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 诗词赏析
往期精选
2021\08\21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这样的句子,
乍一读只觉轻淡,细读又觉沉重非常,
罗隐的诗,大抵都是如此吧。
今天,读一首罗隐的《菊》诗:
菊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罗隐 〔唐代〕
解析
读咏物诗,特别是罗隐的咏物诗,一定要读出其中的“志”,这是它的灵魂所在。
摄取其灵魂之前,先来剖析它的“躯壳”——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开篇依旧是咏物诗惯用的技法,即用类似“猜谜”的方式来勾勒出主体的大致形象。
“篱落”暗点菊之题,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成为经典之后,篱笆和菊花就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诗词中凡有篱笆之地,几乎都生长着菊花(如元稹写《菊花》时,用“遍绕篱边日渐斜”)。“岁云暮”点出秋之时令,其实也在紧扣“菊”之题。
“数枝聊自芳”句则直接从菊本身写起,“聊”是一个饱蘸浓情的字眼,委婉地透露出作者的意态。而“自芳”二字又进一步强化了前面的情感,我们似乎看到了菊花不争不媚,自顾自地绽放的高傲姿态,这也是作者的心理写照。
接下来是一个“特写镜头”,对准的是一朵白蕊金瓣的菊花。“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这个工稳的对仗句,精致得像一件艺术品,稳重而又不失灵动,究其原因,应该在于“裁”、“拆”两个动词的妙用。“纤蕊”和“小苞”本来是静止的、已定型的东西,但作者用了“裁”、“拆”二字,便赋予其以动态感,使人如见花苞一帧一帧渐渐绽放的过程。把诗写成画容易,写成“视频”就需要功力了。
颈联“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是诗词君最喜欢的两句,如果说前面是对菊花外在形象(“躯壳”)的刻画,那么这两句则走进了菊花的“灵魂”深处。
“白衣酒”,让人联想到“白衣送酒”的典故。据《续晋阳秋》记载,陶潜辞官后,过上了躬耕自适的隐居生活,喝酒成了他人生的最大乐趣。一年重阳节,陶渊明因家贫无酒可饮,郁闷得不行,坐在篱边菊丛中独自惆怅。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身着白衣的人携酒而至,原来是江州剌史王弘派人送酒来了,陶渊明兴奋不已,当即开坛畅饮。
罗隐看到菊花,自然想到这个故事。他与陶渊明同是“白衣”贫士,没有官做,只不过陶渊明是“不愿”,而罗隐是“不能”,个中的辛酸,几个能解?
不过,对已经决意隐居的“菊”来说,“千载白衣酒”是风流潇洒的快意人生。而对一心求仕的罗隐来说,“一生青女霜”才是他自己的人生缩影。
“青女”,中国神话中掌管霜雪的仙女,文学中常借指霜雪。菊花开在秋天,一生必然要接受霜雪的洗礼,而罗隐一生蹭蹬科场,遭受的打击与折磨,何异于寒天里的风霜刀剑呢?
即便如此,罗隐无悔于做一株秋菊。他借菊之口对“春丛”(泛指春天的各种花卉)说,你不要看不起我,你有你的嫁东风之道,我则有我的傲霜风之理,你我所做所为,都有各自的道理。对应到罗隐身上,这或许是他对仕宦者的答复:你虽官运亨通,位高权重,但也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忧患与局促;我虽一身布衣,无权无势,但也有你无法拥有的坦然与自在。《论语·述而》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谓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行”与“藏”不过是两种选择,两种状态,不分高低贵贱,所以说“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以往读罗隐,对其更多的是同情,如今读了这首诗,则对之增了几分敬佩,这个不卑不亢的罗隐,比那个怼天怼地的罗隐可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