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观点:做适合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

(一)

我们先看两则案例:
案例1:
近日,某学校在进行科研视频培训时,有一名教师发给我一段视频。我打开一看,原来是某高校知名教授正在讲解“研究现状综述”的有关内容,大致意思如下:很多人写不好研究现状综述,其主要问题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占有的材料不全,有的人找个10篇8篇文章,就开始写文献综述,材料没有占领全;其次,在选择观点的时候,没有选择有代表性的材料,而是抓到什么是什么;三是排列的时候,只是按照人(作者)进行排列,即张三、李四、王五等人怎么说,而应该按照问题去进行排列,最好按问题链把那些分问题列出来,每一个分问题不同的研究者有怎样的代表性观点。四是只有他者立场,即只梳理别人对这些问题的观点、态度、看法是怎样的,而没有自我立场。自我立场,就是在他者立场之上,再加上我们自己对这些研究的观点、态度和看法,即对已有研究的分析、评判。因此,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应该是他者立场和自我立场的结合。
案例2:
近日,准备去某学校进行科研培训,因此让学校科研负责人提前征集一下学校一线老师们的科研困惑或者问题,然后再进行针对性培训,以保证科研培训的效果。
其中,有一名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前期:调查问卷设计的有效性,谁来评价?
中期:外校生物教师是否配合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
后期:对数据反映出的问题的分析是否到位?
后又经过私下交流,发现这种现象远不仅仅是某一个教师的问题,而是许多教师的共同困惑。而且这些困惑,已经严重影响着一线教师顺利开展科研工作。
(二)
上述两个案例,都是专家学者或者一线教师有关科研的观点或者困惑。第一个案例,是某知名教授的科研培训内容,主要是讲解部分教师“研究现状综述”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正确的“现状综述”撰写方法,观点鲜明、清晰、正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二个案例,是某学校教师有关调查问卷的困惑,涉及到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发放和回收的科学性以及调查问卷分析的严谨性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教师的困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共性问题。
如果仅从两个案例的本身来说,我们认为其都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比如,案例1中,该教授关于撰写“现状综述”的问题剖析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提出的“现状综述”方法也是非常可行的,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为教师撰写“现状综述”指明了方向和思路。但问题是,就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是否也应该按照这样的规范撰写“现状综述”呢?是否要保证“现状综述”的材料全面性、观点代表性、排列问题性以及自我立场的需求性呢?我看未必,因此我们给发科研视频的教师回复了这样一句话:“这是专家学者的研究,是为研究而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这句话可能有点“偏激”,但恰恰表达了我们这样一个观点,即中小学教师撰写“现状综述”不需要那么复杂、深入和全面。比如,案例2中,某教师有关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发放和回收的科学性以及调查问卷分析严谨性等方面的困惑,说明该教师对调查问卷的思考是比较深入的。但问题是,就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我们进行调查问卷时,这些思考是否太过于“高深”了?是否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畴?是否有必要解决调查问卷的这些问题呢?
我们曾经在《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在哪里?》(参见“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2019.3.22)一文中谈到:中小学教师能否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科研方式?答案是肯定的。基于中小学教师这个特殊教育群体的工作和科研现状,我们认为中小学广大教师的科研就是基于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解决的研究,就是立足于自己的课堂教学、立足于自己的班级管理、立足于自己的作业建设、立足于自己的户外基地活动、立足于自己的课程开发和社团活动等等的实践性研究,这才是真正属于中小学教师的科研。
针对中小学教师这个特殊群体教育教学工作性质以及科研现状,我们认为中小学教师撰写“现状综述”,尽量简单明了,能够罗列出部分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不需要搞得那么复杂性、深入性和全面性。也就是说,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进行“现状综述”,其目的不是为了创新性、科学性、全面性,而是只需要了解和整理他人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搭桥铺路”和提供实践经验的借鉴。另外,调查问卷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课题研究工作的需要,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相当多的教师把调查问卷当做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而真正的实践工作恰恰没有扎实开展,这显然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因此,我们不建议一线教师过于考虑和纠结于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发放和回收的科学性以及调查问卷分析严谨性等方面。甚至,我们认为如果不是特别需要,调查问卷可以省略了。
(三)
适合,百度百科解释认为,就是适宜,符合客观条件或需要。出处《鬼谷子·忤合》:“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有人喜欢穿平底鞋、有人喜欢穿高跟鞋,但也有人喜欢穿运动鞋等等,每个人生活方式不同,爱好不同,因此喜欢什么就穿什么,只要适合自己就行,这正所谓“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在教育中,我们也经常这样说:“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古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而多次迁居的《孟母三迁》故事,今有大量农村孩子为接受更好的教育而进入城市学习的愿望。
在自然界,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因此北方适合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红薯、土豆等农作物。而南方的光照时间长,温度适宜,降雨量丰富,非常适合种植水果是香蕉、枇杷、橄榄、荔枝、杨桃、菠萝、龙眼、柚子等。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林,驼走大漠,蛇钻山洞,马驰草原……不同的生灵有不同的习性和生存环境,他们都找到了自己最好的生存方式,造就了大自然的美好,谱写了一曲和谐的生命篇章。
……
由此可见,无论是生活、教育、农作物,还是大自然的精灵——动物界,其内在的规律就是要具有一定的适宜性、适合性。只有适合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存方式;只有适宜性,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同理,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行为,不是越“高大上”越好,更不是其课题研究的理论性、严谨性、科学性、创新性等越强越好,而是应该开展适合于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专家学者或教授的科研观点就其本身来说没问题,但这并不适合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不属于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只有适合的科研、适宜的科研,才可能盛开出更加瑰丽的“科研之花”。只有扎实的科研、简单的科研,才可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科研目标。
结 束 语
我们再看一则《邯郸学步》寓言故事:
战国时候,燕国有个年轻人,他听说赵国的邯郸人走路姿势潇洒优雅,非常好看。于是,这位燕国青年决定去赵国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
他带上盘缠,跋涉千里赶到赵国,踌躇满志地准备学习邯郸人走路姿势。
在大街上,他看着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看得他眼发花,脚发抖,不知该怎样迈步子了。于是他决定跟在一个行人后面模仿,人家迈左脚,燕国青年也跟着迈左脚,人家迈右脚,燕国青年也赶紧迈右脚。但他的两只脚没有协调好,差一点把自己绊倒。
这个行人走远了,他又跟在另一个行人身后亦步亦趋地学走路。别人走得随意优雅,但他学得磕磕绊绊,引得街上的路人都把他当做怪人,停下脚步看他,甚至还有人捂着嘴笑他。
就这样一连过了好几个月,燕国青年的盘缠眼看就快花光了,他只好准备回家。此时的他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步姿,而且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忘了,竟然迈不开步子走路了。无奈,燕国青年只好四肢着地,爬着回去了。
《邯郸学步》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如果盲目崇拜、仿效别人而丢掉自己应有的本领,是得不偿失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是中小学教师科研的一个本质特征。也就是说,对于中小学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而言,其科研性质与专家学者的科研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其科研应具有针对性和适合性。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具有稳定的教育教学实践场所,具有特殊的教育教学实践对象,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值得骄傲的资本,因此实践性研究才是中小学教师的根本所在、立足之本。如果我们中小学教师抛开自己的优势,而像大学教授或科研院所的研究员们那样搞科研,其做法无疑是舍本逐末,南辕北辙,当然不会也不可能有什么科研成果或研究价值的。
(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文图片来自于郑东新区实验幼儿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