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胆英雄坚守阵地三昼夜,击退联合国军17次进攻,授二等功臣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战役的全面胜利。
在上甘岭战役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惧强敌,在约3.7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仅以两个连的微弱兵力,抵挡住了“联合国军”的重兵围攻,涌现出了多位战斗英雄。本文所讲述的是,一名志愿军战士坚守阵地,仅靠一己之力击退敌人17次反扑, 坚守阵地三昼夜,战后,这名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被授予二等功臣。
1950年11月, 时年仅17岁的杨作云, 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毅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05团2营5连, 随着部队跨过了冰冷的鸭绿江,来到了朝鲜境内。
1952年10月14日,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集结了6万余人的兵力,在300余门大口径火炮和17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向中朝军队坚守的金城东北的上甘岭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爆发。
战役打响后,杨作云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05团2营5连接到了攻占618高地的战斗命令。随后,5连副连长带领正副排长、一名班长和几名战士悄悄来到阵地察看地形,却不想突然遭到了“联合国军”的炮击,当场牺牲4名战士,另外还有2人轻伤。
带着满腔的怒火,乘着浓浓的夜色,5连摸到了前沿阵地,立即构筑简单的工事,积极应战。
排长命令已经升任5连3排9班副班长的杨作云,带领两名战士到前沿阵地观察敌情。
当杨作云三人刚刚悄然接近618高地对面的小山时,却突然发现一股人数众多的敌人从阵地里钻出来,大张旗鼓地向着我志愿军守卫的618高地袭来。
杨作云命令战士利用夜色隐蔽不动,待敌人走进时相机行动。
时间不长,敌人已经走到了杨作云的身边,乘着敌人不注意,杨作云三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混入了敌人的队伍当中,当时夜色正浓,给了三名战士很好的掩护,敌人并没有发觉自己的队伍当中突然混进了志愿军战士。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杨作云立即从地上抓了几把土,狠劲儿地撒向敌群, 然后端着冲锋枪冲着周围的敌人一阵猛射,两名战士也向周围扔了几枚手榴弹。面对突如其来的进攻,“联合国军”惊慌失措,乱了阵脚,辨不清子弹是从哪里打来的,仍在四处张望,瞬间就死伤几十人。
趁着敌人混乱之际,杨作云猛然发现距他不远处,有一名敌人的指挥官,正在指挥敌人反扑。杨作云对着那名指挥官就是一梭子子弹, 敌军指挥官连哼都未来得及哼一声,便应声倒地。杨作云立即跑上前去,一把抢过指挥官手里的卡宾枪,然后轻声招呼着自己的两名战友,乘着敌人惊愕的瞬间,跑回了618高地。
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了排长和两个伤员。排长和杨作云把一处坑道口清理干净后,命令他在此坚守,跟着杨作云的两名战士被安排到了别处阵地,排长和两个伤员也离开了,去别处增援。
凌晨5点左右, “联合国军”如潮水般向杨作云坚守的阵地发起了一波猛似一波的进攻,均被其打退。天亮时分,排长带着十多名战士赶来增援,杨作云终于松了一口气。
随后,排长命令杨作云带领两名战士去抢占618高地的制高点,在那里设置狙击点,居高临下打击敌人。
当杨作云三人堪堪接近距山顶约10米处时,却被敌人发现了,扔下了几枚手榴弹,一名战士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士也身受重伤,失去了战斗力,只有杨作云毫发未损,一个猛冲,终于占领了这个制高点。
这个时候,天光已大亮,“联合国军”暂时停止了攻击。利用战斗间隙,杨作云加紧修筑简易工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物体,将掩体加高加厚,然后又四处收集弹药,全部堆放在眼前。
当这一切刚准备完毕,敌人就在山脚下喊话,劝杨作云投降。杨作云则向着山下回敬了一梭子子弹。
紧接着,大批的“联合国军”向着制高点袭来,杨作云则用冲锋枪予以还击。在接连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后,杨作云的子弹也已打光。
杨作云抱着冲锋枪爬回了原来的坑道,寻找弹药。此时,坑道内只剩下排长和两个受伤的战士。排长再次命令杨作云带领两名伤员坚守坑道,自己赶回连部汇报战况。
战斗进行了将近一天,左右两侧己方的阵地上已听不见任何动静,战友们很可能已经全部牺牲,而对面的“联合国军”则是南朝鲜的王牌部队——白虎团,后面还有人数众多的美军和大量的火炮、坦克,天空中还有战斗机在狂轰滥炸。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吓倒杨作云,尽管阵地上仅剩下三人,而且只有自己完好无损,另外两名战士身负重伤,基本失去了战斗力。“非守住不可!”,“人在阵地在!”杨作云下定了决心,准备坚持到援军到来。
杨作云将剩余弹药集中起来,将全部的手榴弹都拧开了弹盖,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第二天凌晨一、两点钟左右,“联合国军”先是炮火覆盖,紧接着又是一阵手榴弹雨,然后,密密麻麻地向着618高地扑来,均被杨作云击退。
天亮时分,杨作云已击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
至第三天晚间,618高地仍然在杨作云的手中。
一连激战了三天三夜,杨作云滴水未进,肚子饿得咕咕叫, 口干得异常难受。但杨作云仍然没有退缩,打起仗来什么都忘记了。
此时,杨作云已经打退敌人17次反扑,阵地前方留下了密密麻麻的一层“联合国军”士兵的尸体,血流成河,黄色的泥土已经被染成了红色,618高地被炮弹削平一米多,却仍然屹立不倒。
第4天凌晨4时许, 增援部队终于赶来了,整整一个排的志愿军战士。
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杨作云异常顽强,从未低头,可是一看见增援的战友们,却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将阵地完好无损地交给增援部队后,疲惫至极的杨作云被战友们抬下了618高地。
回到连队后,杨作云才知道,连长身受重伤,副连长和排长相继牺牲,全连150人只剩下了包括自己在内的12人。不久之后,部队补充了新鲜血液, 杨作云又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中。
1953年2月4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为杨作云记二等功一次,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目前,二等功臣杨作云老人仍然健在。
【坚持原创,不忘初心,铭记历史,品读人生,欢迎关注,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