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22)

第三章、阳明病

第二节阳明方证

六、阳明里热夹瘀证

1、桃核承气汤

【组方】:桃仁五十个(参考50克),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方解】:里热、血瘀证。此于调胃承气汤加驱瘀血的桃仁、和治气冲的桂枝,故治有气上冲如狂,而有瘀血者。

歌曰:桃核承气硝黄草,病在少腹上犯脑。调胃承气来加味,桂枝降逆治冲好。

冯世伦先生将此方证归属太阳阳明并病,是出于有桂枝的考虑。但桂枝在此方主要不是解表,而是助通阳和降冲气。

伤寒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注】:这个方子是调胃承气汤为基础攻里热,加上桃仁下瘀血,相当有力量,其人如狂,晦恶之气往上冲,桂枝降冲气。实际是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桂枝并非解表,乃助血脉之行。

「太阳病不解」,指出病的来路。表邪入里化热而「热结膀胱」。首先要判别热与水结还是与血结?条文并没有说小便情况,关键在「如狂」的表现,因此,这一定是热与血结。因为血中邪热燔炽,侵犯脑络而见如狂,故不是热与水结。

进一步分析热与血结于何处?胡希恕先生认为「热结膀胱」并不是结在膀胱里,而是「小腹一带」,所以紧接着有「少腹急结」。少腹包括膀胱、小肠、大肠、女子胞等空腔器官,而不是单指膀胱。有人将此说成「太阳腑证」,是局限于「太阳病」的「太阳膀胱经」了,这就是内经解释的偏差、曲解表现。之所以热与血结,按照「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道理,一定是患者原来就有瘀血,在没有热邪时还表现不出来。

热与血结,是以热盛为主,故用承气汤去热,并加桃仁、随硝黄攻逐瘀血,以桂枝辛温通经。以炙甘草缓硝黄之猛峻而护正。

条文说「血自下,下者愈」,应当不是指症状。热与血结,应当明确有小便利。「血自下」这是说这个病小便(或大便?)里有血了吗?其实是进一步指出热所结是血不是水,如果瘀血下了,病也就解了,是这个意思。所以要用下瘀血的桃核承气汤。如果小便不利,一种可能是停水了。如果小便不利而带血,则是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猪苓汤等证了。

「外解矣,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由此可知,桃核承气汤证,虽然其来源可能是太阳病,但用其方时已不在太阳。所以,它不应当属于太阳病,也不是太阳阳明合病,虽然发生问题的时候可以是太阳阳明合病,但用这个方证时已经没有表证了。至于它是不是少阳,少腹部位是不是半表里?或是不是少阳阳明?「热」邪是里热还是半表里热?在讲课中有不同意见,可以进一步探讨。

「如狂」的程度较轻,如果「发狂」了,就得用抵挡汤了。

另外,条文谈的是病由太阳而来,这也不一定,依然遵循「有是证用是方」原则这种证,就可以用这个方。《古方便览》曾记一血瘀经闭病案:「一妇人,经水不通,已三月矣,小腹硬满,结痛如刺,叫号动邻,与此方五十余剂愈」。

【进一步讨论】:热与血结与妇人热入血室,其基本原理相同,但是,症状有点不同,见143条妇人热入血室,是「胸协下满」、「如结胸状」,而这条是「少腹满」,位置偏下,都说「血室」,反应有区别,妇人的热入血室,更主要反应在半表里「气滞」病机上,所以反而「满」的位置偏上一些,是胸协。所以治法上,一个用少阳的柴胡,一个用阳明的桃核承气及抵挡。它们本质上有共同点。所以胡老一般治妇人热入血室,是柴胡剂与桃核承气合用,他老人家说这样治更好。

【病案】:患者因早产后小腹作痛,伴腰痛,继见悲伤欲哭,时又大笑,不能自主。自诉胸中憋闷,小腹疼痛。脉沉实有力,舌苔白,舌质正常。证属早产后下焦瘀血,其人如狂。投以桃核承气汤加麦芽。三剂后如狂之症消除,仍觉觉小腹微微作痛。再投桃核承气汤加麦芽、香附、百合,又三剂而愈。(病案摘自网络,供参考)

2、抵当汤

【组方】:水蛭,虻虫各三十个(各约25克),桃仁二十个(约20克),大黄三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方解】:里热、血瘀证。水蛭、虻虫均为有力的祛瘀药,合于桃仁、大黄,故治较顽固的瘀血证而发狂兼大便难者。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少腹硬满,小便利,或喜忘,或狂躁不安者。

歌曰:抵当汤丸用大黄,水蛭虻虫桃仁帮。祛瘀活血皆峻猛,顽固瘀血能除光。

伤寒第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注】:「表证仍在」后应有「而反下之」四字,前后文义始相属。

这条被人称为「太阳蓄血」,实际为太阳病不解,陷里热与血结于下焦的瘀血证。由于人站立液体向下,所以瘀血常在少腹,并不是「热结膀胱」或「太阳腑证」。患者在发生太阳病以前本来就夹瘀,从热与血结角度,属阳明,但若表证尚存在,需先解表,然后才能下瘀血。蓄血造成瘀恶之气上犯头脑,无狂者用抵当丸,如狂者用上面刚接触过的桃核承气,发狂者用抵当汤。本已有瘀者偶遇风寒外感,便肢节神经麻痹,可与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可见,瘀血之方证,使用覆盖范围较宽,不一定完全限于其归属在何经。

这条「脉微而沉,反不结胸」指脉促。「寸浮、关以下沉」,称为促脉。结胸的一个明确症状就是促脉(见128条)。

伤寒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注】:身黄,指遍身俱黄的黄疸证。病在里则脉沉。血受阻则脉结(脉有一止)。少腹硬为蓄水、蓄血的共有证。若小便不利者,当然为停水而非血也。若小便自利,则为蓄血,尤以其人如狂,更是蓄血的确证,因以抵当汤主之。本条是述蓄血性的黄疸证治,据脉沉结的说明,可见结脉亦有因瘀血所致者。

伤寒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注】:凡是出血,十有八九瘀血。其实都是原来就素有瘀血,哪个地方虚,邪必凑之。人是站立动物,有瘀血常常在少腹。谵语是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表明阳明里热盛这时候身上不出汗,仅仅有头汗,热都往少腹来。对这种情况,可以针刺期门穴,泻其实与热,通身汗出,病就好了。

这条案例男女皆有。针对女性的热入血室,可参看伤寒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这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现代「热入血室」多认为属于盆腔炎性疾病(包括子宫体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和产褥感染的范畴,常发生在宫腔操作术后和产后。看来发生在女性身上的概率更大。

伤寒237: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伤寒257: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注】:237条题首用阳明证,而不是阳明病,特指胃家实之大便干燥,有里热。「喜忘」是神志异常的一种表现,属于脑系疾病,多为素有瘀血,热与血结,引起血液循环不畅,大脑供血不足。现在大便虽然干硬,但是排便却容易,而且便色发黑,这是因为大便夹有瘀血,血润便的缘故。这种情况宜用抵当汤攻瘀,除陈致新,涤荡邪热。237条讲了1、阳明出血在下焦,故大便色黑,瘀血有润滑作用,所以大便虽硬反易;2、气血趋于下,脑供血不足而「喜忘」。

257条继续讲这个问题,本来这两条应当连在一起,王叔和给分开了。257条既「无表里证」,怎么又「发热」、「脉浮数」?应该是「无表证」之错简。257条接着说3、因有瘀血而损耗气血,故「消谷喜饥」;4、因是瘀血,用承气不对路而「已下」不解,改用抵挡。

伤寒258、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注】:这一条应该跟257是同一条,上条说病人无表证发热七八日又脉浮数者,浮主里热而不在表,可下之。这条不是接上条末,而是接上条「可下之」之后。下后可以发生两种问题。一种,是上条「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了。另一种是这条下之后「脉数不解,而下不止」,成协热痢、便脓血了。中医处处讲辩证,如果消谷善饥,瘀血和热结合不大便,用抵当汤。如果协热痢,没出方证,当然用白头翁之类了。

金匮·妇人杂病14:妇人经水不利下者,抵当汤主之。

【注】:这条谈妇人经闭,服其他通经药而仍经水不利下者,则考虑蓄血,以抵当汤主之。前面的桃核承气汤也遇到过闭经情况。因此阳证的闭经可考虑在桃核承气汤、抵挡汤、丸中求之。如果寒热错杂的闭经呢?则可考虑与温经汤合方。

(0)

相关推荐

  •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是狂而不甚,较发狂为轻。),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是狂而不甚,较发狂为轻.),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脐以下腹部称少腹,亦称小腹.一说脐以下称小腹脐两旁称少腹.)(结急)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06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06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末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 ...

  • 邓老桃核承气汤医案

    大医 双合 DaYi ShuangHe 第152期 每天一期,弘扬中医 COURSE ARRANGEMEN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109 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0)——阳明胃家实之大承气方证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0) 第三章.阳明病 第二节阳明方证 十.胃家实证 1.大承气汤 伤寒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1)

    本文根据本群各位老师讲课的内容,尽量进行了剔除错误.删烦就简.增补遗漏,修订而成.为了突出学习的完整性.系统性.风格一致性,对讲课记录进行较大的修改,也不再列出哪位老师讲哪部分内容. 本群各位讲课老师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8)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11.麻黄汤 「太阳伤寒」之「脉浮紧.发热.恶寒.无汗.头项痛.身痛」乃麻黄汤证之典型证. [组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约28克).上四味,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7)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8.桂枝加葛根汤 [组方]: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桂枝二两.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6)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5.桂枝加黄芪汤 [组方]:桂枝,芍药各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黄芪二两.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5)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插曲]:刚学过太阳中风的桂枝汤.伤寒论中以「六经名+中风」作为题首者,共8条,即各经都有「中风」条文.于是,以内经解释者认为,各经皆有「经证」,或者说,各经皆有自己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4)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一个特点,是直接从方学起.而不是先学药理,再辩病因,根据病因选药组方,不走这条路. 什么是经方?是张仲景继承<神龙本草经>.<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

    第一章.太阳病 第一节无方证条目 第8.9.10三条,是岐黄家言,恐后世所添加,略去. 伤寒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2)

    第一章.太阳病 什么是太阳病?按照内经解释来说,有将「手足太阳经络」联系起来的,有将「太阳寒水之气」联系起来的,有将经络.膀胱.小肠.气化合起来考虑的,还有提出「经证」.「腑证」.「本病」.「兼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