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卷五·反胃根原

反胃者,阳衰土湿,下脘不开也。饮食容纳,赖于胃阴之降,水谷消磨,藉乎脾阳之升。中气健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化消,关门洞启,精华之上奉者,清空无滞,是以痰涎不生;渣滓之下达者,传送无阻,是以便溺不涩。

湿盛阳亏,中气虚败,戊土偏衰,则能消而不能受;己土偏弱,则能受而不能消。以阳含阴则性降,降则化阴而司受盛,故胃以阳土而主纳;阴含阳则气升,升则化阳而司消腐,故脾以阴土而主磨。阳性开,阴性闭,戊土善纳,则胃阳上盛而窍开;己土不磨,则脾阴下旺而窍闭。水谷善纳,上窍常开,所以能食;饮食不磨,下窍常闭,所以善吐。盖土性回运,气化无停,新故乘除,顷刻莫间。饮食不磨,势难久驻,下行无路,则逆而上涌,自然之理也。

其便结者,糟粕之传送无多也。隧窍闭涩,而渣滓有限,不能遽行,蓄积既久,而后破溢而下。下而又闭,闭而又下,零星断续,不相联属。及其迟日延时,传诸魄门,则粪粒坚硬,形如弹丸。缘大肠以燥金之府,而肺津化痰,不能下润,故燥涩而艰难也。

仲景《金匮》于反胃呕吐,垂大半夏之法,补中降逆而润肠燥,反胃之圣方也。若与茯苓四逆合用,其效更神矣。

姜苓半夏汤

人参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茯苓三钱 白蜜半杯

河水扬之二百四十遍,煎大半杯,入白蜜,温服。

反胃与噎膈同理,但上脘不闭耳,全以温中燥湿,降逆开结为主。土燥阳回,饮食消化,自然不吐。谷精下润,渣滓盛满,传送无阻,大便自易。

湿气渗泄,必由便溺,若肝气不能疏泄,加桂枝、阿胶,疏木清风。利水滑肠之法,依噎膈诸方,无有异也。

【翻译】反胃,阳衰土湿,下脘(胃腔下口幽门部)不开。饮食容纳,依赖于胃阴的下降,水谷消磨,借助于脾阳的上升,中气健旺,则胃气下降而善于接纳,脾气上升而善于消化,水谷化消,关门敞开,精华的上奉,清空无滞,所以痰涎不生,渣滓的向下通达,传送无阻,所以大便小便畅通。
  湿盛阳亏,中气虚败,戊土偏衰,则能消化而不能吸收,己土偏弱,则能吸收而不能消化。因为阳含阴则性质下降,降则化阴而吸收功能旺盛,所以胃以阳土而主纳,阴含阳则气升,升则化阳而消化功能好,所以脾以阴土而主消化。阳性开,阴性闭,戊土善纳,则胃阳上盛而窍开,己土不消化,则脾阴下旺而窍闭。水谷善纳,上窍常开,所以能食,饮食不消化,下窍常闭,所以容易呕吐。土性回环运转,气化不停,新旧混合增加,顷刻不能容纳,饮食不消化,势难久驻,下行无路,则逆而上涌,自然的道理。
  病人大便结块的,糟粕的传送不多。于是窍不开,但渣滓有限,不能快速下行,蓄积时间长了,而后突破关口而下。下而又闭,闭而又下,零星续断,不连续。等到延迟比较长时间,传到肛门,则粪粒坚硬,形如弹丸。缘于大肠以燥金的腑,而肺津化痰,不能下润,所以干燥滞涩而艰难。
  仲景《金匮》说,对于反胃呕吐的,传留后世加大半夏的治法,补中降逆,而润肠燥,反胃的圣人方子。如果与茯苓四逆汤合用,其效更神奇了。
  【翻译】姜苓半夏汤
  人参11克 半夏11克 干姜11克 茯苓11克 白蜜半杯
  河水扬之二百四十遍,煎大半杯,入白蜜,温服。
  【翻译】反胃与噎膈同理,只是胃脘上口贲门部不闭合罢了。治疗的时候全以温中燥湿,降逆开结的药物为主。土燥阳回,饮食消化,自然不吐。谷精下润,渣滓盛满,传送无阻,大便自然就容易了。
  湿气渗泄,必然通过大小便,如果肝气不能疏泄,加桂枝、阿胶,疏木清风。利水滑肠的方法,依照治疗噎膈的各个方子,没有不同。

  仲景《金匮》说,对于反胃呕吐的,传留后世加大半夏的治法,补中降逆,而润肠燥,反胃的圣人方子。如果与茯苓四逆汤合用,其效更神奇了。
  此处改为:仲景《金匮》说,对于反胃呕吐的,传留后世大半夏汤的治法,补中降逆,而润肠燥,反胃的圣人方子。如果与茯苓四逆汤合用,其效更神奇了。

(0)

相关推荐

  • 【求指导】老年便秘

    性别:男     年龄:73 病史: 排便不畅1年余,排便时间延长,大便不干,自服"香丹清""芦荟胶囊"后略有缓解,停药后反复.现证:小便可,大便不干,排便时间 ...

  • 《四圣心源》反胃根原

    反胃者,阳衰土湿,下脘不开也.饮食容纳,赖于胃阴之降,水谷消磨,藉乎脾阳之升.中气健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化消,关门洞启,精华之上奉者,清空无滞,是以痰涎不生:渣滓之下达者,传送无阻,是以 ...

  • 《四圣心源》五味根原

    木曰曲直,曲直做酸.火曰炎上,炎上作苦.金曰从革,从革作辛.水曰润下,润下作咸.土爰稼穑,稼穑作甘. 火性炎上,上炎则作苦.水性润下,下润则作咸.木性升发,直则升而曲则不升,郁而不升,是以作酸.金性降 ...

  • 《四圣心源》鼓胀根原

    鼓胀者,中气之败也.肺主气,肾主水,人身中半以上为阳,是谓气分,中半以下为阴,是谓水分.气盛于上,水盛于下,阴阳之定位也.而气降则生水,水升则化气,阴阳互根,气水循环.究其转运之枢,全在中气.中气一败 ...

  • 《四圣心源》噎膈根原

    噎膈者,阳衰土湿,上下之窍俱闭也.脾阳左升,则下窍能开,胃阴右降,则上窍不闭.下窍开,故旧谷善出,上窍开,故新谷善纳.新旧递嬗,出纳无阻,气化循环,所以无病. 其上下之开,全在中气.中气虚败,湿土湮塞 ...

  • 《四圣心源》消渴根原

    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相为表里.风木之性,专欲疏泄,土湿脾陷,乙木遏抑,疏泄不遂,而强欲疏泄,则相火失其蛰藏.手少阳三焦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从相火化气.手少阳陷于膀胱,故下病淋癃: ...

  • 《四圣心源》颠狂根原

    颠狂者,即惊悸之重病也.肝为木,其气风,其志怒,其声呼.心为火,其气热,其志喜,其声言.肺为金,其气燥,其志悲,其声哭.肾为水,其气寒,其志恐,其声呻.脾为土,其气湿,其志忧,其声歌.气之方升而未升则 ...

  • 《四圣心源》痰饮根原

    痰饮者,肺肾之病也,而根原于土湿.肺肾为痰饮之标,脾胃乃痰饮之本.盖肺主藏气,肺气清降则化水:肾主藏水,肾水温升则化气.阳衰土湿,则肺气壅滞,不能化水,肾水凝瘀,不能化气.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 ...

  • 《四圣心源》咳嗽根原

    咳嗽者,肺胃之病也.胃土右转,肺金顺下,雾气降洒,津液流通,是以无痰:呼吸安静,上下无阻,是以不嗽.胃土上逆,肺无降路,雾气堙塞,故痰涎淫生,呼吸壅碍,则咳嗽发作.其多作于秋冬者,风寒外闭,里气愈郁故 ...

  • 《四圣心源》肺痈根原

    肺痈者,湿热之郁蒸也.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气滞痰生,胸膈瘀塞,湿郁为热,淫泆熏蒸,浊瘀臭败,腐而为脓.始萌尚可救药,脓成肺败则死.此缘湿旺肺郁,风闭皮毛,卫气收敛,营郁为热,热邪内闭,蒸其痰涎而化痈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