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睿明:陶瓷像一颗颗珍珠,每一件都具体 | 文艺青年的101种生活方式No.13

“在我眼中,陶瓷之美的历史,不过是一件件美妙陶瓷的历史,像一颗颗珍珠,在历史上闪烁着迷人光彩。谈到宋瓷,我脑中浮现的是汝窑水仙盆,官窑的弦纹瓶,建窑的兔毫盏;说到明代瓷器,我想到翠青釉三耳盖罐,甜白釉梅瓶,填红三鱼高足碗,青花海水龙纹抱月瓶。每一件都具体、真切、无与伦比,它们串起如项链。”

本期嘉宾:涂睿明,陶瓷文化研究者,出版有《捡来的瓷器史》《纹饰之美》《制瓷笔记》《古瓷之光》。

Q: 陶瓷是什么?

A: 谈到瓷器,我们先讨论一个话题:瓷器是什么?瓷器是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的东西。因为没有一个家庭可以离开瓷器,但又是一个我们不太熟悉的文化或产品品类。当看到一个展览,一个陶瓷艺术的展览。因此,当我们讨论陶瓷是什么的时候,很容易给出的答案是——陶瓷是艺术品。陶瓷除了是当代艺术外,给所有的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古代部分。在我们讲古代陶瓷艺术品的时候。比如大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是非常著名的一个作品。它在2013年拍卖时,创了纪录,2.8亿!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这件极其昂贵、珍贵的古代陶瓷艺术品,在拍卖的时候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在交割时,又引起了一波轰动,非常有趣,这个轰动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举动。它在交割的时候,它的买家拿着这个鸡缸杯喝了一口水。这个举动激起了人们的群情激愤,一种声音是太不尊重文物了;另一种声音说太没文化了。我想说的是,这个举动恰恰又回到了陶瓷的本来面目。这样一件放在博物馆高山仰止的作品,实际上最初烧制出来是做什么用的?就是宫廷里的日常会用的,也就是皇帝的日常使用。

它烧造出来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当做艺术品去欣赏,也不是要去收藏,就是为了要使用。当然使用之外,它兼具可欣赏性,但它核心的目的是使用。所以我们看瓷器是什么时,从这个小举动回到最核心的部分,我们现在看到的古代陶瓷艺术品或者现代陶瓷,最主要的用处就是使用,是日用品。

陶瓷除了实用器是它最根本的属性,但与此同时,陶瓷也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贸易商品,从17世纪到19世纪两三百年时间,它一直是全球贸易最大宗的商品之一。陶瓷在历史上还扮演过什么角色呢?

现如今的文化交流,特别是视觉上的文化交流是没有任何障碍的,一幅电影、一张绘画、一个新闻报道,我们几乎能同步看到。但是在古代的文化交流,视觉上的交流极为困难,瓷器曾经一度成为了视觉元素交流的重要载体,很像是一个媒介。西方人士对中国的文化视觉部分,是从陶瓷上看到的。所以可以说陶瓷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媒体。

因此,陶瓷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所承载的内容其实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陶瓷的整个发展脉络当中有几股力量,无论是在它的工业工艺的发展上面,还是在它的美学的发展上,是一直有几股力量互相交织和推动的。

陶瓷的外延是超乎我们想象空间的,我们大部分时候看待陶瓷时,觉得是博物馆的一件瓷器,或我买的一件喜欢的杯子。但陶瓷在人类文化史上所扮演的角色,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有一句话,“瓷器连接古今、沟通中外、面向未来,链接着整个人类的文明。”再往深里说,有太多的影响,甚至影响到西方的用餐方式等。

我是觉得一方面古代有很多经典的美学,即使放到现在让很潮的这些年轻人看到的时候,他们一样会感觉到美。我最初其实是希望自己去拥有,然后在我的生活当中去使用它。然后因为自己开始在做这件事情、自己的研究自己的制作,就会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和这个跟大家去做分享。

Q: 如何欣赏陶瓷?

A: 然后我不同的书其实是在从不同的视角去切入来谈陶瓷,第一本是从一个制作者的角度,就是生活工作当中的所见所思所感,它是一个能够让你比较直接的、接触到陶瓷的工艺现场的这样一本书。

第二本书是写陶瓷史的,但其实陶瓷史的发展是有一条清晰的脉络的,而且它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它跟其他的工艺会不太一样,原因是它一方面有手工艺的部分,另外一部分是科技。科技总是在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所以它是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成长的过程。从唐代的发展到宋代的一个爆发,然后进入元代以后,它又提升了一个更高的水准,进入了一个新的维度。然后明清陶瓷,他并不是只是说是那个美学上更丰富了。

第三本是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其实是欧文·琼斯在100多年前的一本书。他关注到中国陶瓷非常让他惊叹的一些纹样,他画下来了。我是从这样的一个视角来切入,非常小的一个视角。就是他画下来的那些纹样,然后从一个西方人对中国瓷器的感动、惊叹,来重新观察我们自己的文化。因为他当时画下来的那些纹样。

我写这本《古瓷之光》时都是案例,比如说聊到宋代陶瓷时,由于媒体的传播,几乎所有人对宋瓷的感觉是极简、高冷,是这样一些概念。但宋瓷又不是这样。对我来讲,我愿意具体地谈论一件一件的作品。这本书里,我选取了个人认为最能代表中国陶瓷美学的77件作品,一一地去讲解。

宋汝窑无纹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先跟大家提供一个框架,将来学习和欣赏瓷器时,需要知道的框架,从哪些方面欣赏它,瓷器的美包含哪些部分。我归纳为四个部分,造型、装饰、质地和工艺。

形之美——造型的艺术。我大体梳理了影响中国陶瓷美学发展或陶瓷之美所呈现面貌的三部主要力量,它是三条线索——宫廷美学、民间美学和文人美学。从一件件器物上可以看到这三股力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宋代官窑的玄纹瓶,一层一层的玄纹。这个玄纹很像丢一个石子,水里纹理荡开的感觉。在这个部分,像是碰到了壁,它变得很密集。它一层一层的玄纹非常有节奏感。它几乎没有装饰,因为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是结构,但它又有非常强的装饰性。宋瓷当中这一类型极简,因为手段的单一性,能够增加它装饰的方法很少,这时候反而凸显了它在造型上面所取得的成就。

宋官窑方盆 故宫博物院 藏

宋代瓷器还有一个小细节。在古代瓷器当中我们经常忽略人的元素,因为看不到人,也看不到人的痕迹,他的所思所想,无法在一个器物看到。但是这件作品可以看到,就是这些空白的地方,也就是不上釉的地方。不上釉显然是工艺的问题,你买了一个盘子,有一面没有釉,显然不正常。不是现代人会这样,古代人也会这样。定窑瓷器叫“盲口”,所有的瓷器口沿有釉,底足没有釉。定窑是翻过来烧的,底有釉,口反而没有釉,所以口包上了金、银、铜等。

我后来查过,它确实不是烧坏了,尤其是这种低温颜色釉,不太可能出现大面积的没釉,所以基本可以认为是制作者有意为之。

唐三彩马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唐三彩,是造型艺术的高峰。唐三彩在当时非常有趣,唐代主要是南青北白的局面,其实是受制于技术的原因,当时也没有办法烧出很多颜色来。但在这个上面却呈现出非常绚烂颜色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有几种迷艳的颜色开始出现,另外是使用这些颜色的方式,让这些颜色交融产生变化。

饰之美。饰之美是讲釉色、纹饰与绘画。就是陶瓷表面那一层,我们把陶瓷立体的部分,把它的外面当做一个装饰面的话,在这个上面能够做哪些事情呢?这是装饰,装饰里面的主要类型,一种是用单一的颜色做装饰,比如宋瓷。宋瓷的颜色比较少,这叫钧瓷,也叫窑变。窑变也是一种釉,窑变釉是一种特殊的釉。是清代宫廷仿钧窑烧制的、流动的状态、颜色很丰富的窑,叫窑变釉。窑变是指在窑里面发生了不可预期的变化。

早期很有意思,比如说文人笔记里面有记载,本来烧个瓶子,结果烧坏了,坏得像个观音像。有点像看远处的山,像个猪八戒,大概是这种状态。就是器型上面的扭曲变化,有的是烧塌了,有的是烧了。还有釉色,本来是想烧红色,结果出来是绿色。因为上釉以后,烧出来会产生哪些变化,提前无法预知,也无法精确地控制。现在很容易把它看作抽象艺术,它没有一个明确的构图,哪个地方有什么颜色,完全是不可控而产生目的。

这是以纯粹的颜色为装饰,这件是很丰富的颜色,大部分的颜色釉是很单一的颜色。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每一个盘子是一种颜色。最早的记载是御窑厂进贡给皇帝是12种颜色,但其实不止12种颜色。这样的盘子是以颜色为装饰,它没有画像,没有纹饰,纯粹靠颜色本身来说话。这是我们去欣赏颜色釉瓷器时,一方面是色彩本身,一方面是造型。菊瓣盘看上去不复杂,有点像仿生的一朵菊花。你可以从技术去分析,多重对比造成的紧张感,也是它可欣赏的丰富性的体现。

清雍正十二色菊瓣盘 故宫博物院 藏

用颜色来说话这件事,本质上是化学工业。古人在用最原始的方法来尝试。在颜色的部分探索历程特别久,到清代开始出现色彩的大爆发,原因就是在此之前,整个人类探索颜色的使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瓷器上的釉色,大家会接触到服装燃料,有人说,我这是天然的,有人说,这是化学的。绘画也会说,唐卡说,我这是天然矿物原料,可以保持很久。谈论颜色时,不同领域不一样。在绘画或服装里面用的染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蓝染的蓝,跟无印良品的蓝,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是在瓷器上面,比如我们熟悉的青花,现在有人说原矿的青花料和化学工业的青花料有差别吗?没有差别。唯一的差别是古代的原矿青花料有很多杂志,现在的化学料提纯了。这有点像黄金,几个九的黄金一定是从工厂出来了,因为天然没有那么纯,天然的近况肯定不纯,含金量可能只有70%。你说这个有区别吗,你觉得哪个更好?我们看古代陶瓷时会看作古代手工艺艺术品,陶瓷包含两个部分,这是它和其他手工艺的本质差别。一部分仍然是手工艺,它和玉雕、石雕都一样。但是陶瓷当中有一部分是科技,这是和其他手工艺不一样的地方。几乎所有的手工艺是没有进步可言的,就像武功。即使有进步,但没有本质上的迭代。但是科技不一样,科技是永远后人站在前人的肩上。

在古代科技没有那么成熟,会有一些技术性的成分,所以陶瓷的发展也不是没一年都在进步。比如明代早期达到很高高度以后,明代中期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上,宋代陶瓷的工艺水平,就是科技部分比如明代,元代超过明代,清代制瓷的工艺水平比宋代高了几个数量级,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但是这不意味着清代的美学是超过宋代的,我们现在看到宋瓷的经典,每一件都是最顶尖的。而清代的一组作品,不能说它的美学成就是超过宋瓷,但工艺上是毋庸置疑,好太多了。

质之美,被忽略的材质。比如家里面用那么多瓷器,大家有没有去轻抚过、把玩过。吃完饭以后,只是洗干净,放到架上。你会不会像玉一样,放在手上抚摸它、盘它。原因一方面忽略了它的美感,另外现代的工业化陶瓷确实没有了它的美感。这是景德镇的青白瓷,它在当时有假玉之称,所以它的质地温润的感觉很像玉。既然像玉,就包含了材质本身的美。以后我们去博物馆看瓷器可以注意一下,当然早期陶的质地感觉不是很好。但是到了宋代以后,材质本身的美感都是值得去关注的。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侧着光看,观察它的釉层。不同时期的釉的感觉不一样,总体来说,都值得你去观察、去欣赏。

工之美,工艺的欣赏是一个更专业、更难,一般我们很少接触到工艺,所以不太容易感受工艺。但里面有一些可以看到,比如薄,这是能直观感受到的,不明觉历,那么薄,就觉得很厉害。

清乾隆白釉番莲纹玲珑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玲珑瓷,它是一种有镂空,有点玻璃的状态的瓷器,一打光是通透的。这种瓷器在解放以后非常流行,就是一点一点的通透工艺。这是属于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一件瓷器薄到没有胎,只有釉。《古瓷之光》的内封也用了这张图片。它的装饰是靠光,远处是看不到纹样的,只有用光来印出它的画面,是一个很神奇的工艺。

Q: 为读者朋友概括一下瓷之乐?

A: 我以前在机关也工作了很多年,后来也是因为自己的爱好放弃工作。总的来说,你是很愉快的。这种愉快包含很多,写作本身,过程当然是辛苦的,不管是写作还是烧制瓷器,但是这个过程的每一个节点其实还是会非常愉悦的。

再加上景德镇是一个自然环境非常好的地方, 我工作室边上就是一条大河, 所以我要累了就在河边散散步,总体上还是让人非常地愉悦。当然,我觉得很幸运,就是能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还能不断地取得进步,而且这种创造的快乐确实是大多数时候。因为现代社会我们也知道分工非常细,你不管是一个什么产品,你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或者是很小的一个部分,然后一件产品或者一个项目完成的时候你会很开心,但是那种关联度和我们自己烧制出一件瓷器, 把它从窑里面拿出来的那种愉悦感可能还是不太一样, 而且它有很多你你的双手创造的那种过程,就像你画幅画写几个字,这种快乐就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玩泥巴, 倒腾一个什么东西出来。所以我觉得还是挺幸运的。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自涂睿明在北京单向空间所作的分享)

涂睿明 《古瓷之光》浦睿文化 2021年7月出版

(0)

相关推荐