伦等,认为六经就是八纲(含气血津液),三阳病必为阳证、三阴病必为阴证。认为,经方体系与内经无关。这一派不用内经解释。

三、诊断手段

从诊断方法分「四诊合参派」与「平脉辨证派」。

1、四诊合参派认为脉诊在诊断中具有部分参考作用。绝大多数伤寒学者都属于四诊合参派。包括用内经解释与不用内经解释。

2、平脉辨证派虽然也重视望闻问切四诊,但脉诊在四诊中所占比重远远超出其它,甚至达到50% ~90%的权重,形成了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他们认为,对仲景所写的每条经文,应悟懂其脉象的意义,临床只要把脉象看明白了,对该病也就基本看明白了。当脉与各种症状发生冲突时,多采用以脉解症的临床思维。这一派以内经解释。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第197条

    第197条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一.学思 1.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 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 若不咳 ...

  • 再谈伤寒论的六经实质

    对于伤寒论六经实质,千古争论,似乎永无宁日,宋代朱肱提出以经络循行辨六经,清代钱璜对六经以脏腑三焦进行阐发,另外清代张志聪则用气化理论解释六经,后来柯琴提出了六经地面说,现代更有各种说法,各说各的,再 ...

  • 在变为咳

    ​在变为咳: 在变动为咳 相对正常 出现病变 就会咳嗽 肺气上逆 临症之时 咳嗽变化 根据上述 层层分析 已可初步 总结如下: 咳嗽治疗 先辨新久 再辨寒热 后辨兼夹 愿践行经典,求索不息 为广大病患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0)——阳明胃家实之大承气方证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0) 第三章.阳明病 第二节阳明方证 十.胃家实证 1.大承气汤 伤寒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1)

    本文根据本群各位老师讲课的内容,尽量进行了剔除错误.删烦就简.增补遗漏,修订而成.为了突出学习的完整性.系统性.风格一致性,对讲课记录进行较大的修改,也不再列出哪位老师讲哪部分内容. 本群各位讲课老师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8)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11.麻黄汤 「太阳伤寒」之「脉浮紧.发热.恶寒.无汗.头项痛.身痛」乃麻黄汤证之典型证. [组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约28克).上四味,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7)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8.桂枝加葛根汤 [组方]: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桂枝二两.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6)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5.桂枝加黄芪汤 [组方]:桂枝,芍药各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黄芪二两.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5)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插曲]:刚学过太阳中风的桂枝汤.伤寒论中以「六经名+中风」作为题首者,共8条,即各经都有「中风」条文.于是,以内经解释者认为,各经皆有「经证」,或者说,各经皆有自己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4)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一个特点,是直接从方学起.而不是先学药理,再辩病因,根据病因选药组方,不走这条路. 什么是经方?是张仲景继承<神龙本草经>.<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

    第一章.太阳病 第一节无方证条目 第8.9.10三条,是岐黄家言,恐后世所添加,略去. 伤寒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2)

    第一章.太阳病 什么是太阳病?按照内经解释来说,有将「手足太阳经络」联系起来的,有将「太阳寒水之气」联系起来的,有将经络.膀胱.小肠.气化合起来考虑的,还有提出「经证」.「腑证」.「本病」.「兼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