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郑信平||超越种群的爱(散文)
超越种群的爱
作者:郑信平
主编:非 鱼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慈母手中线,说的是同种群,且是自己的族亲。
上饶旅游群有个视频,讲述的是一只趴儿狗凭借一己之力、无畏之勇,智斗饿狼,对三只小豹表现出了超强的、越过族群的母爱。小狗明知和庞然大物的饿狼不敌,仍勇往直前,张开舐独之口,勇敢咬向黑狼后腿。瞧着三只肥嘟嘟的小花豹,饥饿的黑狼舔着舌头,无视小小趴儿狗的吠叫,更忽略了后腿的疼痛,不知是皮厚还是饥饿战胜了疼痛。被三咬之后,黑狼才最终张狂发怒,转身奋力追逐趴儿狗,大有非除之不可的架势,最终在追逐中凶恶的狼被聪明的狗引诱坠崖,由此豹宝宝安然无恙。
爱,已不能用来解释此壮举,这应该是母性使然。我一直认为,爱有差别,像墨家提倡的爱无分别的“兼爱”,现实中几无可能。孟子说人性本善,是就人性的后天影响下(且在儒家伦理纲常的长期教育下)而言;荀子说人性本恶,是就人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而言,趋利避害乃一切物性使然,己利则会碍它,共赢的局面难之又难;告子说人性无善无恶,是就人性的初始状态而言,初生之婴儿,只知啼哭吮奶,其性若白纸,无知其父其母,更不知何为善,何为恶啦,此种人性也是维持不了长久的。这里说的是人性。
至于物性,中国古代对此探讨的也很多,尤其是佛教对物性的阐释很是讨人喜欢,认为就是“无情”之物也有“佛性”,更何况有情识的你我。当然,趴儿狗和大黑狼也有佛性。
佛性与充饥的生存本能,对于大黑狼来说,我想应该是填肚子为先吧。你看它伸舌头舔嘴巴的神态,对囊中之物急于朵颐的迫切感被摄影师抓拍得很到位。哪知杀出个狗咬金,不要命地破坏,可惜大黑狼饿晕了头,头晕就容易受刺激,刺激之后就会发怒,怒了就会不假思考而错误行动,最终因在悬崖边的扑杀之举而飞坠崖底,一命呜呼。
佛性在趴儿狗这倒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处佛性更多的是表现为救命之举。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有意为之,无心之举,皆是佛性。
我之性善性恶,在我不在他。
狗之性,狼之性,在它不在我。
善恶一念间。
爱有等分,爱无差别,爱无族群种类分。
(2020年6月28日20:34,早上在市里医院看望岳父打针,晚上续写完。)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郑信平,江西玉山人,四川大学毕业,哲学博士,曾在乡镇、县级政府任职,挂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现为中部某省地级市公务员,从事金融口工作。喜藏书、阅读,也喜动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