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礼:不通篆隶 难致高格——中国国家画院蔡大礼工作室高研班课堂教学实录
名师简介
蔡大礼,祖籍山东,1961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专职艺术家、书法篆刻所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印社副秘书长,北京西城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网总版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法篆刻院、国家开放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陶瓷印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蔡大礼 书以诗为联 175cm×34cm×2
书法、篆刻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很重要的文人艺术修养,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必要在学习中保持这种关联,有利于加深学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学习目的明确、效率提高,也为学员今后的自学深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篆刻,源自中国古代的印章,是集篆书书法、金石镌刻与印章形制于一体的综合性传统艺术。篆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中国古代诗词、书法、绘画相互辉映,并称“诗、书、画、印”,是传统文人艺术修养的重要功课,承载了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要素与内涵,极富中国特色。
自古至今,篆刻艺术延续中国特有的“印章——篆刻传统”不断发展,传承有序,流派纷呈,大师辈出,留下了一大批堪称经典的艺术杰作,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影响覆盖东亚、东南亚“汉字文化圈 ”,远播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篆刻为基本元素设计的会标,更使全世界领略了中国篆刻在当代的艺术风采,也使篆刻艺术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文化一个最为独特的Logo 。
蔡大礼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30mm×30mm
篆刻教学侧重以当代视角和当代立场介绍中国篆刻,剖析篆刻艺术的基本原理、重新梳理学习门径与方法,归纳总结篆刻的历史演变,分析展望篆刻艺术的未来发展。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为大家解读篆刻,同时充分吸纳前人留下的研究成果,去芜存精,告诉大家如何鉴别选择,立足于时代,广泛征引新材料、剖陈新观点、探索新路径,使教学更加贴近时代,提供简明易学的学习路径。
其一,以篆刻为核心线,以古文字和篆隶书法为两翼,通过教学训练使学生掌握篆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其二,打通以古汉字、篆隶书法为核心的书法前史,了解书法的历史渊源,理解中国书法“刀笔相师”的传统,打通书法史碑帖转换的关节;
其三,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培训学习,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深造能力。
在教学中,既要汲取前人的成果经验,又要以当代视角观念出发,切合时代的要求。
基于对中国书法传统的深入认识,在学习中要特别注意“打通”篆隶。篆隶不仅是书法最重要的源头,是理解书法笔法、理解篆刻的关节点,更是阐发书法传承、发展与变化的一把钥匙。
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有对于“印章与篆刻”大传统、小传统的阐释,还要有对于“篆刻三要素”的概括与分析,简化大量琐碎枝节的问题,要使学习者抓住要害,透视篆刻的基本原理;作为篆刻立身根本的“篆法”,要引用印学史的大量史实与事例进行分析,提出“文人篆刻的灵魂是书法”的命题;还要有大量立足实践的操作,目标清晰地使学员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教学中,可以把每一项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方法之中,使整个学习过程很饱满充实,作业总量其实是比较大的,对于学员们来说是一个考验。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除了课程内容外,在每讲之后设置了“思考题”,希望学员们可以深入思考所学内容,并将知识活学活用,尽快地实现转化。利用课间、写生等零星间隙,分别与学员们进行小范围的讨论交流,适时解决大家思考中提出的问题,遇有重点在上课时集中讲解。■
蔡大礼 孤心生意联 175cm×34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