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百家,自成一体”之说,误人不浅
过去学书法的,老师都爱说这句话“熔铸百家,自成一体”。从理论上讲没问题,但在实际运用时走偏了,吓退一拨人、误了一拨人,自己醒悟的,跳出这个窠臼,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
不顾及学习目的,不讲清道理,拿过古人的话当圣旨,也不用自己的脑子思考一下为什么。就告诉你多临摹,今年临颜,转年临柳,后年临欧,临个十年八年定有所成。而且篆隶楷行草,一个别落。您想吧,这一辈子时间想临遍了,还要帖帖到位,就甭干点儿别的了。
颜真卿能见到的字帖有多少,看史上的记载就知道,具体数不好说,但很有限这是肯定的。就那么几家尽心的揣摩。但他们都懂得在书法之外悟书法。“屋漏痕”“折钗股”“锥画沙”“担夫争道”。还有一点,强调修心,“心正笔正,笔正字正”。不玄幻,放开了想,什么人,做什么事。喜欢端正庄严的绝不会尝试写“丑书”。道理也简单,不爱吃咸的,他那手搓不起大把盐。胃浅的,闻点异味就恶心,还让他去清粪便,他受不了。
其实想自成一体,需要借鉴已有的那些范例,但更重的在于自己审美取向。审美境界的提高。通过上边说的,大概也该知道这意思了。审美取向的独特,必然引领你探讨属于你的独特的表现形式。反过来说,自己都没个主张,怎么才是美的,只会依着别人讲的,别人说什么是好自己就跟着去做,到头来有不了自己的东西。
都知道米芾早先的“集字书”,不可谓下的功夫少,但不加入自己的性情、审美理念,那最终也只能是写谁像谁而已。在严重点说,学的越多越乱。不过能证明一种能力,这脑子“很清晰”、这手不受习惯支配。但凡一个人学某一家,下的功夫够深,让他换个字体练一练,都难免带着以前的用笔习惯,潜意识里把那字形也带到从前的字体上去了。所以还让人笑话你临不像。
对于刚讲的这种临不像,可以多说两句。其实在别的文章里也说过,有位朋友他就是十年如一日的临一块碑,想换换了。上手一临,就发觉习惯难改,极力控制还是透出原来字体的影子,而还麻烦的是,原来是魏碑,现在临的是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相差挺大的两种字体搁一起,他一心只为不像发愁,因为也有个讨厌的同事提出质疑,也是仅从像不像上挑毛病,谁还看不出那不像。他让我看,我说“你发什么愁啊,你已自成一体了‘魏碑的底子,禇书的面’”他这才猛然醒悟,然后释然。
像他这种不像,而每下笔即如此,形成稳定状态,全托了他那十年,一帖到底的功夫,否则底子不深,写一回变一样,我也就不说他成了自己一体。再说回来,他的不像到底好不好才是关键。二者结合得很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不似有人生硬地拿两种字体嫁接。虽然那未尝不是个办法,但要真正做到自然,得想想袁隆平杂交水稻的不易。
讲清楚了,这熔铸百家,为的是吸取人家的长处,关键在于能品出其中的长处,光看不够,动手一临,有助于理解。不是要你每帖都下十分功夫学得倍儿像。下功夫长的,关键在入手的帖子要练得扎实,剩余的你看即便已然成名的大家,每天也还是要找来有所感的字帖,赏读、动手临一过。这就是从中吸收养分的过程。给花里撒些豆饼不是为了让花长成豆饼形,是为了要豆饼里的营养。豆饼里有什么营养,你得先清楚啊,所以查资料看说明,再看这营养对你的花是否有益处,这些不清楚,有营养就全加上,一是会让你的花长坏了,再者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吗。
何况对于一般爱好者,喜欢那家的风格,每天闲下来写那么一会儿,心里就舒适,就更别提什么“熔铸百家自成一体”了。专业的,靠这个吃饭,也最好是一专然后再多能。学海无涯,人的精力到底是有限的,容不得无意义的消耗。找到正确的方法,下对工夫才好。
“工夫在诗外”,在书法里学书法,总是狭隘的,古人没这么做,现在的人们也要先生活,在生活中得来的那些感受,是真正形成你风格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